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Chapter 185(1 / 2)

作品:魅魔的庄园|作者:蜀七|分类:N次元|更新:2021-03-12|字数:6673字

鲜血染红了行刑台的石板, 但又似乎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平民们只为了要害他们的人死了而兴奋。

而商人们在发现池晏手中的刀锋之利后就迅速转换了立场,聪明的商人并没有下场, 但他们背地里不是没有鼓动过小商人的野心,等小商人们试过了,他们才会下场。

但小商人的下场就摆在这里, 他们还是惜命的, 乖乖的重回了自己的位子。

商会的会长们被吓破了胆子——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商人死, 甚至商人死了, 他们还有遗憾死的不是自己的对头。

他们很少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这个人商人死了, 市场就大了, 我就能去蚕食他的地盘。

但他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商人死,那么多,一颗又一颗人头。

似乎那些人头里,原本也应该有他们的。

商人们吓破胆子以后, 池晏就轻松了, 他们不再敢阳奉阴违,也不再敢试探池晏的底线。

与此同时,池晏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阿利耶的小麦丰收了。

阿利耶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官位——农官。

就是当地种地种的最好的人, 他们知道如何间苗, 什么天气适合播种,什么时候应该收获, 怎么治虫害, 怎么肥田。

他们并不是一味种地, 他们是种地里头会思考的人。

池晏让管事把这些人挑出来, 然后给他们划分好土地,他们要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区域里的农民。

谁所在的区域收获的多,谁就能升职,得到更多工资和奖励。

农民也不会拒绝,谁不希望自己的产出多呢?毕竟他们这两年是不必交税的!种出来的粮食都是他们的!

而且早就有粮商过去,跟阿利耶的商会商量好的价格,他们是绝对不会亏的,卖一大部分,那些钱足够他们过得很滋润了,小部分留下来自己吃和当下一年的粮种。

怎么留种,也有农官教他们。

阿利耶的人活的很单纯,他们每天就是下地劳作,劳作结束之后,就能去城里的饭点或是酒馆,喝一点小酒,吃一点便宜的美食。

再加上阿利耶的人口简单,所以阿利耶人过得淳朴又幸福。

有些家里人口多,土地多,自己种不过来的,还会找小工。

他们给小工发工资,但粮食还是他们的,小工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来,也能决定什么走,他们要去管理处签合同。

阿利耶解决了很多待业人口。

这让池晏觉得很高兴,他这时候才发现,阿利耶是一座多么可贵的城市,一座以农业为主的城市,没有农场主,以前的领主是担心大农场主会损害他自己的利益,所以变民为奴,这样他自己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正因为没有农场主,才让池晏现在这么轻松。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制火坊的矮人们研究出了新的火|药配比,他们还尝试着把钢珠加入炸|药包里。

因为他们觉得上次打仗的,炸|弹的威力并不怎么好,很有威慑力,但没有太大的杀伤力,而正好萨克德这边的铸铁厂已经能大批量的制作钢珠了。

所以他们就抱着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没什么的念头尝试了一下。

炸|弹炸开之后,钢珠会被一瞬间的爆发力弹射出去,这些钢珠都不算小,但也不太大。

如果弹射的地方合适,就能瞬间要人的命,如果弹射的地方不合适,也能让人失去战斗力。

矮人们兴奋鼓舞,在用鸡鸭试验过后就连忙来找池晏献宝了。

池晏也没想到土著也能想到这样的办法——他觉得自己小瞧了他们的智慧!

“我太自大了!”池晏对着老管家自省道。

他从现代穿越而来,觉得按照历史,这个时代的人都不会“聪明”到哪里去。

他们可能有人知道怎么玩弄人心,知道怎么当个合格的政客,却很难有人突破时代限制去发展这些东西。

池晏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我太自大了。”

他愿意自省,只要他每次都能见到这样智慧的产物。

池晏接见了那些矮人,并且给他们都封了官——火官。

他们会拥有自己的官服,但是不议政,除了奖金以外,他们还能带徒,不过这些徒弟必须是对池晏忠心耿耿的人。

池晏把他们狠狠地夸了一顿。

“你们不是在制造武器。”池晏给他们戴高帽,“你们是在拯救更多和曾经的你们一样的人。”

“只要有你们在,斯德丁的人就是安全的,你们是斯德丁的建设者,是斯德丁的英雄。”

然后池晏就让人给他们带上大红花——没有正红色,粉红色也将就吧。

矮人们就这么进城堡被夸了一顿,又被仆人们拉去洗澡洗脸,还给他们的头发上了油,让他们看起来油光水滑的,再在胸前戴上粉红色的花,然后——他们就坐上了马车。

不是有顶棚的马车,而是四面透风,像战车一样的马车。

他们被拉着在城里的街道上“□□”,他们的旁边有好几个嗓门大的人来回宣讲他们的功绩。

“他们是斯德丁的英雄!”

“他们打造的东西,让斯德丁的人都过上了安全的好日子!”

平民们很少见到“游街”的人,还不是犯人,他们爆发了巨大的热情,他们不扔石头和臭鸡蛋了,而是扔鲜花。

马车上一群老实疙瘩一般的矮人汉子羞红了脸,但他们的腰板是打直了的,他们的胸膛是挺起来的,他们从生下来到现在,第一次有这样的遭遇。

他们还看到了路边的矮人们,他们的族人们跳起来,像是自己被夸奖一般跟身边的人说:“那是我的族人!”

“英雄是矮人!是我们的族人!”

这一天足以被所有矮人铭记。

火官们胆战心惊的出去,风风光光的回来,然后就跑回制火坊,开始继续钻研。

他们在人们重重艳羡敬佩的目光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制出更好的火|药,威力更大的火|药,这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意义。

什么事都无法阻挡他们。

阿利耶的粮食也到了,每个农户划分田地的时候,都要签一个合同,官方有优先购买权。

当然,官方也会按照市价买,收获后的半个月内,官方不买,农户才能把粮食卖出去。

池晏这次买了一半的粮食,这也足够多了!

阿利耶有那么好的土地,土地肥沃,撒下种子见风就长,当然,如果有系统的种植方法,收获的能更多。

粮食被一车车运进几个城的粮仓。

池晏终于有足够的钱和粮了。

贫困救助也终于开始了。

池晏颁布了一条政令,无父无母的孤儿由城堡抚养,家里劳动力缺乏,没有固定工作的,每个月也能领低保。

这个怎么评定呢?低保户的评定由街道管事来,然后池晏再派人去抽查,如果抽查出不符合的,不仅谎报的要被处罚,管事直接革职,并且没收家产。

到时候谎报的平民,最多罚钱,但管事却连住的房子都保不住。

并且还要游街示众。

所以等管事报上名单,池晏让卡迪派人去抽查的时候,没有一例与现实不符的。

低保也只是最低保障,让人吃不饱,但也饿不死,不发钱,只发粮食。

这条政令一下,池晏的声威到达了顶峰。

无数平民自动自发的在清晨手持一朵鲜花来到城堡门口,他们像是曾经跪拜圣灵一样跪拜城堡里的池晏,然后把鲜花插在城堡对面的一片花田里。

这样的举动连续了五天。

除了斯德丁以外,其它几个城市也都一样。

现在最让池晏头疼的是扫盲,这里的人学文字的第一件事是学字母,不像他老家,只要会读音,就能利用文字的特色扫盲——汉字是公认的不好学,但这只是对外国人来说,为什么汉字没有被拼音取代?就是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它是从图画演变来的,只要你知道读音,再理解这个字构成原因,多写几遍,总能记下来。

扫盲也只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但字母不一样,他没办法让平民们理解每一个字母,只能让他们硬记。

他没有那么多老师,不能让老师看盯着平民们背字母表。

等他们把字母背下来了,才能让他们记单词。

池晏现在最缺的不是钱,不是粮食,不是武器,是识字的人。

文盲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斯德丁里,一万人中可能还没有一百人识字。

就连很多管事都无法写出一篇利索的文章。

池晏让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转行了,他让圣院变成了一座扫盲学校,圣院里所有的神职人员,不管职位高低,甚至伯特莱姆都要当扫盲老师。

第一批学生都是自己报名的——为了让人们愿意读书,池晏让扫盲学校包伙食,一天一顿。

于是就有很多有工作的平民送孩子过来。

也有很多打零工的,白天来圣院学习,混一顿饭吃,晚上再去打零工,一天一顿也足够了。

伯特莱姆倒是很兴奋——他总算有点事做了!

之前他在圣院里什么都做不了,不许祭神,不许祷告,他们相当于被关在了这里。

但圣院成了学校以后,他们作为老师,是能得到一点自由的!

圣院足够大,一个老师可以带三四十个学生,神职人员们还没缓过神就走马上任,他们大约是闲的太久了,终于有点事做,反而十分投入。

池晏也去旁听了几节课,发现他们教学生并不像他想的一样先教字母,再教单词,而是直接教文章。

就是给孩子们一人一篇文章,先让他们背,背完以后对照着文章记下这篇文章里的单词。

然后就是默写。

效率很低,但好在多数是小孩,小孩的记性就是比成年好。

无论学什么,越小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