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3章 周世宗的强盛和宋朝的统一(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3182字

后汉高祖入大梁后,明年,就死了。子隐帝立。九四八年。高祖旧臣杨邠、总机政。郭威、主征伐。史弘肇、典宿卫。王章管财赋。分掌国事;隐帝厌为所制。九五○年,把杨邠、史弘肇、王章都杀掉。郭威方统兵防辽,隐帝又要杀掉他。郭威还兵,把隐帝攻杀。高祖的兄弟刘崇,留守太原。本和郭威不协。这时候,郭威扬言要迎立他的儿子。名赟。刘崇就按兵不动。郭威旋出军御辽,至澶州,如今直隶的濮阳县。为军士所拥立,还大梁。是为后周太祖。差人把刘崇的儿子杀掉。于是刘崇称帝于太原,是为北汉。遣使称侄于辽,世宗册之为帝。更名旻。

九五四年,周太祖卒,养子世宗立。北汉乘丧,借辽兵来伐,世宗大败之于高平。如今山西的高平县。世宗是个奋发有为的人,于是富国强兵,立下了一个安内攘外的计划,就做了宋朝统一事业的根本。

五代时候的禁卫军,原是唐朝藩镇的兵;这种兵,用以胁制主将则有余,真个要他见仗则不足,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后唐庄宗、闵帝、废帝的相继败亡,也未必不由于此。周世宗从高平打仗回来,才深知其弊。于是大加简汰;又在诸州招募勇壮,以补其阙;同时又减裁冗费,整顿政治;于是国富兵强了。

这时候,辽世宗已死,穆宗继立。九五一年。沉湎于酒,不恤国事,国势中衰。然而北汉、南唐、后蜀等,还想凭借其力,以震动中原。北汉本是靠辽立国的,南唐、后蜀,也特差使臣,和辽通问。周世宗要想伐辽,就不得不先用兵于南唐、后蜀。

南唐李昪,是篡吴得国的。吴当杨渥时,兵权尽入于牙将张颢、徐温之手。九○八年,颢、温共弑渥,而立其弟隆演。温又杀颢。于是大权尽归于温。温出镇升州(如今江苏的江宁县),留子知训在江都辅政。为副都统朱瑾所杀。温养子知诰戡定其乱。代知训辅政。徐温死后,大权就归于知诰。九三七年,隆演的弟溥,禅位于知诰。复姓李,更名昪。国号叫作唐。传子李璟,文弱不能有为,国势实弱。然南唐土地本大;李璟又乘闽楚之衰,把他吞并;闽王审知,传于延翰,为弟延钧所弑。延钧袭位,更名璘。自以国小地僻,常谨事四邻。颇为安稳。九三五年,璘为其下所弑。子继鹏立,改名昶。九三七年,又遇弑。审知少子延曦立,延曦的兄弟建州刺史延政,和他相攻。九四四年,延曦为其下所弑,延政即位,还没有迁到福州。明年,给唐兵围起来,灭掉。马殷传于希声。希声传弟希范。湖南多产金银,又有茶利,国颇殷富。希范奢侈无度,重加赋税。才弄得民穷财尽。九四七年,希范卒,弟希广立。庶兄希萼守朗州(如今湖南的武陵县),以年长不得立,怨望庶弟希崇,又和他合谋。于是希萼入潭州,把希广杀掉。自立。又为希崇所囚,希崇把他安置在衡山(如今湖南的衡山县)。又有人奉以举事。崇惧,请兵于唐。九五一年,唐兵入潭州,希崇降。于是颇有自负的意思。后蜀主孟昶,也是昏愚而狂妄的。后蜀孟知祥,是后唐的西川节度使。明宗末年,安重海为相,和东川节度董璋不协。璋举兵反,明宗使石敬瑭讨之。知祥和董璋并力,敬瑭不能克,罢兵。九三一年,知祥攻杀董璋,兼有两川之地。九三八年,知样卒,子昶继立。都想交结契丹,以图中原,九五六年,周世宗遣兵伐蜀,取阶、如今甘肃的武都县。成、如今甘肃的成县。秦如今甘肃的天水县。三州。明年,自将伐唐,屡破其兵。尽取江北之地。九五八年,遣舟师入江。唐人只得割江北请和。称臣于周,奉其正朔。

九五九年,周世宗自将伐辽,取瀛、莫、易三州,置雄、如今直隶的雄县。霸如今直隶的文安县。二州,自此中国和契丹,以瓦桥关为界。遂趋幽州。辽将萧思温不能抗。请救于穆宗,穆宗沉湎于酒,又不时应。幽州大震。不幸世宗有病,只得班师。不多时,世宗死了。儿子梁王宗训立,是为恭帝。还只七岁。未几,就有陈桥驿在如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兵变的事情。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太祖、世宗两代的将,屡立战功。这一次事情,是和后周太祖的篡汉,如出一辙的。大约竟是抄老文章。大凡人心看惯了一件事,很容易模仿,所以“恶例不可轻开”。当时传言辽人入寇,太祖带兵去防他,走得不多路,就给军士所拥戴了。太祖既袭周世宗富强之余;而这时候,割据诸国又没一国振作的,统一的事情,自然容易措手。九六三年,先平定了湖南和荆南。马希萼时,朗州将王逵周行逢,据州以叛。推辰州刺史刘言为主。南唐破潭州后,不久,仍为王逵等所得。受命于后周。后来王逵攻杀刘言,又为裨将潘叔嗣所杀。周行逢讨诛叔嗣平定湖南。九六二年,行逢卒,子保权年幼。行逢遗命,说衡州刺史张文表,一定要造反。若不能敌,可请命于朝。明年,文表果然袭取潭州,将攻朗州。朗州人就到宋朝请救。南平高继兴,本梁将。九○七年,梁太祖用他做荆南节度使,有荆、归、峡三州。后唐庄宗灭梁,继兴入朝。唐封为南平王。继兴见庄宗政乱,知道不能久存。还镇后,遂谋自保之策。从此南平在实际上,就自立为一国。继兴传子从晦,从晦传子保融,保融传弟保勖,保勖又传保融子继冲,凡五世。宋朝派慕容延钊李处耘去救朗州,就假道于南平,把他袭灭。南平灭时,张文表已给朗州将杨师璠打平。而宋朝仍进兵不已,到底直逼朗州,把保权擒获。九六五年,灭后蜀。孟昶降。九六九年,平南汉。南汉刘岩死后,弟继立。极其侈虐。传子玢,玢传弟晟,皆耽于游宴,政治愈坏。晟传子更为昏暴,而屡侵宋边,遂为宋所灭,九七五年,灭南唐南唐事中国最谨。九六一年,李璟卒,子煜立。宋以“征其入朝不至”为名,九七四年,派曹彬去伐他。明年,十一月,把他灭掉。九七八年,吴越王钱俶遂纳士。钱镠传子元瓘,元瓘传子佐,佐传弟倧,倧传弟俶,凡五世。只有北汉,倚恃辽援,宋朝攻他几次,未能得志。太祖和赵普,也因北汉捍御西北两面,北指契丹,西则当时甘肃地方亦在化外。所以姑置为缓图。到九七九年,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天下已定,太宗便大举伐北汉。分兵败辽援兵。于是北汉也灭掉。唐中叶后的分裂,到此才算统一。

宋朝的太祖、太宗,都可以算能祖述周世宗的人物。但是彼此的政策,似乎有一异点。周世宗之意,似乎是想先破辽,恢复幽州的。对于以后,作何策划,无从揣测。伐后蜀,伐南唐,不过是除掉后患,以便并力向前的意思。宋太祖、太宗,却是先平定内难,然后从事于辽。大约是“先其易者”的意思,原也不失为一种政策。但是辽当穆宗在位,实在是有隙可乘的时候。景宗初年,南边也未能布置得完密。穆宗死于九六九年。已在太祖代周之后十年。此时努力进取,颇较后来为容易。失此机会,颇为可惜。

还有宋太祖和太宗的继承,这件事,也是所以结五代之局的。据《宋史》说:太祖母杜太后死时,太祖和赵普,都在榻前受遗命。太后问太祖“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说:“皆祖考及太后之余荫也。”太后说:“不然。正由周氏使幼儿主天下尔。汝百岁后,当传位汝弟”云云。太祖顿首受教。于是太后叫赵普,把这件事笔记起来,藏之金匮。太宗在太祖时,是做开封尹的。即位之后,就以秦王廷美为开封尹。征辽之役,德昭也从行。有一次,军中夜惊,失掉太宗所在,有人谋拥立德昭。太宗知之,不悦。失利而归,并太原之赏,也阁置不行。德昭为言。太宗怒曰:“待汝自为之,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九八一年,太平兴国六年。秦康惠王亦卒。太祖四个儿子,都没有了。又有人告亲王骄恣,将有阴谋。乃罢其开封尹,以为西京留守。时赵普和卢多逊,互相排挤。赵普失掉相位。就上疏自陈预闻顾命的事情;太宗又发见了金匮的誓书;于是再相赵普。把卢多逊和廷美两人,罗织成狱。多逊窜死崖州。如今广东的崖县。廷美房州安置,忧悸而死。太宗就传位于自己的儿子了。这许多话,自然不是这件事情的真相。“斧声烛影”等说,出于李焘《长篇》。也是“齐东野人”之谈。我说太祖篡周,太宗原是与闻其事的。当时一定早有“兄终弟及”的成约。杜太后遗命等话,都是子虚乌有的。这件事,也不过结五代“置君如奕棋”的局面罢了。

杜太后:邕王元济早亡、太祖(滕王德秀早亡、燕懿王德昭、舒王德林早亡、秦康惠王德芳)、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