阅读历史

第177章 安南和缅甸暹罗的丧失(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2353字

西北一方面的交涉,方才了结,而西南一方面的交涉又起了。

先是旧阮灭亡的时候,嘉隆王阮福映,遁居海岛。旋又逃入暹罗。由法教士百多禄悲柔(PigneuxdeRetaine)介绍,求援于法。乘新阮之衰,夺取顺化。一八○二年,嘉庆七年。遂灭新阮,统一安南。请封于清朝,一八○四年,封为越南国王。嘉隆王以一八二○年卒,明命、绍治、嗣德三世,皆和法人不睦。屡次虐杀法教士。一八五九年,法人以兵占西贡,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越人割下交阯六州以和。边和、嘉定、定祥、永隆、安江、和仙。太平军败后,其余党遁入越南。分为黄旗军和黑旗军,黑旗军以刘永福为首领,尤强。新阮复国之后,即以顺化为首都。对于东京一方面,实力不甚充足,永福就据了红河上流,买马招兵,屯粮积草。一面招人开垦。几年之间,居然开辟了六七百里的地方。越南派兵去攻他,总不得利。就只得和他讲和。这时候,云南回事方炽,提督马如龙,忽然想到托一个法国商人久辟酉(Dupuis),运输粮械。发了护照给他,许他通航红河,这件事,本是妨害越南主权的。久辟酉既得护照,就不顾越南人的阻止,一味强硬通行,越南人无法,只得去和法国所派的西贡总督交涉。一八七四年,西贡总督乃命久辟酉退出,而乘机逼越人订约。(一)声明越南为独立自主之国。(二)且许法人以航行红河之权,以为报酬。然越南人从同法国订约之后,依旧到清朝来朝贡。而且东京一方面,实在是越南人权力所不及(全在黑旗军手里)。而越南人虽为法国兵力所迫,心上仍存一排外的念头,很想联合黑旗军,击退法人。以致红河仍旧不能通航。一八八二年,法国就发兵占据河内。刚刚这时候,嗣德王又死了。大臣阮其祥,连废了佚国、瑞国二公,而立建福王。法人乘机,以兵逼顺化。明年,立条约二十八条,以越南为保护国。

清朝非但不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而且并没承认越南为独立国。于是一面派兵出镇南关,帮助黑旗军,驱逐法人。一面由驻法公使曾纪泽,对法国提出抗议,要求其撤退东京方面的兵。而法国也强硬答复,申言若在东京遇见中国兵,开战的责任,须由中国负之。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三月,中法兵在东京方面,发生冲突。法军占领北宁,我兵退守红河上流。这时候,曾纪泽主张强硬对付,而在总署里的李鸿章,殊不欲多事。乃在天津和法国订结条约。承认越南归法保护。且撤退中国的兵,驻扎谅山的兵,还没得到撤退的消息,法国倒要来收管谅山了。两军又起冲突。法军大败,死伤颇多。就要求中国人赠偿损失一千万镑,中国也不答应,于是战端再开。法提督孤拔(AdmiralCourdet),以海军攻台湾。刘铭传扼守基隆。法军不能克,乃转攻福建。把中国的兵船,打沉了十二只。又将福州船厂轰毁。然孤拔旋病死。而陆军攻击镇南关的,又大为冯子材所败。子材直追到谅山。法军屡战不利。一八八五年,乃再和中国订结条约。法允不索赔款,而中国承认法越所订一切条约。越南的宗主权,就此断送掉了。

缅甸的西界,是阿萨密和阿剌干,再西,就是英领的孟加拉了。一七八一年,乾隆四十六年。缅酋孟驳卒,子孟云嗣。吞并阿剌干之地。阿剌干人谋独立,缅人攻之,侵入孟加拉,才和英国人龃龉。后来阿萨密内乱,求援于缅,孟云借赴援为名,占据其地。阿萨密又求救于英。一八二四年,道光四年。英缅开战。缅人大败,割阿萨密、阿拉干、地那悉林以和。嗣立数主,皆和英人不睦,屡次虐杀英商民。一八五二年,咸丰二年。英缅再开战。缅人大败。英人占据白古,乃总名前后所得地为英吉利缅甸,以属印度。缅人失了南出的海口,伊洛瓦底江两岸,贸易大减;国用日蹙,屡谋恢复,一八八五年,为英人所灭。

后印度半岛三国中,只有暹罗,最为开通。一八五一年,咸丰元年。自进而与英、法、美订约通商,且务输入西方的文化。英国既灭缅甸,想占据湄公河上流,以通云南。法国也借口湄公河以东之地,曾属安南,要求暹罗割让。暹罗人不肯。法国就进兵河上,逐其守兵。又封锁湄南河口,进逼其都城曼谷。一八九三年,光绪十九年。暹人乃割湄公河左岸地,及河中诸岛属法,并允右岸二十五粁以内,及拔但邦、安哥尔两州,不置戍兵。英人怕法人势力太盛,和法人协商,以湄公河为两国界限。湄南河流域为中立之地。萨尔温江以东,马来半岛诸部,为英势力范围。拔但邦、安哥尔、赖脱诸州,为法势力范围。后来又订约,以湄南河为两国势力范围的界限。

藩属既然尽失,自然要剥床及肤了。原来英法的窥伺西南,也由来已久。一八七三年,英使再三要求,许英人派员入藏探险。中国不得已,答应了他。一八七五年,英国就派员从上海经长江,走云南入西藏。到腾越,为土人所杀。于是一八七六年,李鸿章和英使在芝罘订结条约,除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重庆诸口岸外,仍准英人派员入藏。到中法战后,中国和法国,订结条约。许在劳开以上,开通商口岸两处。并允南数省筑造铁路,必须聘用法人。一八八七年,总署和法公使订立界约五条、商约十条,开了龙州、蒙自、蛮耗三处,并允中国关于南部及正南部,不论和哪一国订立条约,法人均得利益均沾。英并缅甸之后,中国承认了;并许派员会勘滇缅边界,另订边境通商专约;而乘机要求英人取消派员入藏。英人也答应了。到一八九四年,驻英公使薛福成,和英外部订立《滇缅界约》和《通商条约》,允许英人在蛮允,中国人在仰光,各设领事。孟连、江洪两处,中国允不割让他国;而英人许中国人在伊洛瓦谛江,自由航行。谁知一八九五年,奕匡和法公使订立《中法界约》和《通商续约》,竟轻轻的把江洪割给法国了。——并以河口换蛮耗,而加开思茅。云南、两广开矿,矿师必聘法人。越南铁道,得延长至中国境内。于是英人责中国背约。一八九七年,又和中国订立条约。以腾越或顺宁代蛮允。于思茅得设领事,并许在云南境内,筑造铁路,和缅甸的铁路相接。

案弘文通表于中国,名福皎。弘时名福璇,弘任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