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3章 一月浪漫曲(4)(1 / 2)

作品:夏空|作者:林笛儿|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4624字

汽车拐进一条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一扇新漆过的大门前停下。大门上除了门牌号,没有其他标记。黎漠轻叩了下门,里面有人应了声,打量了黎漠几眼,目光转向管蘅,一秒的讶然,然后礼貌地说了声“请进”。里面很大,三进的大院落,假山、花圃建得很精致。一眼看进去,没几个人,有只麻雀在屋顶上跳来跳去。

领路的人问黎漠要哪个厅,黎漠说梨花园。黎漠牵着管蘅的手往里走,回廊弯弯曲曲的。领路的人掀开一间厢房的棉帘,笑了笑,说:“稍等会儿,菜就上来。”厢房里布置得很清雅,四四方方的厅,中间的桌上放着个炉子,木头框成,上面有根通到屋顶的空心竹。黎漠帮管蘅挂好大衣,两人围着桌在铺着厚垫的木地板上坐下。

两个穿深青色制服的男子端进新鲜的鱼虾、牛肉羊肉,还有芦笋、松茸等各式蔬菜。其中一个男子笑着说:“这天气吃炉端烧最合适了。”黎漠点头,用指尖轻轻挠管蘅的掌心。

管蘅从进来,两只眼睛就瞪得大大的。两位男子点上火,等炉子热了,架上烤架,把食物一一放上去烤着,熟了后装进青花的瓷碟里放上桌。炉子的另一侧,是烧着水的敞开式铜炉,上面放着四方扁盒,是日式蒸笼,下面放少量的米,上面铺蟹粉、松茸、鲑鱼子。黎漠说这是主食。

屋子里很快就暖了起来,食物的香气四处弥漫,两人都没吃早餐,这会儿感觉特别的饿。其中一名男子说外面都有人在的,有事喊一声,然后微笑地带上门。

“这是哪里呀?”管蘅忙不迭地问道。

“一家会所,没有名字。我也是第二次来。这里除了各国的食物做得非常地道之外,就是很安全。你就是遇见熟悉的人,也不会传出什么消息,这是大家心照不宣遵循的规则。”黎漠夹起一只虾,蘸了酱,放进她面前的碗里,“这里的影音室是北京一流的,吃完我们去看电影。好吃吗?”

管蘅点头。黎漠给她又夹了筷鱼片:“尝尝这个。”

管蘅吃得很饱,饱得有种幸福的感觉。吃完出来,在走廊上,管蘅看见一位拿过国际大奖的影后挽着一个矮墩墩的男人有说有笑,她向黎漠和管蘅颔首时,就像是遇见了两位老邻居。

“我们不能一整天都窝在公寓里,我只是想找一个地方,让我们可以自如地在一起。”黎漠轻拍着管蘅的手背,小声解释。

“嗯,我知道。”管蘅懂他的意思,别人在幽会,他们在约会,她不会胡乱对号入座。

影音室里的碟有一面墙,沙发很宽大。管蘅挑了部《万物理论》,文艺片,讲霍金和他第一任妻子的爱情故事,得过不少奖。影片很长,黎漠看了一会儿睡着了。醒来时,影片接近尾声。管蘅坐得笔直,眼睛有点湿润。黎漠没有惊动她,这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看个电影坐姿都这么端正,如果她挚爱上一个人,会怎样呢?

“好看吗?”等到演职员的字幕表出来,他伸出手,在她眼前挥了挥。

“有点伤感,那么优秀的人,怎么会得那种病?”管蘅还陷在影片的氛围里。

“天妒英才,所以人要笨点、傻点。”

“说我吗?”

“你确实傻傻的,所以归我了。”

管蘅笑,也不反驳,很是心甘情愿的样子。黎漠想起附近有个小教堂,觉得应该带管蘅这个不称职的教徒过去看看。

教堂离会所没几步,两个人是走过去的。外面雪光明洁,教堂里却光线昏暗。这是一个空间十分有限的小教堂,没有复杂讲究的结构和富丽堂皇的装饰,一切都很简朴。不知怎么的,忽然就觉得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不再是一秒追着一秒,而是细尘在光线里悠然地舞动,是沙漏被人倾斜了六十度角,是嘀嘀嗒嗒的钟声被轻轻拧上了龙头,又留下一点缝隙,让时间一滴一滴地流出来。

教堂里不知有个什么活动,唱诗班在忙着排练。管蘅和黎漠耳语,那个指挥的人拍子打得乱七八糟。

“那些圣歌是不是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升华?”黎漠问道。

管蘅捂着嘴笑:“圣歌一开始大家觉得好清新好圣洁啊,好像天使就在头顶盘旋,不超过十分钟下面听的人就会呼呼大睡。乐曲太单调了,过了一村又一寨,绵绵无绝,无山峰湖泊,无波澜起伏。音乐中的戏剧性要仰仗不和谐音来塑造,就像生活里需要各种各样的味道。”

黎漠打趣道:“你这是在嫌弃圣歌?”

“不,我仅站在音乐的角度来谈论。”

离开的时候,管蘅对着圣母的画像在胸前画了个十字。黎漠问她是不是在祈祷。她回道:“不需要索求,只是告诉她,我在想着什么。”

“那你在想着什么?”黎漠很想知道。

管蘅微笑起来,唇角的线条拉伸开一个优美的弧度:“我在想这天可不可以不黑?”

梅歆要走了。乐团的演出合约已经签到后年的新年,下一站是伦敦,她是乐团的首席,必须去。她给莫静言打电话辞行,莫静言说抽不出时间送她,让黎漠请她吃饭代表一下。

日光灯把酒店的房间照得惨白惨白,她坐在床上抱过枕头。北京的冬天真冷,她感觉手脚冰凉。

黎漠订了一家法国餐厅,就在机场里面。

梅歆叹息,她一个中国人,在北京,他竟然请她吃法国大餐。镜头里的法国餐厅,烛光、音乐、美酒,盛装的男男女女,轻声交谈,会心微笑,仿佛是爱情里不可少的那一景。其实吃法国大餐,很累人,酒杯在哪个位置,水杯在哪里,刀叉的排列顺序,开胃酒,配主菜的酒……一切都很讲究。一餐吃下来,不亚于一场全力以赴的演出。难得相处的时光就这样浪费?

梅歆不喜欢法国,她只是喜欢那里经过百年沉淀下来的浓郁的艺术氛围。很多人说起法国都是,啊,时装;啊,卢浮宫;啊,巴黎圣母院……好像在那儿的人生活都很浪漫奢靡。

梅歆刚到法国时,因没申请到学校的学生宿舍,奖学金又有限,只得租了一套半地下的公寓,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就能从窗口看到行人的一双双脚。巴黎的夏天很闷热,公寓里没有冷气,晚上热得睡不着,她只得去隔壁一家最便宜的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电影院蹭冷气。法国的电影票很贵,除非你买月票,而办月票需要填一堆的表格。大概法国是一个太文明太发达的国家,所以官僚作风就变得很严重,生活方式也变得更为繁琐。

梅歆花了几天时间就搞清了巴黎的地铁线路,可是一出来,她就会经常迷路。认识黎漠后,她一迷失在街头,就给黎漠打电话。黎漠总是说:“你待在那别乱跑,我马上到。”那个马上有时是十几分钟,有时是两个小时。他那时在工地上,工地离市区远。碰上大风天,他赶过来时,像个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