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2章 契丹的兴起和侵入中国(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4485字

契丹的祖宗,就是鲜卑宇文氏,已见第二篇中第三章第四节。这一种人,自为慕容氏所破,窜居如今的热河道境。后魏道武帝,又把他打败。于是“东西分背”。西为奚,东为契丹。奚人居土护真河流域,如今的英金河。盛夏徙保冷陉山。在妫州西北。契丹人居潢河之西,如今的西刺木伦。土河之北。如今的老哈河。奚众分为五部,契丹则分为八部。

古八部: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絮、黎、吐六千。

唐时八部:达稽唐以为峭落州、纥便疆汗州、独活无逢州、芬问羽陵州、突便日连州、芮奚徒何州、坠斤万丹州、伏赤山州匹黎州。

按契丹的部名,见于《魏书》的,《辽史》谓之古八部。其后尝为蠕蠕及高丽所破,部落离散。隋时,才复依托纥臣水而居,即土护真河。分为十部,逸其名。唐时,复分为八部。《辽史》说:这八部,“非复古八部矣”。然而据唐朝的羁縻州名看起来;则芬问就是羽陵,突便就是日连,芮奚就是何大何,坠斤就是悉万丹,伏就是匹絜;其余三部,虽不能断定他和元魏时何部相当,然而八部却实在没有变。《辽史》的话,是错误了的。

契丹盛强之机,起于唐初。唐太宗时,契丹酋长窟哥内附。太宗把他的地方,置松漠都督府,就以窟哥为都督,赐姓李。别部大酋辱纥主也来降,以其地为玄州。八部也各置羁縻州。这时候,奚人亦内附,以其地为饶乐都督府。两都督府,共隶营州。如今热河道的朝阳县。武后时,窟哥的后人李尽忠,和归城州刺史孙万荣这是契丹的另一部。其酋长孙敖曹,以高祖武德四年来降。安置之于营州城旁,即以其地为归城州,万荣是敖曹的孙子。同反。武后发几十万大兵,都不能讨定。到底靠突厥默啜,袭破尽忠之众。这时候尽忠已死。又借助于奚兵,才把万荣打平。契丹势力的不可侮,于此已见。然而经这次大创以后,契丹也就中衰。附于突厥。七一四年,玄宗开元二年。尽忠的从父弟失活才来降。于是奚酋李大酺,也叛突厥来归。唐朝就再置松漠饶乐两都督府,各妻以公主。七一八年,失活死,从父弟娑固袭爵。为牙将可突干所攻,逃奔营州。营州都督许钦澹,为他发兵,并且发李大酺的兵,去攻可突干,大败,娑固及李大酺都被杀。于是奚衰而契丹独强。可突干立娑固的从父弟郁干。七二二年,郁干死,弟吐干袭。又和可突干不协。七二五年,来奔。国人立其弟邵固。七三○年,为可突干所弑。七三四年,幽州长史张守珪,结契丹部长过折,过折斩可突干来降。即以为松漠都督,旋为可突干余党泥礼所弑。

辽太祖先世世系据《辽史·太祖本纪赞》。

雅里——昆牒——颏领——肃祖耨里思——懿祖萨刺德——玄祖匀德实——德祖撤剌的——太祖阿保机《辽史·耶律曷鲁传》:曷鲁对奚人说:“汉人杀我祖奚首,夷离堇。”这奚祖夷离堇,也是太祖的先世。我疑心就是可突干。

遥辇氏九可汗见《辽史·百官志》。

津可汗阻午可汗胡刺可汗苏可汗解质可汗昭古可汗耶澜可汗巴刺可汗痕德堇可汗

雅里就是泥礼。亦作涅里。当时推戴他的人很多,见《耶律曷鲁传》。“让不有国”,而立迪辇阻里。《辽史》说就是阻午可汗。唐朝赐姓名曰李怀秀,拜松漠都督。七四五年,天宝四年。杀公主叛去。更封其酋李楷落以代之。安史乱后,契丹服于回纥。八四二年,武宗会昌二年。可汗屈戍《辽史》说就是耶澜可汗。才来降。咸通中,懿宗年号,八六○年至八七三年。可汗习尔,曾两次进贡。《辽史》说就是巴剌可汗。九○一年,昭宗天复元年。钦德立为可汗,是为遥辇氏的末主痕德堇可汗。

《辽史·地理志》说:辽之先世,是“有神人,乘白马,自马孟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木叶山,辽属永州,在如今热河道赤峰县东北境。我颇疑契丹所谓八部,就是八子之后,而《辽史》所谓“皇族”、“国舅”,却出于八部之外,皇族是代表乘白马的神人,国舅是代表乘青牛的天女。所以隋时其众分为十部,而唐时松漠、玄州,亦在八部之外。皇族是大贺氏、遥辇氏、世里氏,是为三耶律。国舅是乙室已氏、拔里氏,是为二审密。大贺氏之衰,八部仅存其五。雅里就把这五部再分为八;《五代史》载契丹八部是:旦利皆、乙宝活、宝活、纳尾、频没、纳会鸡、集能、奚嗢。又析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共二十部。三耶律的分,大贺、遥辇,共析为六,而世里氏仍合为一,谓之迭刺部。所以其实力最强。遥辇氏做可汗的时候,实权仍在迭刺部手里。

契丹太祖之兴,据《五代史》说:契丹“部之长号大人。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疾疫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某部大人遥辇次立。案这是误以氏族为人名。时刘仁恭据有幽州,数出兵摘星岭攻之。每岁秋霜落,则烧其野草。契丹马多饥死。即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请听盟约;甚谨。八部之人,以为遥辇不任事,选于其众,以阿保机代之。……是时刘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又间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汉人教阿保机曰:中国之王,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在如今热河道围场县西南。可乎?诸部许之。……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据《辽史》则太祖是做本部夷离堇,升为大迭烈府夷离堇,再进为于越;痕德堇可汗死,然后即位的。我颇疑所谓建旗鼓以统八部,就是夷离堇之职。至于共主,则自在八部之外,但看唐时松漠玄州,在八部之外可知。大贺、遥辇两氏的可汗,相承具有世次,断不得仅有八部公推的大人。迭刺部、夷离堇,就是后来的北南二大王院,总统部族军民之政,是很有实权的。居了此职,所以可图篡。太祖以前,这一职,或须由诸部公推。所以大贺、遥辇两氏,虽无实权,世里氏还迟迟不能图篡。

太祖的代痕德堇而立,事在九六○年。《辽史》以明年为太祖元年。当时既能招用汉人,又尽服北方诸部族。契丹所征服的部族甚多,具见《辽史·属国表》。——此外还有散见于《本纪》中的。其最有关系的,就是渤海(见第五章第一节)、黠戛斯(征服黠戛斯,则可见契丹的声威,已到漠北)、党项、沙陀、鞑靼(这三种人,在今山陕之北。党项,见第二篇下第二章第三节。自为吐蕃所破,跟吐谷浑同逃到中国的北边。鞑靼,见下篇第二章第一节)、回鹘、吐蕃(这是在河西的回鹘,陇右的吐蕃)等等。于是契丹疆域:“东至海;西至金山,阿尔泰山。暨于流沙;甘肃新疆的沙漠。北至胪朐河;克鲁伦河。南至白沟。”这是取燕云十六州以后的事。以上几句话,据《辽史·地理志》。就做了北方一个大国了。前此北族的得势,不过一时强盛,总还不脱游牧种人的样子。独有契丹,则附塞已久,沐浴汉人的文化颇深;而且世里氏之兴,招用汉人,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所以他的情形,又和前此北族,稍有不同。自李大酺死后,奚人就弱,而契丹独强。终唐之世,契丹人崛强,而奚人常服从。契丹太祖绝后,奚人才服属契丹。后来又一部叛去,依妫州北山射猎,到太宗时才服契丹。

契丹太祖,起初和李克用约为兄弟,后来又结好于梁,所以李克用很恨他。后唐庄宗时,契丹屡次入寇。这时候,周德威守幽州,弃渝关如今的山海关。之险,契丹就入据平州,如今直隶的卢龙县。然而和后唐战,总不甚得志。九二六年,契丹太祖死,次子德光立,是为太宗。立十年,而石敬瑭来求救。

石敬瑭造反之后,废帝派张敬达去攻他。石敬瑭便去求救于契丹。许赂以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之地。部将刘知远后汉高祖。说:契丹是没有大志的。就要借他的兵,只宜许以金帛;不可为一时之计,遗将来的大患。敬瑭不听。契丹太宗听得石敬瑭求救,便自带大兵南下。把张敬达围了起来。废帝派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去救,德钧又怀挟异志,投降契丹。于是契丹太宗册石敬瑭为晋帝。挟之南下,打败后唐的兵。废帝自焚死。晋高祖入洛,就割幽、如今的京兆。蓟、如今京兆的蓟县。瀛、如今直隶的河间县。莫、如今直隶的肃宁县。涿、如今京兆的涿县。檀、如今京兆的密云县。顺、如今京兆的顺义县。新、如今直隶的涿鹿县。妫、如今直隶的怀来县。儒、如今直隶的延庆县。武、如今直隶的宣化县。云、如今山西的大同县。应、如今山西的应县。寰、如今山西的马邑县。朔、如今山西朔县的西北。蔚、如今山西的朔县。十六州,送给契丹。从此以后,中国的形势,就如负疽在背了。《辽史·兵志》“每南伐,点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鸳鸯泊。……皇帝亲征,至幽州……分兵为三道,……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大抵出兵不过九月,还师不过十二月。若帝不亲征,则以重臣统率往还,进以九月,退以十月。……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则不命都统,只遣骑兵六万,于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稳养而已”。观此,则辽人之侵宋,殆视为每岁当然之事。宋朝北边的所以凋弊,实由于此。而其所以然,则全由于幽州割让,北边无险可守(河东虽割云州,仍有雁门内险。受害便不甚深)。所以《辽史》说,“宋惟太宗征北汉,辽不能救。余多败血刃。纵有所得,亦不偿失。良由石晋献土,中国失五关故也”。可见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于中国关系极大。这种内争的武人,真是罪大恶极。

然而石晋自身,也就深受其害。当石晋高祖时候,事契丹甚谨,内外诸臣,也有许多不忿的。高祖深知国力疲敝,不能和契丹开衅,始终十分隐忍。九四二年,石晋高祖卒,兄子重贵立,是为出帝,出帝的立,侍卫景延广,颇有功劳。于是用他和高祖旧臣桑维翰,同做宰相。景延广这个人,是很冒昧的。立刻就罢对辽称臣之礼,对于辽人交涉,一味强硬。于是兵衅遂开。战争连年,虽亦互有胜负;然而这时候,国力既已疲敝,诸藩镇又各挟异心,到底难于支持。九四六年,晋将杜重威,叛降契丹。契丹兵就入大梁,把出帝捉去。晋高祖入洛的明年,迁都于汴。

明年,契丹太宗入大梁。然而这时候,辽人全不知治中国之法。一味想搜括中国的钱财,搬到本国去。于是派使者分路出去“括措财帛”。又用子弟亲信做诸州节度刺史,也全是外行,用了一班汉奸,做出许多荒谬的事情。又辽国的兵制,有一种“打草谷军”,是军行时,专出去剽掠的。既入中国之后,依然行用此法。于是叛者蜂起。契丹太宗没法,只得北还,行至滦城如今直隶的滦县。而死。先是契丹太祖的长子,名倍。太宗是次子。太祖后述律氏,喜欢太宗。于是灭掉渤海之后,封倍为人皇王,太祖号天皇,述律氏号地皇后。以镇其地。人皇王逃奔后唐。废帝死时,把他杀掉。于是太宗袭位。述律后第三个儿子唤做李胡,最为横暴。太宗死后,辽人怕述律后又要立他,就军中推戴世宗。述律后怒,叫李胡发兵拒战,兵败,乃和世宗讲和。后来述律后和李胡,又有异谋。世宗幽后于木叶山,把李胡囚在祖州(在如今热河道林西县境)。事情才算了结。

后汉高祖刘知远,也是沙陀人。石晋高祖南下,派他留守太原。契丹攻晋时,他按兵守境,好像是守中立的样子。辽太宗北还后,才在太原称帝。太宗死后,乃发兵入大梁。诸镇降辽的,都复来归。辽世宗因国内有难,无暇顾及南边,于是中国又算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