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970章 此心安处(2 / 2)

作品:社长天下|作者:鹤城风月|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1-01-21|字数:3779字

如果不是那朴素的僧袍和头顶上的戒疤,说他是一个普通的膨都有人相信.

老僧没有白须飘飘的美髯,也没有挺拔岳峙的身姿.唯独那双浑浊的眼球,好像能够穿透时空,解读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一般.

.一直到崔正源和河智苑走到近前,老僧才慢慢抬起头来相迎.

看到崔正源的音容相貌,老僧居然双手合十,笑道:小友,经年未见,想不懂如今已为人中龙凤了.

不光是河智苑,就连崔正源都有些莫名其妙.

他可以十分地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僧,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称自己为小友.

看出了他迷茫的神se,老僧慢慢地解释起来.二十年前,崔武龙老先生曾怀抱小友到此一晤.时光荏苒,不知令高堂一切安好与否?

崔正源浑身一震,才明白其中的因缘.

二十年前,他才两三岁的年纪.即使有着前世成年人的思维,但肯定记不住当年的事情了.

只是听到老僧提起爷爷,他的神se黯淡下来.高堂已然过世,无法再和大师叙述前缘了.

老僧倒是显得很淡定.慢条斯理地道:人既已逝,往登极乐.独留下我们凡肤**在这尘世里受苦,小友自不必为先人伤怀.崔老先生一生峥嵘,为国为民贡献良多.不管到了哪里.都会得到礼敬爱戴.

多谢大师赞誉.高堂泉下有知,定能欣慰.崔正源赶紧毕恭毕敬地道谢.

不管怎么说.对于崔武龙的赞赏,都是他的荣耀.

你们是来这里解签的吧?老僧慢慢坐回一个小凳子上,问道.

他这里远离佛国寺,一般少有人来.但凡能够寻到这里的人.那么目的自然也就只有一个.

和这样的高僧面谈,河智苑就变得畏首畏脚起来.

那袖满了古意文风的词语,可不是她这样的人能够宣之于口的.所以此时面对的情况,她只能寄希望于崔正源了.

好在这个年轻的男人不会让她失望,对答应礼丝毫无差,井井有条.

大师睿智,我等凡人总是被各种俗事纠缠.舍不下,忘不掉,挥不去.只好劳烦大师出马.指点一条明路了.

老僧不置可否,依旧沉稳自如.

指了指河智苑,道:是这个女孩子有心事吧,小友你的签就大可不必再求了.二十年前.你的定语在此就已经下好了.

崔正源又是一阵无语,想不到当年自己懵懂的时候,居然就已经在这里求过签了.

只是当年的事情他根本就不记得,此时当然想要了解一下了.不知道小子当年所求的签,定语如何?

老僧微微一笑,缓缓念道:春风好借力,万里看桃花.

崔正源默默念叨了几次,实在不解其意,只好求助眼前的高僧.大师,这签是为何解?

重见古人,老僧似乎也很高兴.听了崔正源的问题,详细地解释道:这是一支不能再大吉大利的上上之签了.小友这一生龙腾虎跃,无往不利.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小友却是看尽万里锦绣,那样的景象岂是人意可决?

其余的话已经不需要老僧继续解答,崔正源已经能够明白了.

长安是为何处?此乃大唐国都.

老僧拿在此处用了出来,其比喻的自然是权力中心.

这句签语,确是在说,崔正源这一生注定了权倾天下,名利无双.

就连河智苑都明白了,艳羡地看着还在品味的男人.

出身豪门世家,如今又是无双名士,手中掌控着韩国最大的娱乐产业.

身边还有自己这样的国se天香,而且凭借女人的直觉,肯定还不止一个.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

这么一想,河智苑的脸se不免忐忑起来.

好在崔正源两世为人,什么样的稀奇都经历过了.并没有被这突然而至的极致赞誉冲昏了头脑,他还在注意着身边女人的感受.

大师,不知道她的签运如何?

老僧深深地看了河智苑一眼,然后拿出了纸和笔,说道:女施主,随意写一个字就好.

原本崔正源和河智苑以为求签,会像别处那样是从签筒里拿出一支竹签,然后请高僧点化呢.

这别开生面的解墙式,让河智苑更加的紧张.

手中握着笔,犹豫了半晌之后,才在纸上落下了一个安字.

看到这个字,老生却是一声长叹.然后悠然念出了一首七言诗句.浮云若生浮云梦,此心安处是故乡.女施主,在下一次的幸福到来之前,且珍惜眼前.

〖衍.墨.轩.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