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62(1 / 2)

作品:人人想扶大赦赦[红楼]|作者:朱大概|分类:N次元|更新:2021-04-05|字数:6336字

林如海知道当今已经派了暗卫保护自己与贾赦, 可是能保护也就能监视, 因此他与贾赦说话的声音都不大——谁知道那暗卫在什么地方蹲着呢。

现在他的声音还是很轻:“当今交待舅兄的, 是要探一下义忠郡王的底细。可是他如何行事, 行事与谁相同, 是受发何人指使, 当今却没有让舅兄打听吧?”

贾赦也没想到, 上一世一向光风霁月的林如海,竟然说出如此无赖的话来。可是这话还真是大得他的心!向林如海伸了一下大拇指,贾赦笑了一下, 已经转了话题:

“即是年前没有好日子,那就等着年后我请张神仙算好了日子,再带琮儿过来吧。”

对于贾赦如此突如其来, 又如此自己否定了提议, 林如海也不在意——反正今日贾赦明显就是拿贾琮当借口,上他家里商量事儿来的。只道:“玉儿在家里也没伴, 不如让琮儿留下陪她两日。”

贾赦对这个提议也不反对, 点头道:“反正琮儿还小, 你闺女也不到该忌讳的时候。”

听他都知道男女避讳年岁, 再想想自己在贾母那里遇到的,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我与贾政府上不会再相往来, 舅兄已经知道了吧?”

他带着黛玉去见贾母,贾赦是知道的——黛玉人都是直接从他家里接走的——可是与贾母、贾政直接闹翻,以至日后都不相往来, 贾赦还真是不知晓。

不过在贾赦看来, 林如海此时就与贾政撕破脸倒是好事。那位实在是,为义忠郡王摇旗呐喊的太卖力气。

“你只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京中人家也都习惯了。”贾赦说得不很在意。林如海听了则是暗暗咂舌。等到贾赦向他列举了不与贾政往来的人家,林如海才明白京中人家为何会习惯。

贾母的娘家侄子,两位史侯,据说今年就没有给贾母送年礼。而八公之中另外六国公今年也都是与贾赦走礼,贾政那里毫不走动。

“难怪他如此着急,怕也是想着得个从龙之功,好让这些人都求到他门上,然后再把人羞辱一番。”林如海就没见过一个人把所有人都得罪到这个地步的。

贾赦微微一笑:“只怕这从龙之功不好得呢。”

林如海点头:“一个无权无兵无根基的光头王爷,就算是,罢了,不说如此扫兴之事。”

贾赦虽也不欲再提如此扫兴之人,却还是依着上一世的经验,提醒他道:“我们那位老太太,却不是轻易放弃之人。现在是你还没有授官,加之义忠郡王新放出府,她眼睛都放在义忠郡王身上呢。等着看出贾政得不到什么甜头,怕是还会把主意打到你的头上。”

谁让在那老太太心中,林如海就是个脸皮薄的读书人,就算这次林如海表现得强硬,她仍会认为自己向林如海服个软,甚至撒个泼、耍个赖,或是放几个流言,林如海就得屈服。

这也是贾赦不知道,林如海是如他一样重生之人,甚至比他还清楚上一世贾母等人对黛玉所行之事。

所以贾赦就看到,原本还好好与自己说话的林如海,眼神突然厉了起来,面色也阴沉如水:“把主意打到我的头上,还得看我愿意不愿意!她最多也就拿着令妹的书信,说什么与那府里的凤凰蛋有婚约之类。”

“哼哼,”林如海冷笑一声:“却不知我这人有个习惯,凡是我家中出去的信,何时由何人带出府,都是有记档的。若是没有记档,可就是伪造。这伪造婚书是个什么罪名,就不用我提醒舅兄了吧?!”

见他看得明白,贾赦也算是放下一半的心,却也怀疑,林如海怎么一下子就能猜出贾母或是贾政下一步动作。

忽听林如海郑重向他道:“如今我有一事,还要请舅兄应允。”

贾赦看向林如海,等着他说出是何事。

“舅兄也知道,我膝下现在只有玉儿一女。说来就算是将来去见祖宗,如海也无面目。加之玉儿年幼,所有教养也不能只靠着嬷嬷,于她将来婚嫁不利。”

贾赦还是没有说话,他已经知道林如海要说得是什么。心中只觉得贾母这真是把人给逼急了,林如海这是要彻底断了与贾政一家的亲戚关系。

林如海没听到贾赦顺口答音,只好继续说下去:“所以等着令妹小祥之后,如海会请官媒,以图续弦。”

贾赦抬眼看了看站得笔直的林如海,发现人家并没有看自己,想想问道:“你续弦之后,也不再与我往来,可是?”

林如海这才看向贾赦:“如海并无此意。”

贾赦点头,又问:“那玉儿怎么办?”

“由着新太太教养。”林如海回答得很肯定:“如此一来,她手中有令妹的嫁妆,我也会另给她备上一份,将来即不会因无人教养,惹人诟病,若是我有幸得个一男半女,也可与她相互扶持。”

贾赦再点头:“你可有看好的人家?”

林如海摇头:“我虽然担心子嗣,可是在此之前并末想过续弦一事。”

信你才是傻子。

贾赦心里骂了一声狡滑,可也没法指责林如海不该此时提及——有那着急子嗣的人家,旧人刚去几日就寻媒人找下家的。林如海能上京之后才想续弦,还能与他这个娘家人知会一声,已经算是礼数周到了。

“那你可想好要在什么人家寻没有?现在可不是什么好时机。”贾赦不得不提醒林如海一声,毕竟算下来他也算是给林如海与当今牵线之人。若是林如海一个没看准,与哪家太上皇阵营的人家结亲,自己也得吃挂落。

林如海慢声道:“我如今这般年岁,就想寻也不是易事。只盼着有那知礼的人家,能好生待玉儿便好。”

什么样的人家知礼?自是书香人家更靠谱些。贾赦情知此事自己阻拦不得,也无心阻拦,只道:“若是有不方便处,只管来我府里,让玉儿舅母出面便是。”

这便是同意之意了。

林如海郑重向贾赦行了礼,发示自己不会有了新人忘记旧日亲戚。

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贾赦说完之后,完全没有什么兴致再与他说别的,起身要回府。

林如海倒是知道,贾敏一向与贾政更亲厚些。却没想到自己提起续弦,倒让贾赦不自在。又怕将来他们府里对黛玉说些有的没的,让黛玉与他有了心结,一边送贾赦出门,一面还道:“舅兄还请多担待。”

贾赦向他笑了一下:“你放心,我还知道轻重。”

是,以上一世林如海对他的了解,若真的不同意,这位怕是早就暴跳起来了。于是也就与他含笑点头做别。

林墨是陪着林如海一起送客的,见林如海对贾赦如此赔小心,不解地问道:“老爷怎么倒有些巴结舅老爷的意思?”

林如海淡淡道:“刚才我与舅兄提起了续弦之事,他体谅咱们府里没有主母,并未反对。”

林墨听了几乎没跳起来:“老爷说得可真?那明日老奴就去寻官媒。”

林如海好笑道:“也不必大张旗鼓,还有让府里下人严谨些,不许在姑娘跟前说三道四。”林墨答应着下去了。

年夜的宫宴,其实都是从下午开始,为的就是让朝臣们可以在宫宴之后,还能回家祭祖——就算是皇家,也不能剥夺了人家祖宗见儿孙的权利。

这一年的宫宴又分外不同,只因义忠郡王陪着太上皇,一起出现在了宫宴之上。

义忠郡王被解除圈禁也有几日,各王府也都已经宴请过他,他出现在宫宴之上也是应有之义。不过没有与诸人一起等侯两皇,而是与两皇一起出现在最后时刻,不能不让人心中有些想头。

贾赦平静地与大家一起跪迎双皇,想都不想太上皇用意何在。边上与他一起跪拜的陈也俊,倒是悄悄打量了他好几眼。

等着大家归坐,内侍们穿梭上菜之时,陈也俊才小声向贾赦道:“听闻义忠郡王曾经向人打听起贾将军。”

没错,此时贾赦的位置,并不是他那从三品户部承政之位,而是一等将军之位,正与一群闲散武将排在一起。

“想是郡王是听王府老人提起过我的贱名吧。”贾赦还是很平静地回答了陈也俊。

陈也俊再看他一眼,发现他不似做伪,才悄声道:“听说义忠郡王在几位王爷家宴之上,都问起过你。只是你也知道,原来你一向不大出门走动,就算入朝之后也只有户部。所以几位王爷都对你只有耳闻。”

怎么耳闻的,陈也俊没说,贾赦也能想象得到,定是他与忠顺收欠银太过惹人眼。

他现在不怕义忠郡王打听他,甚至还盼着这人快些找点儿事,自己能快点儿完成了任务,继续回家安稳渡日——现在他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当今是没有杀他之心了。加之当今正值壮年,怎么看都能再做个二三十年的皇帝。

这样也就到了他能寿终正寝之时了。

正想着,上坐的当今已经举起酒杯,向群臣们劝道:“一年来有赖太上皇圣明高照、诸臣工用心。使我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请满饮此杯。祝太上皇万寿无疆。”

诸臣皆是面带笑容,高举酒杯,太上皇也笑容可掬地说了一声:“皇帝这一年也辛苦。”举杯向臣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