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2章 后汉的外戚和宦官(1 / 1)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1338字

前汉给外戚篡夺,后汉仍旧用外戚,这件事情,把后世人的眼光看起来,很觉得稀奇,然而无足为怪。我早说过,外戚是一种“特殊阶级”。凡是一种特殊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论他怎样作恶,人家总只怪着阶级里的人,并不怪着阶级的本身,这是社会的觉悟,有一定的限度,也是无可如何的事情。

后汉外戚之祸,起于章帝时。章帝娶宋杨两个女儿做贵人,大贵人生子庆,立做太子。小贵人生子肇,皇后窦氏,养为己子。窦皇后谮杀二宋贵人,又废掉太子庆,改立肇做太子。章帝崩,肇立,是为和帝。太后临朝,用哥哥窦宪做大将军,专权横恣。和帝年长,和宦官郑众合谋,把他杀掉,这是后汉的君主和宦官谋诛外戚之始。和帝生子,屡次不育,就把皇子寄养在民间。和帝崩,皇后邓氏,到民间去收了一个“生才百余日”的儿子来,把他立做皇帝,明年死了,是为殇帝。立清河王的儿子祐,是为安帝。太后临了十五年的朝。太后死后,安帝才亲政,斥逐邓氏,用自己皇后的哥哥阎显、耿贵人的哥哥耿宝,又宠爱了中常侍江京、李闰、樊丰、刘安、陈达;还有乳母王圣、王圣的女儿伯荣等一派小人。阎皇后无子,后宫李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唤做宝,立为太子。阎后和宦官合谋,谮杀李氏,废宝为济阴王。一三二年,安帝到南阳去,死在路上。阎皇后和阎显密谋,秘不发丧,驰回京师,迎立章帝的曾孙北乡侯懿。不多时,死了。宦者孙程等迎立了济阴王,是为顺帝,杀阎显,迁太后于离宫。孙程等十九人皆封列侯。顺帝用自己皇后的父亲梁商做宰相,在外戚里,总算安分的。梁商死后,儿子梁冀接他的手,就大专权骄恣起来。顺帝死后,儿子冲帝立,一年而死。太后和梁冀“定策禁中”,迎立章帝的孙子清河王缵,是为质帝。年少聪明,目梁冀为“跋扈将军”。为冀所弑,迎立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志,是为桓帝。大权全在梁冀手里,桓帝心不能平,而满朝全是梁冀的人,只得再和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合谋,把梁冀杀掉。抄他的家产,约三十多万,减掉一年租税之半。从此以后,汉朝外戚专权的局完,宦官乱国的事情起了。

宦官的品类,固然是不齿于人的,然而他和皇帝极为接近。从来做皇帝的人,大概是闲置在深宫之中,毫无知识。天天同他接近的人,他如何不要听信。前代论治的人,也晓得这个道理,所以总要注意于皇帝的“前后左右”,使得他“罔非正人”。前汉时代,还懂得这个意思。在宫禁里侍候皇帝的,还多用些士人,而且要“妙选名儒,以充其任”。和帝时,邓太后秉政,才把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官,都改用阉人。历代君主,又都和他们谋诛外戚,于是宦官的权力大盛。不但干预中央的政治,甚至“兄弟姻亲,布满州郡,竞为暴虐”,就激成了天下的乱源。这时候,朝政日非,而风俗颇美,天下的士流大都崇尚气节。一时名士,外任州郡的,对于宦官的亲戚,无不尽法惩治。激于意气,以致过甚的行为,自然也是有的。于是宦者和士流,互相嫉恶,就激成“党锢之狱”。参看第八章第二节。桓帝死后,无子。迎立章帝的玄孙解渎亭侯宏,是为灵帝。窦太后临朝,窦太后的立做皇后,有个人唤做陈蕃,颇与有力。因此太后感激他,用他做太傅。又用自己的父亲窦武做大将军,陈蕃也是名流系里头的人,天下颇想望其丰采。陈蕃和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杀。于是党锢之禁更严,灵帝长大之后,相信宦官,尤其死心塌地,而汉朝的天下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