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九十年代(四)(1 / 2)

作品:女配不做恋爱脑(快穿)|作者:青雨梧桐|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0-12-25|字数:9338字

邻居家这个女儿不姓康, 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外姓人家,姓李,叫李艳。

康静记得她外出有几年了, 以前也是跟着临村的一个人出去的, 那男的当时已经和李艳定亲了, 后来他说外面能挣钱,就背着家人将李艳哄了去。

李艳回来的时候,阵仗挺大的, 穿着的衣裳村里人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好看,色彩这么鲜艳的。头发烫成了卷发,脸上还化着妆, 嘴上还抹口红,红艳艳的。

她拖着一个箱子回来,听她父母说, 李艳带了好几百块钱回来交给他们,李家生活本来十分困难,李艳一回来, 一家人的生活明显都改善了, 吃上了肉, 也穿上了新衣裳,逢人就夸奖她女儿有出息, 在外面挣了大钱。

李艳回家之后什么农活也不干, 她家里人也不让她干, 整天就穿着裙子皮鞋在村里晃悠。

康静跟着康玉树去卖草药, 回来的时候, 在村口看到了她。

李艳嘴上抹着口红, 坐在村口大古树底下的的石头上嗑瓜子。

康静只是看到了一个背影就将人认了出来。

一来她记得就是这个秋天李艳回来, 将她骗了出去,二来,李艳身上穿的衣裳村里没有人会穿。

李艳实在穿得太洋气了,村里好多单身的男的都打上了她的主意,但是李艳虽然还没有结婚,确实是已经定亲了的,只好作罢。

村里的上了年纪的妇人都爱说闲话,这阵子的话题就能没有离开过李艳。

李艳听到马车的声音,转过身来。

确实是她,烫着一头卷发,脸上化着妆,显得过于假白,嘴上的口红也涂得很浓,加上她有些瘦,观感就不太好。

李艳出去了几年,都已经忘了康静了。再加上女大十八变,她出去的时候康静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成了半大姑娘了,当然已经认不出来了。

但是她认得康玉树。

她从她家里人那里已经知道了康玉树一家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穷了,一家人靠着做药材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盖了村里第一间也是唯一一间石头房。

“玉树叔!”李艳热情地打了招呼,随即目光落在康静身上,顿觉眼前一亮。

这小姑娘年纪虽然还小,但是长得是真的水灵。以前康静还有些偏瘦,但是现在家里伙食好了,已经圆润了起来。一头秀发又黑又直,皮肤也不像农村人普遍偏黑,白皙中透着健康的红润。

李艳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再找几个姑娘出去挣钱的,她以前帮人挣钱,现在想通了,要自己做头,让别人帮自己挣钱。

李艳昨天回来,今天见过了好几个姑娘,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要是能带出去,肯定能给自己挣大钱。

可是李艳还没来得及高兴,突然想到了现在康静家并不缺钱,康静还是村里唯一的初中生,她会肯跟自己出去?

李艳有些不确定。

她笑看着康静,“我出去这几年,回来之后,村里的小姑娘都长成大人了,这是大妹吧?”

即使已经过了一世,面对这个让自己人生改变的始作俑者,康静还是无法完全平静下来。她死死地瞪着李艳,并不说话。

康玉树接口笑道:“是啊,不过她现在不叫大妹了,她上学有书名,叫康静。”

李艳目光一闪,想到自己也曾经渴望上学,但是家里姊妹多,她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在上学,家里又重男轻女,怎么可能会让她去上学,导致她现在都是睁眼瞎。康静却不一样,虽然也是女孩,但是她娘就像是疯了一样,累死累活都要送她念书。

想到这里,李艳心里升起一丝艳羡,同时又有些道不明的嫉妒。都是姑娘身,为何康静命就这样好呢?

但是她很快就将自己情绪收敛了起来。

“原来是静静啊,我是艳艳姐,不知道你还记得我吗?”

康静即使恨她,但是前世经历了这么多,基本的情绪控制还是能做到的。

“我知道,艳艳姐。”康静上下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穿的可真好看。”

这些曾经流行的最时髦的衣裳,现在看来都土得掉渣。

李艳听了,目光一亮,这小姑娘喜欢好看的衣服就好啊,她能用这个说动她跟着她出去。

李艳笑道:“你要是喜欢,我那里还有很多呢,你回头来我家一趟,我送一套给你。”

康静冷声道:“谢谢艳艳姐了,不过别人穿过的我不要。而且我现在还是学生,穿这样的衣裳不合适。”

李艳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康玉树见气氛顿时尴尬下来,只道李艳是好心,连忙打圆场道:“艳艳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天不早了,赶紧回家去吧,我们也回了。”

李艳眼睁睁地看着康玉树父女坐着马车走远。

她还以为康静是个眼皮子浅的,到时候她要是来她家,就可以趁机给她描述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没想到康静竟然一点兴趣都没有。

虽然长得好看,但是是个难啃的硬骨头。李艳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但是康静真的长得好,依李艳的经验,一般这种长得好看的,价钱都要高出很多,她还是不想轻易放弃。

走远了,康静回头看了一眼。李艳已经离开了那颗古树,往家里走去。

这辈子她不会再上当。但是李艳回来带着目的,目的未达成,她肯定不会放弃。

兴许过不了两天,李艳就会来找她了。

到了家,冬梅和康谣正蹲在院子里处理药材。

康静在镇上买了些小零嘴,还买了些布,冬梅说快开学了,要给她和妹妹一人做身新衣裳。

康谣听到动静,见他们回来,脸上染上喜色,“姐姐,你们回来了!”

康静笑道:“快来帮忙拿一下东西,我还给你买了零嘴呢。”

现在家里生活改善了,很多以前吃不起的零嘴也可以买一些了。康谣虽然懂事,但是毕竟还是个孩子,一听康静给她买了零嘴,顿时欢喜得蹦蹦跳跳地跑了过去。

冬梅也直起身子。

冬梅以前很瘦弱,头发林中也过早地生出了白发,脸上也出现了皱纹斑点。但是这大半年来,因为心情舒畅,生活也明显改善,心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不少,看着气色比以前好看了太多。

康玉树先去将马栓了,这才走进来院来,将今天卖的钱如数交给冬梅。

“今天卖了一百多块,全在这里了。”

冬梅接过来,数了数,将数目报给康静。康静从屋中找出记账的小本子,认真地写下数字。

末了,她看了一眼今年的收入,四位数就快五位数了,刨去支出,也有四五千块了。

原先他们只做本村和临村的生意,现在十里八乡都在做,全挖来都卖到他们家来。

为了晾晒药材,他们家买的竹编的竹席都有十来张。几乎都是买的,康玉树已经没有时间自己编了。

收购的量多了,康玉树和冬梅的工作量也更大了,家里就他们俩,康静和康谣都要上学。

康静见他们有时候实在是忙不过来,都想让他们请一个人帮忙了。但是冬梅死活不干,请人帮忙帮一时还行,但是若是长期请一个,她舍不得花这个钱,宁愿自己辛苦一点。

这里产出的药材确实丰富,康静产生了一个想法。

冬梅将钱拿去房间里藏好。

康静劝道:“钱放在家里很不安全,我觉得不如去银行开个户,留一点现金周转,剩下的钱都存进银行去。”

冬梅对银行这个概念还不太明白,康静给她详细解释了一下,“你放在家里说不定什么时候遭了贼遭了耗子都不知道,存进银行还能钱生钱,银行会给利息呢!”

冬梅惊讶道:“存进去还能有利息?”

“是啊,存进银行安全保险,放在家里,不管藏在哪都始终不放心。”

镇上就有一家银行的代办点。

冬梅还有些将信将疑,康玉树对银行也知道一些,帮着劝。

冬梅最终还是同意了下来,等着下次去镇上卖药的时候,就将钱都存银行去。

康静搬来小板凳,帮着处理药材。

一家人伏在竹席上,眼前堆着小山一般高的药材。

“爹。”

“嗯?”康玉树抬起头来。

“我在想,咱们要不要自己建个药材加工厂?”

“药材加工厂?那是个啥?”康玉树有些不懂。

“就是处理药材的,做药材加工的。”康静解释道。她以前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就是做药材加工的。

“咱们这得天独厚,生产药材,开个药材加工厂,肯定不会亏的。”

康玉树还是有些不明白,“可是这加工了之后卖给谁呢?”

康静也想过这个,他们现在暂时没有售卖的渠道。

“可以和白叔叔提一下,看白叔叔愿不愿意跟我们合资。白叔叔做了这么多年药材生意,对药材市场比我们熟。”

冬梅在一旁听着,她虽然也不大明白闺女说的加工厂到底是什么,但是一听这种就觉得很冒险。

“开这个加工厂要不老少的钱吧,现在咱们家也没太多钱。”

“我们一开始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如果白叔叔愿意合资,我们出的钱就会少很多。这件事我去和白叔叔谈吧。”毕竟康玉树是真的不太懂这个。

康玉树道:“你年纪还小,这么大的事,还是我去谈吧。”

白先生人虽然好,但是这种事情肯定也会很谨慎,稍不注意,说不定就能亏得血本无归。

康静是有经验的,她就开始将办厂的事情都详细地说了一遍。

冬梅也在一旁听着。等康静说完,天都应快黑了,一家人又连忙将药材给收回了家。

康静和康谣去厨房洗菜,冬梅和康玉树两人将药材搬到他们后面特意又修的一间储藏室中。

“玉树啊,你说咱们静静怎么懂这么多?”冬梅终于有些疑惑了,以前辨认药材可以说是老师教的,现在这开厂的事情,不可能也是老师说的吧。

康玉树将最后几袋药材扛进仓库,落了锁,转身道:“静静一直都很聪明,要不是静静啊,咱们一家现在还在吃糠咽菜呢!我说你就不要太反对了,听静静的准没错。”

“可是刚才静静说,开个厂,至少要投一两万块呢,咱们哪有这么多钱。再者说,要是都赔了怎么办?这些钱都来之不易。”

“咱们没钱的时候,静静都敢教我们做生意,现在有钱了,还怕钱不能生钱吗?到时候留出静静和谣谣读书的钱就行。相信静静,准没错的。”

冬梅见他都这样支持,只好先将反对给压了下去。

康静也就是提前跟她爹通个气,现在想立马就办厂,确实是不现实的,至少得去外面的药材市场考察一下,生产需要,才能稳妥。

夜了,一家人吃了饭,终于闲下来,坐在院子里。秋老虎发威,白天还是热,晚上才凉快一些。

“静静,以前住在咱们家不远的艳艳姐,你还记得吗?”一坐下闲聊就聊到了昨天刚回来的李艳,冬梅问康静。

天上银河闪烁,今夜的月亮格外明亮。

当然记得,不可能不记得。

“我知道,她回来了,今天我和爹回来还碰上了她。”

“昨天才回来的,李家以前和咱们家差不太多,他们是外来户,人多地少,每年不到秋天就要开始借粮食了。你知道吧?你艳艳姐是第四个闺女,当时她爹娘一心想要生个儿子,见又是个闺女,本来想一把捏死的,还是接生婆于心不忍,将艳艳救了下来。现在看来啊,还是闺女有出息。”

冬梅接着道:“今天我就听说艳艳回来给了你婶子他们两百块钱呢!够给她哥李中华娶媳妇了。”

若是李艳出去不是干那种行当,这也算是锦衣还乡了。康静虽然知道真相,但是她没有证据,也不好说,免得人家觉得她是在嫉妒,想要将李艳的名声弄臭。

“娘,您也别羡慕人家。外面的世界乱着呢,农村人去到城里的生活绝对没有他们回家时表现得这样光鲜亮丽。”

康静前世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她最清楚。一来是乡下人几乎都没见过世面,二来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只能卖苦力。加上现在郭嘉的政策还没有后来那样完善,出去打工被坑被骗去黑厂的比比皆是。

冬梅点点头,“是啊,那些大城市,哪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呢,乡下才是我们的根。”

不过冬梅见李艳穿的好看,也想给自己两个女儿买一身。

临睡觉前,她嘱咐康玉树。

“白先生经常要去省城卖药材,请白先生帮忙给咱们两个女儿带身衣裳吧,我看到艳艳穿的怪好看的。”

康玉树想起今天下午,康静并没有对李艳的穿着表示艳羡,翻了个身才道:“算了吧,今天下午静静就看到了,她说这样的衣裳她们学生穿不合适,就这样朴素点挺好的,穿得太好了,怪张扬的。”

冬梅一想觉得也对,遂作罢了。

李艳第二天果然来了康静家。

康静当时在帮着处理药材。

李艳倒也不是空手来的,她带了一瓶小小的雪花膏,送给冬梅。

“嫂子,城里人都用这东西,经常抹,脸会很好看呢。”

冬梅哪里见过什么雪花膏,只觉得闻着怪香的,她连连推拒,“这东西不便宜吧,婶子可不能收,你来玩一趟婶子就很高兴了,把这东西拿回去给你娘用。”

李艳硬要塞给冬梅,“花不了多少钱,也就几块钱,婶子快收下,要是不收下就是看不起你侄女了。”李艳这些年在城里,口才倒是练得很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冬梅只得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