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26 章(1 / 2)

作品:[红楼]娶妻如玉|作者:朱大概|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7-27|字数:6511字

二皇子与穆先生是不是烦恼, 不在沈越的考虑范围之内, 要是真让他选择的话, 他会让二皇子和那个给二皇子出主意的人更烦恼些。

此时的沈越正在与八位皇子一起听六皇子报帐呢。虽然这数字枯燥,可想到白花花的银子, 谁都听得兴致勃勃:“建印书馆,包括试验各种器具、刻制板画、铸造铅字、人工等等,共花费白银七万七千六百八十二两。”六皇子面无表情的把花出去的银子数目报出来。

本来一脸期待的诸位皇子,脸上的兴奋都消下去了, 花了这么些银子,看来今年是要赔银子了。就算沈越一开始也说过这印书馆是赔钱的买卖,当今也说过让户部兜底, 可谁不要个脸面?兄弟几个忙活了大半年,身为皇子居然做了赔钱的买卖,再加上书铺与书商拿着银子求加印的场景太过踊跃, 可不就让皇子们的期望高了些?

期望落空的滋味真不好受, 除了大皇子、九皇子与沈越之外, 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大皇子清咳一声:“老六, 别卖关子了,接着往下说吧。”

还说什么?五皇子嘟嚷了一句:“反正都是个赔,不如直接去和父皇说明,今年印书馆刚开始运营, 等明年自然就好了。”

六皇子似笑非笑的看了自己的五哥一眼:“谁说赔来着?”

“没赔?花了那么多银子还没赔?”五皇子不信的瞪大了眼睛。就听六皇子肯定的道:“的确没赔。”双眼傲视了几个兄弟一眼, 说不出的意气风发:“有我管着帐目, 一张纸、一个木板都不让人浪费, 怎么能赔?”

几个不知情的皇子们又兴奋起来,纷纷催促六皇子快说,六皇子也不再卖关子:“沈太师的文集加印了三万两千册,静华诗集加印了六万三千册,此外还有人交了三千二百两定银,要订明年的静华诗集。除去静华先生稿费一万两千两,共收入七万八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七万多两银子,可真是不少。皇子们兴奋了,激动了,这可与自己收别人的冰炭孝敬和领俸禄截然不同,这是他们自己赚的!

“不对!”一向务实的四皇子最先反应过来:“听上去收入了七万八千两,可是去了你说的支出,我怎么听着不剩什么?”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又集中到了六皇子身上,六皇子只好点头:“实剩四百三十八两。”

“我们几个皇子忙了大半年,就剩下四百两银子?”五皇子不能接受:“那个静华先生一个人,几十首诗,就得了一万两千两,比咱们这些人多了几十倍!”当初沈越说稿费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加在一起有这么多?要是知道,他第一个不同意。

六皇子脸色也不好看:“都说了今年是初建,能不赔本,已经是因着静华先生的诗集印量大,书商的订金,也是冲着静华先生诗集交的。要不是几次加印诗集,那才真是赔本赚吆喝呢。”

五皇子还是不满意:“那也不能给他那么多。一个人赚的抵得上咱们的几十倍。就是不给他,他还敢来咱们这里要不成?”爷可是皇子,跟皇子要银子,是嫌自己活得太舒坦了吧。

大皇子不由的看了沈越一眼,这静华先生的诗文可是沈越拿到印书馆的,上头的字也是沈越抄写,那画更是沈越亲自配图,若说静华先生与沈越关系不好,大皇子头一个不信。

看吧,沈越已经沉脸了吧。听吧,沈越已经开始打击人了吧?大皇子幸灾乐祸的中着沈越一句一句质问五皇子:“咱们这印书馆想要开的好,能撑到我编书有成的那一天,而不是天天闲着等着,就得靠着有才之人不停把书稿交给我们刊印。”

“五皇子觉得,若是这次咱们昧了静华先生的稿费,下次还有人敢把诗文交给咱们印吗?何况最初的时候,人家静华先生是自己出银子印书。印完了人家完全可以把诗稿收回。等着书铺、书商向咱们要求加印,人家一点儿也没留难就同意了,咱们不感激人家,反要扣下人家的稿费,五皇子觉得合适吗?”

五皇子让沈越问得出声不得,别的皇子也跟着沉默。沈越知道大家忙了半年,结果只赚了四百多两银子,这落差有点大,只好鼓励道:“其实圣人也不是不知道,咱们今年能持平已经不易,等到明年必能大赚。”

“大赚,沈太师的文集还有静华诗集,京中都快人手一本了,再印还能印这么多不成?”五皇子觉得情况没有沈越想象的那么乐观。

沈越胸有成竹的一笑:“五皇子忘了明年将是大比之年不成?”

五皇子并不觉得这算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儿:“就算明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人人都将两本文集买上一份,又能卖多少?”说不定书铺都不会再举着银子求加印了。

对于目光短浅的人,你只能把事儿挑明,别指着他能自己发现商机。沈越神秘一笑:“只要几位皇再时辛苦一段时间,我保证明年必会大赚。”

考试的人最需要什么?自然是考试资料!何况这个时代信息不畅,资料收集更是难上加难。不过这也要看身处何处,也分是谁出手收集,为什么好些举子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也要早早来京,不就是因为京中相对来说,可收集的资料更多?

若是出手收集的是几位皇子,别说上一科的优秀答卷,就算是十年前的也一样能找得到。沈越心中小人狂笑,经过高考的人,有几个没被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折磨过?这次沈越也要做一回折磨别的考生的事儿,光想想就让他兴奋不已。

由举子想到秀才,再想到学前教育,沈越简直全身都激动起来,他要给皇子们分工,他要让皇子们整理出一套三年一更新的教辅材料,到时候……沈越忍不住双手叉腰,向着皇子们豪迈的道:“到时候大家就等着分银子吧。”

谁知皇子们都用看白痴的眼神看向沈越,让沈越没来由的起了些挫败感:“你们不信?”

大皇子淡淡说了一句:“这皇家印书馆,所有收入都归国库。”那管着国库的是你老丈人,你背着他分银子试试。

沈越回府的时候还向黛玉笑话几位皇子:“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那书是他们编的,印出来自然可以申请稿费。”

黛玉直接打击他:“那考卷都是中了科举之人所写,就是申请了稿费,也该交由答卷之人。”

好吧,你是个善良的姑娘。沈越不敢鄙视黛玉,只好向她灌输:“就算那考卷是答卷之人所写,可若不是皇子们将之发掘出来,也只能沉于故纸堆中,所以给他们的稿费不能与你的一样,皇子们也是能抽成的。再说还有编辑费呢,还有设计费呢。”

黛玉让他说得发懵:“什么叫编辑费、设计费?”

一不小心说秃噜嘴的结果,就是沈越费尽心思才把黛玉糊弄过去,结果人家听得直接睡着了,让他自己翻来覆去了半宿。

应该说沈越还是很了解当今的。

看着六皇子收支分明的帐目,再看看几个霜打了一样的儿子,当今的心里满意到了十分:很好,能够知不足、知羞耻,而不是推诿责任,这就十分难得。

“也不必如此丧气。本想着今年你们要赔上些,竟还赚了几百两银子,着实难为你们了。这银子是你们平生头一次自己赚的,朕也不留你们的,你们八个自己分一分,给你们自己的母妃看看,让她们也跟着欢喜欢喜。”

真让自己分?大皇子对沈越之语有了些信心,试探着问:“那明年若是再赚了银子?”

当今一下子警惕起来,这几个小子可是跟着沈越一起办事的,那个沈越出的主意,少有不成之时:“这个你们自去与林如海商量。”

昨天还看沈越笑话的几位皇子,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报应不爽。反正大皇子自己是不会去与林如海商量的——他儿子还跟着林如海念书,虽然看起来不如沈越那么博学,可比他自己这个年纪时懂得多太多,足见林如海教导之能。他是多缺银子,要耽误自己儿子。

三皇子本是文人心性,四皇子自己府里不缺银子,五皇子跟沈越跟惯了,剩下的几个对沈越都佩服得不得了,沈越在林如海面前都不敢大声喘气,他们对林如海也一向尊敬有加。

几个人各自捧了五十两银子到自己生母的宫中,没想到都得了一式一样的夸奖。所有妃嫔们都没想到,自己儿子竟还有自己赚银子、还赚到了的那一天,恨不得把那五十两银子给供起来,好天天看到自己儿子的能耐。

除了皇后外,那七个皇子的母妃都是一句话:跟着你大哥好好干。这次他能没自己不多拿一钱银子,将来也不会亏待了你。

不是这些妃嫔没有上进之心,其实细想历来夺嫡,许多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不争,自有高位妃嫔的儿子想争,当他们需要你相助的时候,你不相帮就是敌人,直接你死我活。到时与其为他人做嫁衣,那就不如自己去争上一争。

更重要的是,从来成王败寇,多少夺嫡之争后,侥幸活下来的皇子们不是被圈禁就是只能酒色自娱,如忠顺亲王原来一样,过的是过一天少两半晌的行尸走肉的生活。都是有抱负的男儿,那样的日子不是谁都愿意过的。不想过那样的日子,还是得争。

现在却不一样,每一个皇子都各进一部不说,大皇子并没有因自己没有进具体的部门而生出打压、排挤之心,对兄弟们之间的矛盾还能从中协调。他们兄弟一起推广高产作物、一起建印书馆,最终赚来了银子,大皇子这个揽总之人是最累心的。

可是到最后他与所有人一样只分了五十两,并未仗着自己是兄长或是操心最多就要多分——剩下的那三十八两当今做主分给了沈越——可见是个公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