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83章 满蒙藏的危机(上)(1 / 2)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3706字

庚子之变,所闯下来的祸,还不止以上所说的呢!原来关东三省,是清朝的老家(其实也算不得他的老家,因为辽东西本来是中国的郡县)。清朝入关以后,还想把他保守着(傥使老家给汉人占据起来,他就无家可归,真正在中原做了客帝了)。而东三省的形势,和蒙古的关系,又很为密切的。所以想把这两处,通统封锁起来。关东三省中,只有少数的“民地”。此外就都是“旗地”和“官地”,汉人出关耕垦,是有禁的。蒙古亦有每丁的私有地,和各旗公共之地。都不准汉人前往垦种,就汉人前往蒙古经商的,也要领了票据,然后可往。且不得在蒙古住满一年。不准在蒙地造屋。他的意思,无非怕汉蒙联合,要想把汉蒙隔绝了,满蒙却联结一气,以制汉人,然而这种违反自然趋势的命令,到底敌不过汉族天然拓展之力。当康熙时,山东的人民,已经陆续的向关东移住了。康熙时禁令,是极严的,终究是有名无实。到乾隆时的上谕,就说:“这件事,朕也明晓得了。现在内地人满,而关东地旷,一定厉行禁令,不准他去,又岂是帝王之道呢?朕也就默认了他罢。”——难道高宗没有满汉的界限么?不是,他满漠界限的色彩,浓厚得很呢!不过明知道这种禁令,厉行也无益,落得解除掉罢了。汉人移殖关东的,共有三种:一种是因山东东部,土地瘠薄,人民渡海而往的。这种人,大约沿奉、吉两省的官道,自南而北。一种是犯流刑的人,在关东成家立业的。一种是咸同离乱之际,出长城到蒙古东部,从蒙古东部而入吉、黑的。乾隆时,默认禁令的解除,嘉道以后,并偶有官自开放,招汉民前往开垦的事。因汉民移住的多了,并且渐渐的设立起州县来。最早的长春厅设于嘉庆初年。移住蒙古的,则是太平军、捻军兴起,然后大盛的。原来蒙古人有了土地,不大会利用。把地租给汉人而收其租,却是很有利益的。所以清朝虽替他保护土地,禁止汉人前往开垦。而蒙古王公,却有私占公地,招汉人前往开垦的。就蒙民,也有愿将土地租给汉人的(到后来,又说土地给汉人占去了。蒙人就穷了,其实汉人何尝白占他的土地来)。所以从咸同以后,内蒙近边之处,也逐渐开辟。到后来,到底至于设立厅州县。

这种封锁的政策,虽然不能阻止汉人的自然移殖,毕竟把汉人的移殖,阻止得缓了许多。现在蒙满之地,还是弥望荒凉,都是这种封锁政策的罪恶。傥使当初不存一“联合满蒙,以制汉人”的谬见,早早把满蒙开放,设法奖励汉人的移殖,到现在,就不敢说和内地一样,怕总比现在的情形,充实的加倍不止。决不会有后来抱着满蒙这么一大片的地方,反忧其“瓠落而无所容”的患害。不但如此,汉官昏聩,到底也比什么将军副都统等清楚些(就使官都昏聩,幕里也总有明白的人)。傥使早早招徕汉人,设置州县。沿边的情形,也总要比较好些。像一八五六、一八六○两年,一举而割掉几千万方里的地方的事情,怕不会有罢?总而言之,从古以来,只听见“移民实边”,没听见“限民虚边”,清朝这种政策,“实在是限民虚边”的。到后来,反又忧其“边之不实”。不知这“边之不实”,是谁弄出来的。所以谋“独占土地”(以及“世界上一切利源”),总是最大的罪恶。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从东省铁路成后,俄人借名保护,沿路驻兵。一种侵略的势力,业已赫然不可侮了(以哈尔滨为陆上的中心,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以旅顺为东方舰队根据地)。偏偏庚子这一年,伪诏排外的时候,黑龙江将军奕山,又遵奉维谨,和俄国人开起兵衅来。攻哈尔滨,不克。攻阿穆尔省,又不克。俄人反举兵南下,连陷爱珲、齐齐哈尔,寿山死之,因据吉林、奉天省城,挟将军以令全省。辛丑和议成时,俄人借口与中国有特别关系,不肯置议。回銮以后,要索中国政府,另订特约。被日、英、美三国阻止。这时候,各国相继撤兵。俄人迫于公议,无可如何,一九○二年三月初一日,和中国订撤兵之约。以六个月为一期:第一期撤奉天,第二期撤吉林,第三期撤黑龙江的兵。到第二期,就并不实行,反把已撤的兵调回。这时候,俄人在东三省的势力,炙手可热。日本人乃提出“满、韩交换”,要求俄国人不干涉朝鲜,日本人亦不干涉满洲。俄国人不听。于是日俄开战。——在中国地方交战,中国人反宣告中立。——其结果,俄人败绩。旅顺、奉天俱给日人打破,东洋和波罗的海舰队,也都给日人打败了。乃以美国的调停,议和于朴茨茅斯。其结果:

(一)将东省铁路支线,自长春以下,割归日本。

(二)将库页岛的南半,割与日本。

(三)旅顺大连,转租于日。

(四)认日本独立经营朝鲜。

从此以后,就发生南北满的名词。东三省的北半,属于俄人的势力范围,其南半,日本人就视为禁脔了。至于朝鲜,则日俄战后,名为改为立宪,(改国号曰韩)实则日本人即置统监于其国,尽夺其一切政权。一九一○年,韩王派代表到万国平和会,陈诉日本的行为,日本人就迫韩王让位于其子,不多时,就宣布日韩合并。

日俄战后,日本派小村全权到北京,和中国订立《满洲善后协约》。由中国承认:将旅顺、大连转租于日,及长春以下的铁路割归日本,并订“附约”十一款。

(一)开凤皇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二)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三)齐齐哈尔、海拉尔、爱珲、满洲里为商埠。

日人所设安奉军用铁道,改为商用铁道。——除运兵归国十二个月不计外,以两年为改良工事之期。工竣以后十五年,中国得以收买。

中日合设公司,采伐鸭绿江材木。

于是日本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资本二亿元。其一亿,由日政府投资;以已成铁路和附属财产充之。其又一亿,名为听中日人共同投资,其实中国人全无资本。——以租借地为关东州,设立都督府。

《满洲善后协约》,订立于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附约中订明以十二个月为日本运兵归国之期;则其工事着手,应在一九○六年年底。乃日本直到一九○九年,才要求派员会勘线路。由邮传部派交涉使与日人会勘。会勘既定,日人要求收买土地。政府委其事于东三省总督锡良。锡良忘了该路路线,日本业与部派人员勘定,忽主张不准改易路线。交涉就起了龃龉。日本遂取“自由行动”的手段,即时动工。中国无如之何,只得由锡良和巡抚程德全,与日人补结《协约》。而所谓“满洲五悬案,”也同时解决。满洲五悬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