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6章 东晋内外的相持(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2382字

从元帝即位建康以后,三一七年。到慕容儁入邺这一年,三五二年。晋朝的东渡,已经三十六年了。这三十六年之中却是怎样的呢?东晋的历史,我可以说是荆、扬二州冲突的历史。

元帝以三一三年都督扬州军事,镇下邳。如今江苏的邳县。这时候,北方丧乱。元帝用王导的计策,迁居建康。愍帝被弑以后,便在建康即位。江东的人心很归向元帝。却是从北方丧乱以来,南方也屡有乱事,都靠荆州的兵讨定。(荆州的刺史是刘宏,他手下的名将便是陶侃、周访),所以当时荆州的兵力,远较扬州为强。元帝即位之初,王导和从兄王敦,同心翼戴(王导典机务,王敦掌征讨)。元帝便用王敦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这时候,刘宏已死。王敦便把周访迁徙到梁州,陶侃迁徙到广州,自己专管荆州之事。元帝又有些怕他。引用刘隗、刁协、戴渊、周等一班人,叫戴渊都督司、豫,镇合肥,如今安徽的合肥县。刘隗都督青、徐镇淮阴,如今江苏的淮阴县二州军事,以防制他。又叫谯王承做湘州刺史,以掣王敦的肘。王敦在诸将中只有些怕周访。却是周访死了,甘卓继任,卓年已老耄,王敦绝不怕他。三二二年,王敦发兵反,从武昌顺流而下。刘隗、戴渊发兵入卫,拒战,都大败。刘隗奔后赵,刁协给人拔掉。敦入城,杀周、戴渊而去。同时也发兵袭杀甘卓和谯王承,元帝忧愤而崩。明帝立,敦移镇姑孰,如今安徽的当涂县。阴谋篡夺。三二四年,死了,明帝和丹阳尹温峤合谋,发兵讨平其乱。这是荆、扬二州的第一次冲突。

明帝在位三年而崩,成帝立,还只有五岁,太后庾氏临朝。后兄庾亮执政。这时候,祖约屯寿春,祖约的哥哥,唤做祖逖。请兵于元帝,要去恢复北方。元帝叫他自己召募。于是祖逖在淮阴召募约八千人,慷慨北行。和后赵相持,河南州郡,归他的极多。三一一年,祖逖死了,祖约代领其众。抵当不住后赵,退屯寿春。陶侃镇荆湘,又有个历阳内史苏峻。历阳,如今安徽的和县。讨王敦有功。都和庾亮不睦。三二七年,庾亮征苏峻为大司农,苏峻就举兵和祖约同反。苏峻的兵锋很为精锐。庾亮逃奔寻阳,去投温峤。这时候,温峤镇寻阳。温峤以大义责陶侃,一同举兵,讨定苏峻。祖约逃奔后赵,后来为后赵所杀。这一次,不是温峤公忠体国,陶侃也还未必可靠,晋朝就危险极了。这是东晋所生肘腋之变,总算靠上流的兵力镇定的。

陶侃死后,庾亮代督荆江,三三四年。才出兵北伐。这时候,后赵方强。石虎时代。庾亮兵出无功,惭愤而卒。庾亮的兄弟庾翼接他的手。三四二年,成帝崩。成帝两个儿子,一个唤做丕,一个唤做弈,年纪都还幼小。宰相庾冰便立了琅邪王岳,是为康帝。庾翼从武昌移镇襄阳,庾冰代镇夏口。三四四年,康帝又死了。康帝的儿子唤做聃,还只有三岁。庾冰要立会稽王昱,简文帝。宰相何充不同意。聃即位,是为穆帝。太后褚氏临朝。这一年,庾冰死了,庾翼移镇夏口,庾翼的儿子,名唤方之,代镇襄阳。明年,庾翼又死了。遗表请把自己的儿子爰之代镇荆州。何充不听,用了桓温,并且连方之都罢掉。从此以后,庾氏的势力,就消灭了。

桓温却是个豪杰,他占据上流以后,布置起来,便觉得旌旗变色,于是就成了伐蜀之功。前蜀的起源,《晋书·载记》上说他是廪君之后。案廪君的神话见于《后汉书·南蛮传》上。《晋书·李特载记》略同。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乃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沈,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生,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君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钟离山,在如今湖北宜都县境。夷水就是如今的清江。

《晋书·载记》上又述李氏的缘起道:

汉末,张鲁在汉中,以鬼道教百姓。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迁于汉中杨车坂,抄掠行旅;百姓患之,号为杨车巴。魏武帝克汉中,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魏武帝拜为将军,迁于潞阳北土,复号之为巴氐。

这一支巴氐,实在是前秦、后凉、成汉的共祖。不过前秦、后凉是留居北方的,成汉却是入蜀的罢了。二九六年,关中氐齐万年反,关西扰乱,百姓都流亡入汉中。李特因将之入蜀。三○六年,李特的儿子李雄攻破成都,自称成帝。李寿改国号为汉。又北并汉中。李雄刑政宽简,百姓颇为相安。三三四年,李雄死了,兄荡的儿子班立。李雄的儿子越弑之而立其弟期。期淫虐不道,又为李特的孙子寿所弑。李寿也是个荒淫无道的,成汉就此大衰。李寿卒,儿子李势立。三四七年,桓温两道伐蜀,直逼成都,李势出降。前蜀就此灭亡。

前蜀灭后两年而石虎死,北方大乱。河南诸州,都来降晋。于是晋朝就想北伐。然而这时候,荆、扬二州的掎龁又起。朝廷忌桓温的威名日盛,就引用名士殷浩,去抵抗他。石虎死的明年,殷浩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三五三年,殷浩用姚襄做先锋北伐,反为襄所邀击,大败。桓温因此逼着朝廷,废掉殷浩。于是荆州的势力,高压扬州,达于极点了。三五四年,桓温伐秦,大败其兵,直到灞上。苻健用坚壁清野的法子拒他,桓温粮尽退兵。明年,讨定姚襄。姚襄走关中,给秦人杀掉,他的兄弟苌,投降苻秦。三六一年,穆帝崩,成帝的儿子琅邪王丕立,是为哀帝。三六五年,哀帝又崩。兄弟弈立,是为废帝海西公。三六九年,桓温伐燕,战于枋头,不利。这时候,中央猜忌桓温,于他的举动颇务掣他的肘。于是桓温就想要行废立。三七一年入朝,废海西公而立简文帝。明年,简文帝崩,孝武帝立。桓温颇有“图篡”之意。朝臣谢安、王坦之故意用镇静的法子对待他。三七三年,桓温死了,他的兄弟桓冲是个无能为的人。把荆州让给谢安,于是荆扬二州的冲突,又算告一个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