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63(1 / 2)

作品:人人想扶大赦赦[红楼]|作者:朱大概|分类:N次元|更新:2021-04-05|字数:6383字

太上皇了状冷冷一笑:“忠顺, 你怕是自做多情了。想这贾赦年轻之时就与你不对付, 又怎么会将女儿嫁进你府中?!他就不怕你折磨死他女儿不成!”

贾赦头上的汗都滴了下来, 忠顺也有些着急, 向太上皇强笑道:“当日说此事之时, 并不是只有儿臣与贾赦两个在, 就是贾赦的儿子贾琏也在场。”

听说有人证, 太上皇也是一顿。再听说那人还是贾赦之子,心中就更不肯如此轻易放弃,向当今微微一笑:“这也容易, 只要将那贾赦的儿子叫来问一下便知。”若是两处的话一个对不上,就别怪他老人家龙颜大怒了。

当今的眉头却皱得死紧:“那贾琏不过是从四品的官儿,并不在宫宴之列。”

太上皇看到当今脸色, 面色更转好些:“让人出宫唤一声也就是了。”

忠顺再劝道:“此时正是宫宴之时, 一来一往之间,怕是会误事。”

太上皇摇头:“誒, 毕竟是关乎你儿子与义忠的终身大事, 还是当面问清的好。贾赦之女只是个庶女吧?这样的身份, 怕是有些委屈你儿子。”

忠顺听了连连摇头:“儿臣年轻之时与贾赦多有龌龊, 也想着借儿女亲事, 消了心结。”

太上皇却不理会他的辩解, 径自让人出宫去召贾琏。又向忠顺问道:“即是你都要替你儿子求取,怎么贾赦竟敢不应?敢是看不上我皇家之人吗?”最后一句很见狠厉。

贾赦忙道不敢,咬咬牙道:“老圣人也知道, 臣那女儿只是庶女。当日臣与忠顺亲王没有谈妥, 不过是为了聘嫁之礼。”

太上皇饶有兴味地抬了抬眉毛,笑眯眯地问忠顺:“可有此事?”

忠顺也没想到贾赦找出的竟是这么一个荒唐理由,却不知就是这个理由,还是贾赦想起自己上一世为那孙绍祖打点选官,却被人诟病是五千两卖女儿之事,才说出口的。

太上皇的话不得不回,忠顺把心一横,向太上皇陈情道:“不是儿臣心疼自己家孩子。父皇也知道,儿臣的小儿子虽然不能袭爵,可也是王妃亲生。儿臣自想着多给他准备些家底,也是防着儿臣有那一日,他们兄弟再因些许财物失和。”

太上皇不信道:“这与那聘嫁之礼又有什么关系?”

就是当今,知道贾赦明明白白拒绝过忠顺的人,也想知道这两人会编出个什么花儿来。

就听忠顺侃侃而谈:“怎么没有关系?父皇也知道,世家嫁女,那嫁妆一般都是聘礼的两倍。儿臣就想着,在下聘之时厚重几分,难道贾赦还敢昧下,不让儿臣的儿媳妇带回来不成?”

贾赦听忠顺当着太上皇的面弄鬼,也有意配合,叫起了撞天屈:“太上皇明鉴。王爷,臣那女儿只是庶女,就算她这一辈只她一个,可是谁知道臣那蠢儿子将来会不会得了庶女?若是都按她姑姑的例发嫁,臣家底本就单薄,实在是嫁不起呀!”

当今再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堂堂的王爷,一位一等将军,竟然为了儿女聘嫁在这里分斤掰两,朕听了都替你们臊得荒。”

看向太上皇道:“这两个从年轻之时就是相互算计着过来的。朕看老五说什么要与贾赦解了心结,纯是在糊弄人,不过是看中了贾赦的家底。”

他将话挑明,忠顺面上就现出羞惭之色,贾赦则是面有不甘。太上皇脸上更是精彩,实在找不出这两人说话间的漏洞。

倒是那位义忠郡王,好似太上皇不是在替他争取侧妃一样,面色一直不变地听着众人唇枪舌战。

当今也一直在注意他的神色,看后眼神都暗了一分——隐忍、愚孝、听话,这些都是他自己曾对太上皇用过的手段,现在看到一个与自己相似之人,由不得他不心中再升起一分警惕。

当今与贾琏最大的不同,是他魂穿而来,自幼又是在皇宫这大染缸中长大,从来不敢小瞧了这些自生下来,就一心想着皇位之人的心胸与手段。

忠顺已经面带惭色:“父皇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十指连心,咬咬哪个都疼。儿臣那小儿子本就不能袭爵,若是再不能他想些法子,怕他将来有得苦头吃。”竟把当今对他的指责,全收下了。

看吧,就说皇宫里谁没一二分保命的本事!

当今心下暗笑,对着太上皇还是恭顺的口气,可是说出的话几乎没把太上皇直接气昏过去:“老五这话一说,倒让我想起,父皇当日对我们兄弟,也是如此个个疼爱,不愿意让哪一个受了委屈。”

义忠郡王听了,神情到底还是松动了一下,不再是一直看戏之态。太上皇与当今一样,也是时时观察着这个孙子的,见此就知他还是想起了义忠亲王旧事。

再看向还在笑着的当今,太上皇的心中不由得升出了些许怒意:这才是他的好儿子,亏得他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想出这样挑拨之语。

“那依你看呢?”太上皇向当今问道:“你即知道,你们哪个朕都心疼得紧,对孙子朕自是也一般。不管是义忠还是老五的小儿子,都是朕的孙子。”

当今听了,脸色一点变化也无:“也难得老五有这舔犊之情。朕这做哥哥的也愿意他得个好儿媳妇。罢了,他这些日子收欠银也着实不易。今天朕就做这个主。”

说着将手向着桌子轻拍一下:“老五不放心他小儿子,不过是为着他不能袭爵之故。不如这样,若是老五的小儿子与贾赦女儿亲事能成,朕就也封他小儿子一个郡王!”

本朝皇子,最多封到郡王,等着兄弟及位之后,为示孝悌,升亲王。等着亲王之嫡长子,则降等袭爵,是为郡王。

当今在忠顺的嫡长子可以袭郡王的情况下,又要封他的小儿了为郡王,这就是绝大的恩典了。忠顺听得眉开眼笑,忙不迭地要向当今谢恩。

太上皇却道:“这怕是让你王叔们心内不平吧?”

当今摇头道:“父皇过虑了。刚才您也说过,不管是义忠还是老五的小儿子,皆是您的孙子。这也是您给自己孙子的恩典不是。何况前些日子随着老五收欠银之人,都升了一品,倒是出力最多的老五,还没得封赏。如今将这恩典给他小儿子,谁还能说什么?”

是没谁能说什么,因为谁也不能再去收一回国库欠银!

太上皇为之气结,却还不死心地问向礼醇亲王:“礼醇觉得此举可有不妥之处?”

忠顺暗暗向礼醇亲王弹了一指,就听礼醇亲王笑向太上皇道:“太上皇恩及子孙,圣上爱护子侄,正是我朝佳话,哪有什么不妥之处!”

他是管着宗人府事务之人,他说没有不妥,也就是宗人府不会反对当今的决定。当今笑着向他点头。

太上皇更加气结,面上的笑已经维持不住,向当今等人道:“这只是老五的一面之词,还是等着那贾琏来后,一问便知。”

去接贾琏的是太上皇派去之人,定是不会向贾琏透露宫宴上发生之事。太上皇有信心若是忠顺与贾赦说谎,他不光可以下了当今的面子,还能让贾赦之女,坐不上侧妃之位。

只是朝臣仍在,也不好只在此事是纠缠,太上皇怕贾赦使人给贾琏递信,只让他在忠顺席上相陪。

朝臣们不知此中官司,只当贾赦得了双皇之宠,心下羡慕不已。

也有那心中明白的,觉得太上皇是在替义忠郡王拉拢贾赦,与之关系亲近的王子腾等人,暗暗替他担心。只能说百人百性,世情向来如此。

侯着宫宴已散,贾赦与忠顺仍让太上皇留在宫中。朝臣们出宫之时,又发现贾赦之子贾琏跟着一位小内侍急走,大家才明白,贾赦此时是福是祸,还未可知呢。

贾琏想着自己刚才骑马之时,突然出现自己脑海之中的声音,心下也是惊疑不已:

刚才他正在宁国府里,准备着晚上祭祖之事。谁知道刚检查完祭品,就觉得有人在自己耳边说话。四处一看,自己身边除了秦安并无别人,可那声音明明就不是秦安的。

也就仗着他是穿越而来,要不都能给吓死,至少也得惊叫出声。等着听完耳人说话,他就更疑惑起来。因为那人告诉他,一会儿会有宫中人召他进宫,还是问忠顺亲王到底有没有与贾赦提起过,要给他小儿子求娶迎春之事。

那人告诉贾琏,只管说有就是。若是太上皇问及为何当时没有谈妥,就要说贾赦嫌弃忠顺亲王出的聘礼过重,贾家没有那么多的陪嫁。

贾琏自是记得当日忠顺开玩笑一样的说过此事,可是明明当时贾赦是当面就拒绝了的。怎么今日倒有这么灵异之事?

好在贾琏是知道,这红楼世界里是有些神仙存在的,比如那位警幻,比如那一僧一道,再比如那个以五鬼害人的马道婆。

可是这样与贾赦初衷不符的答案,贾琏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听信。若是自己真的按此人的回答了,贾赦却不是这个意思,贾琏都能想到自己日后的悲惨。

若是不信的话,贾琏又怕这说话之人会不与他干休——如此神异之事都能做出,想取他小命怕也是易如反掌吧。

带着这样两难的选择,贾琏晕乎乎地下了马,又随着那个小内监一路急走,来到了大明宫前。

得了通报,太上皇自是让贾琏速速晋见。

贾琏就如贾赦第一次进大明宫时一样,低着头不敢看屋内都有何人,在小内监督的引导之下,度着位次跪地礼拜,口内称:“臣,户部员外郎贾琏,叩见太上皇。”

就听上首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抬起头来,朕看一看。”

贾琏听话的抬头,低垂了眼睑,不敢直视圣颜。

那声音又道:“还真是贾家的孩子,这眼睛就随了贾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