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7章 春秋(2)(1 / 2)

作品: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3-15|字数:3140字

(五)吴吴的先世,《史记》上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先也。……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因而封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二年。前五八四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案断发文身,是粤族的风气。太伯当时,实在是逃到粤族里去的。当时江南一带,全然是未开化之地。所以当春秋的上半期,吴国还是寂寂无闻。参看第六章第五节自明。巫臣的输入文明,实在是吴国开化的大助力。

(六)越越之先,《史记》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如今浙江的绍兴县。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案越国的开化,比吴国更晚,所以从允常以前,简直连世系都无可稽考了。

综观以上六国,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例。就是“当时诸国,接近于异族的都强,其居于腹地的都弱”。齐近莱夷,晋近狄,秦近戎狄,——当时的戎狄,是一族,都是所谓犬戎。楚近黎族和粤族,吴越皆与粤族杂居,参看第六章自明。其实商周的先世,也是如此。商灭夏,周灭商,都是从陕西用兵于河南、山东,和秦的灭周,正是一样。所以太史公《六国表序》,把“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连类并举,可惜禹兴于西羌其详不可得而闻了。近人《中国之武士道》序,说这个道理,颇为透彻,可以参看。我说接近异族,因竞争磨励而强,固然是一个道理;还有“接近异族,则地方荒漠,而拓土易广”。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此外可称为二等国的,便是

鲁都曲阜,如今山东的曲阜县。

卫康叔封于朝歌。春秋时为狄所破,迁于楚丘,如今河南的滑县。

曹武王弟叔振铎,封于陶丘,如今山东的定陶县。

宋微子封于商丘,如今河南的商丘县。

郑宣王的弟友封于郑,如今陕西的华县。后来东徙于虢郐之间,如今河南的郑县。

陈陈胡公,舜之后。封于宛丘,如今河南的淮宁县。

蔡蔡叔度之于胡。封于蔡,如今河南的上蔡县,平侯迁新蔡,如今河南的新蔡县。昭侯迁州来,如今安徽的寿县。

许伯夷之后。封于许,如今河南的许昌县。灵公迁于叶,如今河南的叶县。悼公迁于夷实城父,如今安徽的亳县。又迁于析,实白羽。如今河南内乡县。等。

此外小国还甚多,限于篇幅,不能尽列。要通知春秋时代各国的形势的,把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做参考书最好。因为他很完备周密。

春秋时期的大势,咱们且略讲如下:

前六七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鄄,如今山东的城濮县。创霸。前六六三年,山戎伐燕,齐桓公伐山戎以救燕。前六六○年,狄人灭邢,又灭卫。齐桓公合诸侯的兵,迁邢于夷仪,如今山东的聊城县,邢的本封,在如今直隶的邢台县。封卫于楚邱。见前。前六五六年,齐桓公合诸侯伐楚,盟于召陵。如今河南的郾城县。前六四三年,齐桓公卒,诸子争立,国内乱,齐国的霸业就此告终。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定了齐国的内乱,要想图霸。前六三八年,和楚人战于泓,水名,在如今河南的柘城县。大败,宋襄公受伤而卒。宋国的霸业只好算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