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六章(1 / 2)

作品:七零重生高考前|作者:雪上一枝刀|分类:现代言情|更新:2022-01-06|字数:6217字

最后还是护士把王石良给撵走了。

好在第二天,赵子涛就带着钱来到了医院, 赵奎亮没想到儿子真借到了钱, 但又一想这样也不错,反正钱借到手了, 什么时候还是他的事儿, 这笔钱要好好想想该如何花,他的旧手表坏了应该换成新的, 再就是家里还缺个收音机。

当然,他家缺的东西还很多。

这是去了张农礼家后的最真切的体会, 张家四明四暗的大瓦房, 院子里停着崭新的自行车,屋子里摆着沙发,收音机,电视机。

让赵奎亮没想到的是,赵子涛听说了他办的事儿大发雷霆, 就差在病房里跟他动手了, 并且坚决要求他把王石良的钱送回去。

刚到手的一沓子大团结, 赵奎亮哪里舍得?不光是他不舍得, 王石良一想赵青青那娇俏的小模样,也不舍得退掉。

赵子涛没办法,先把王石良拉到医院外头打了一顿,但两个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赵子涛往死里下手, 王石良也没客气, 故而两个人身上都挂了彩。

赵青青看到头上缠着绷带,胳膊捆着纱布的二哥,忍不住又痛哭了一场。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因为交上了住院费,魏主任立刻打了申请报告,再等五天左右,赵青青就可以做手术了。

赵子涛制服了王石良,后者不敢再坚持了,毕竟一个人只有两条腿,已经打断了一条腿,另一条腿还是好好留着吧。

事情闹到这一步,赵奎亮还不想还钱,赵子涛因为身上有伤,不想跟父亲动手,因为赵奎亮是个浑人,你要打了他,不管是谁,是他儿子也不例外,非要打回去不可,他身上要是再有伤,可就没法照顾妹妹了。

赵子涛趁着喝醉的赵奎亮睡着了,将他内衣口袋的钱偷出来给了王石良。

中午赵奎亮醒来一看钱没了,在病房里就闹开了。

赵子涛不愿意跟父亲动手,不代表赵奎亮不想打儿子。他存了一肚子气,下手就格外狠,一个窝心脚将儿子踢到在地。

恰在此时,徐桂芳和李娜在护士的带领下推门进来了。

赵子涛头和胳膊都有伤,赵奎亮一下子踢开了胳膊上原本已经开始愈合的皮肉,鲜血从纱布里渗出来,吓了二人一大跳。

徐桂芳看到泪水涟涟的赵青青,再看看赵三哥和一脸怒气的赵奎亮,赶紧先过去将赵子涛扶起来了,李娜也走过去安慰赵青青。

赵奎亮气呼呼的走了。

接下来的两天,赵奎亮一直住在外面的小旅店,没怎么露面,即便是来病房,多半也是醉醺醺的,说些伤人的话。

比如会说赵青青,马上十八岁了,再漂亮不也得嫁人吗,想当年她母亲刘洪琴那不是刘家村一枝花?他出了一百块彩礼,是上门求亲里出得最多的,不就娶到刘洪琴了吗?

每次他走后赵青青都气得哭上一场。

幸亏有李娜和徐桂芳一直在旁边开解,并且后来徐桂芳想到一个办法,市医院的病房不是谁都能来探视的,需要提前登记,她给负责登记的护士说明了赵奎亮是个酒鬼,根本不想给女儿治病,来了也是捣乱,以后就不允许他进病房了。

手术前一天,赵青青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

手术当日是个大晴天,早上八点赵青青便被推进了手术室,外面赵子涛,徐桂芳,李娜忐忑不安的一直等到下午三点,仍在昏迷状态的赵青青才被推出来了。

虽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赵子涛看到脸色惨白,头上身上插着好几个管子的妹妹,这个壮汉子一下子哭起来了。

徐桂芳和李娜也各自擦了擦潮湿的眼睛。

大概是因为赵青青比较年轻,再加上求生欲望很强,很快就苏醒了,第二天就开始积极吃流质食物了。

术后第五天,从重症监护室转去了普通病房。

术后第七天,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下床走动了。

很幸运的是,之前担心的所有术后并发症全都没有出现,赵青青觉得脑子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过,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出院,想要上课,想要读书,想要刷题。

术后第十天,赵青青终于带了一大包药出院了。

关于出院后赵青青去哪儿,徐桂芳和李娜的意见是回胡家村,徐红利赁的院子大,多住一个赵青青根本不是问题,再则医生说了,赵青青的目前状况还不适合回学校念书,但徐桂芳可以抄笔记给她呀。

赵子涛也说不出口要反对,青青这次若回家养病,父亲赵奎亮因为那六百块钱,说不定还会借机找事儿,即便不敢打青青,打他母亲那是肯定的。

这两年母亲刘洪琴挨了打,总会找借口打妹妹。其实母亲和父亲一样,都是浑人,脾气上来的不管不顾。

青青这才做了手术,要是被打了可了不得。

至于回他自己的小家,赵子涛心里叹了几口气,马焕巧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儿,高不高兴又是一回事,他借了这么多钱,得抓紧想办法还钱,若是哪天不在家,马焕巧极有可能给妹妹脸子看的。

但去胡家村就不一样了,徐家姐弟都是厚道人,徐桂芳又是青青的同学,同龄人在一起有话说,青青的心情也会好些。

因此,虽然明知道自家妹妹病了却去别人家养病,这多少有点不地道,但赵子涛也没出言反对。

就这样,赵青青被安置在了胡家村,徐桂芳一个人住的西厢房房间很大,但木床有些小,现让大哥徐红利去买了一张木板床,屋子里还点了一只炭炉,为了防止赵青青无聊,徐桂芳还从韩玉梅那里借来了不少苏联小说。

看这种书很有趣,而且还不费脑子。

因为赵青青,徐桂芳也改成走读了,每天一大早吃了烧饼或者肉包子就去了学校,赵青青则是睡到八点才起床,洗漱完毕再收拾一番自己住的屋子,通常这时候徐桂红她们已经卖完早点回来了。

徐桂红回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做饭,一般就是热热特意留下来的肉烧饼或者肉包子,再做一个鸡蛋汤。

午饭则是用五花肉炖个白菜,配上热烧饼,晚上也差不多,这样的饭菜一般人家,别说农村了,就是镇上县上敢这么吃的也不多。

赵青青是个不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这一次做手术的钱她已经知道了,自家拿了一少部分,大部分都是徐家人借给的,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了,现在徐桂红天天这么个吃法儿,必定也是要照顾她这个病号,吃饭的时候就不太伸筷子夹菜。

还是徐桂红说她,养不好身体不能回学校念书,考不上大学不还得嫁人?

有了赵奎亮的犯浑,赵青青对嫁人这事儿反感的很,她一想也对,不养好身体什么都是白费,也就厚着脸皮多吃多喝起来。

徐桂红心里挺喜欢她,半开玩笑的问道,“青青,你要考大学,想读什么专业啊?”

其实徐桂红自己识字有限,是徐桂芳天天跟她念叨上大学的事儿,她才知道大学里有很多专业。

赵青青咬咬嘴唇,她只是一门心思要考上大学,但是要学什么专业,其实并没想好,犹豫了半天,说道,“桂红姐,我想毕业了去政府工作,不知道大学里这是什么专业!”

喝!这是想当官啊。

徐桂红半开玩笑的说道,“哟,那好啊,说不定以后姐还有事儿要你办呢,到时候你可不许嫌麻烦啊!”

赵青青很认真的重重点了点头。

徐家姐弟都很喜欢赵青青,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欢迎她,首先徐忠民每次来,对赵家的女儿住在这里养病是不太满意的,但他毕竟有些城府,有情绪也不会露在脸上,刘银环就不一样了,她觉得,赵青青非亲非故,不过是徐桂芳的同学,为了给她治病,徐家借出去那么多钱给她,已经仁义至尽了,这人竟然还赖上了,做完手术还要在徐家养着!

过完年后,刘银环就迫不及待的跟着表姐一块儿来到了镇上,她虽然有点懒,属于不支使就不动弹的人,但活儿干得还算利索,有她打下手,徐桂红轻松不少,再就是挑担子过去卖吃食时,刘银环十分精神的往那一站,十七岁水灵灵的大姑娘,有一副亮堂的好嗓子,吆喝起来比徐桂红都地道。

总而言之,刘银环算是对得起她每月二十块的工资。

这天趁着徐桂芳不在,刘银环干完手头上的活儿去了西厢房,赵青青正躺在床上看小说呢,连忙坐起来招呼她。

刘银环眼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也看出来那是本闲书。她坐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是赵家妹妹有福气!我这一早起来就帮着大姐包包子,还跟着姐夫熬豆浆,又才和了一大盆面,累得我这两只胳膊都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