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0章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2560字

东晋从淝水战后,形势也大变了。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有了一支北府兵,下流的形势骤强。

孝武帝委政于自己的兄弟会稽王道子。道子也是个“嗜酒昏愚”的,又委政于王坦之的儿子国宝。谢安的女婿。孝武帝的母舅王恭镇京口,和道子不睦。桓温的儿子桓玄在荆州,郁郁不得志,也游说刺史殷仲堪造反。三九六年,孝武帝崩,安帝立。明年,王恭、殷仲堪同举兵反,以诛王国宝为名。道子大惧,把王国宝杀掉,差人去求和,二人才罢兵。于是道子又引用谯王尚之宣帝弟进的玄孙。做腹心。用他的计策,新立了一个江州,用王愉国宝的兄。做刺史,割豫州所属四郡归他管辖。豫州刺史庾楷庚亮的孙子。大怒,说王恭、殷仲堪,再举兵内向。道子的世子元显,遣人运动刘牢之,袭杀王恭。谯王尚之也杀败庾楷,而殷仲堪用桓玄、杨佺期南郡相。做先锋,直杀到石头城。朝廷不得已,用桓玄做江州刺史,殷仲堪做荆州刺史,杨佺期做雍州刺史。三人才罢兵而还。三九八年。未几,仲堪和佺期都给桓玄所并。三九九年。于是上流的权势又归于桓玄一人了。元显年纪虽小,却颇有才气,从经过一次事变以后,朝廷的实权尽入其手。四○二年,荆州大饥,元显趁势发兵以讨桓玄。桓玄也兴兵东下。元显就仗一个刘牢之,桓玄差人运动刘牢之,刘牢之又叛降桓玄。元显弄得手足无措,兵遂大溃。桓玄入都,杀掉道子和元显,并且夺掉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要谋反抗,手下的人都恨他反复,没有人肯帮他的忙,牢之自缢而死。于是桓玄志得意满,四○三年,废掉安帝而自立。

然而北府兵的势力,毕竟还在。宋武帝(刘裕)便是这一支兵里最有实力的人。四○四年,刘裕和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刘毅、孟昶、诸葛长民等,起兵京口、广陵,以讨桓玄。桓玄大败,挟安帝走江陵,为益州刺史毛璩所杀。安帝复位,于是刘裕在中央政府总揽大权,同时起事诸人,分布州郡。东渡以后,中央政府,常为外州所挟制起初为荆州所挟制,后来也兼为北府所挟制。形势,到此一变。

后燕、后秦的衰弱,已如前述。北魏道武帝,从破燕之后听信了方士的话,吃了寒食散,大概是一种金石剂,性质极其猛烈。初服的时候,觉得诸病悉除。但是到后来,毒发起来,也非常猛烈。六朝人受其害的很多,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里,载有解救的法子,还可以考见其中毒的情形。躁怒无常,国政颇乱。所以也不过谨守河北,不能出兵。刘裕“休兵息民”了几年,四○八年,出兵伐南燕(这时候,慕容德已死,儿子慕容超在位)。明年,把南燕灭掉。又回兵平定了卢循、徐道覆的乱。这件事情,虽然不过是妖人创乱,于当时的时局却颇有关系的。先是有琅邪人孙泰,习妖术于钱塘杜于恭。孝武帝时孙泰做了新安太守,就想反。事觉,伏诛。他的侄儿子孙恩,逃入海中,聚党为乱,众至数十万。屡剽扬州沿海,直至京口。这时候,刘裕还在刘牢之麾下,拒战有功。刘牢之便把这件事情专委他。到底把孙恩打平(恩穷蹙赴水死)。刘裕的“崭然见头角,自此始”。桓玄篡位,孙恩的妹夫卢循,南陷广州,玄不能讨,就用他做刺史。卢循又用自己的姊夫徐道覆做始兴相(始兴如今广东的曲江县)。刘裕北伐,卢循、徐道覆乘机分两道北犯(从如今的湖南、江西),直出长江,军势甚盛。何无忌败死,刘毅拒战,也大败。刘裕赶归守御。这时候,“北归将士,并皆创病,建康战卒,不过数千”。诸将都要奉安帝渡江,刘裕坚持不可。徐道覆劝卢循急攻,卢循不听,久之,无所得,要想回兵。给刘裕袭破,卢循、徐道覆逃回广州。却广州又已给刘裕遣兵袭取了。卢循攻交州,兵败自杀。徐道覆在始兴,也兵败而死。灭掉割据四川的谯纵。毛璩的参军。四○五年,攻杀毛璩,据蜀。四一四年,刘裕遣朱龄石把他讨平。历史上也称谯纵为后蜀。渐次剪除异己。荆州刺史刘毅,豫州刺史诸葛长民。谯王尚之的兄弟休之做荆州刺史,也给刘裕攻破,逃奔后秦。四一六年,出兵伐后秦(这时候,姚兴已死,他的儿子姚泓在位)。从合肥向许洛,所至克捷。明年,就攻破长安,把后秦灭掉。后秦求救于魏,魏人不能出兵,但列兵河上为声援,给刘裕打败。

这时候,晋国大有可以恢复北方之势,而刘裕急于图篡,引兵南归,只留着一个儿子义真,留守长安。诸将不和,长安就给赫连勃勃打破。四一八年。“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四一八年,刘裕弑安帝而立其弟恭帝。明年,就篡晋自立。

宋武帝篡晋之后,三年而殂。子少帝义苻立为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等所弑。立了武帝第三个儿子义隆,是为文帝。庐陵王义真是次子,徐羡之等也和他不睦,先诬以罪,把他废掉。文帝和檀道济谋,讨除徐羡之等三人。不多时,又把檀道济杀掉。于是和武帝同时起兵的人,既给武帝除掉,就武帝手下的宿将,到此也翦灭无余,更无力经营北方,北方就都并于后魏了。

北魏道武帝,以四○八年,为儿子清河王绍所弑。明元帝讨绍自立,又服寒食散,不能治事。四二三年,传位于太武帝,国势复强。赫连勃勃取了长安,就是这一年死了。儿子赫连昌立。魏太武帝立后二年,自将伐夏,攻统万,赫连昌逃奔上邦。又给魏人追攻擒获。他的兄弟赫连定自立于平凉。后来为魏人所破,逃到吐谷浑。吐谷浑人把他执送北魏,于是西夏灭亡。四三一年。

凉州地方,从苻坚淝水败后,就为吕光所据。三八六年。三九七年,匈奴沮渠氏叛,《载记》说“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因以官为氏焉。”推吕光所命的建康太守段业为主,据张掖。四○一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而自立,是为北凉。业所署沙州刺史李暠,也据敦煌自立,是为西凉。四○○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载记》说:“其先与后魏同出。”按拓跋秃发,就是一音的异译。又据乐都如今甘肃的碾伯县。自立,是为南凉。三九七年。后凉的地方,就此分裂了。吕光死后,儿子绍继之。绍兄纂,杀绍自立。纂弟超,又杀纂而立其兄隆。北凉南凉,时来攻击,遂降于后秦。四○三年。南凉秃发乌孤,传弟利鹿孤,利鹿孤又传弟傉檀。傉檀降后秦,姚兴以为凉州牧,移镇姑臧。后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四一四年。西秦乞伏国仁,传弟乾归,为姚兴所破,降于后秦。后来逃归苑川,见上节。自立。传子炽磐,袭灭西秦,炽磐死后,子暮末立,为赫连定所杀。四三一年。西凉李暠,迁居酒泉,并有玉门以西。传子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四二一年。南凉亡后,沮渠蒙逊并有姑臧。又灭西凉,取敦煌。在凉州诸国中,最为强大。传子牧犍,为后魏所灭。四三九年。还有冯跋所立的北燕,传子冯宏,也给后魏灭掉。于是天下就剩宋魏两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