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一十三章 奇袭计划(2 / 2)

作品:岛国崛起|作者:鸢尾鸟|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3-06|字数:3506字

英国人大吃一惊,同时也是十分疑惑,马耳他人的海军为什么要跑到远东去,而且还直接越过了自己控制的印度对马六甲海峡上面的明珠新加坡发动了进攻,难道他们是为了马六甲海峡吗?

似乎也只有这个解释是合理的了,不过马耳他人只出动了一个航母战斗群,包括一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和不明数量的潜艇部队,所以他们在地中海的海军实力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英国人这个时候其实早就已经后悔了,自从跟马耳他闹僵甚至开战以后,他们就没有取得过任何的胜利,这个时候之前从马耳他购买到的抗菌药物也已经用完,不仅是各地的医院没有了这种对抗细菌十分有效的药物,就连军队里面的库存也所剩无几,要是在以前他们还没有跟马耳他人闹僵,这个时候完全还能够从马耳他的手中采购得到,并且说不定还有机会购买到其他的先进武器,比如说战斗机、战舰等等。

只是后悔也没什么用,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可吃,这个时候不仅是英国人感到十分的后悔,就连法国人、意大利人和希腊人都感到十分的后悔。

这个三个国家之中法国在陆地上的压力最大,尤其是德国人的坦克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尽管法国军队有针对性的装备了一批反坦克炮,但是这毕竟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没办法和对方的坦克相比,因此只要德军发动一次进攻,正面战场上的法国军队就会压力很大,而且接连不断的交战也带来了大量的伤员,这个时候战地医院缺医少药,士兵们不仅痛苦不堪,而且死亡率也急剧攀升,战地医院甚至是被前线的士兵们形容成了人间炼狱。

而反观德国人这边,他们不仅拥有抗菌药物,据说还从马耳他那边进口到了大量的医疗用品,包括各类药物,抗菌的、退热的、止疼的、止血的、促进伤口愈合的等等,还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器械,这使得德军的伤兵的死亡率很低,致残率也要低得多,加上他们医院的环境干净整洁,士兵们的伤势好得非常快,这样一来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也不惧跟法国人硬拼,而法国人这个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有些踹不气来。

在一战爆发的时候,法国本土的总人口数量只有不到四千万人,而陆军的数量也只有不到一百万,但是战争这个时候已经快到两年的时间了,法国人在西线苦苦的和德国人鏖战,他们的陆军人数已经攀升到了250万人,而且除掉这个数字,他们在之前的一年多时间的战斗之中,已经损失了接近一百五十万的士兵了,包括战死的和致残的,加上这个时候军队的总兵力,法国人几乎将国内人口的十分之一都投入到了战争之中,社会上的18岁到35岁以下的年轻男子几乎已经全部被送进了军队,因此国内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受到了严重的人口短缺的影响。

而反观德国人,他们在战前的总人口接近6700万,军队也只有九十万人,战争打了一年多,他们这个时候的兵力也已经超过了两百五十万,也付出了一百余万人的代价,但是他们的总人口要比法国多得多,因此无论是农业人口还是工业劳动力,虽然都比较紧张,但是不像是法国人这样几乎已经揭不开锅了。

战争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泥潭,将交战的双方都不断的向泥潭的中央深处拖去,交战的时间越久,双方被陷入泥潭的位置也就越深,就越是难以从中摆脱。

而意大利虽然是在1915年才参加到了战争,但是他们的七十万军队实在是不禁打,德国人事先的预测完全正确,意大利人的几次出兵不仅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是遭到了奥匈帝国和德国军队的联合打击,他们不仅没有拿下自己一直觊觎的土地,反而是将自己的军队通过几次较大的战斗失利全都葬送了出去,参战还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意大利人就已经损失了六十多万的军队,但是在南部的战场上,他们也没有发起几次像样的大型战役,这让人想不通,他们这么多的损失到底是怎么来的。

同盟国这边的几个国家感到不能理解,而作为同盟的协约国这边也很难理解,法国人一直寄希望让意大利军队从南部出山,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北打击德国人的软肋,谁曾想,意大利人玩着玩着就将自己的军队给玩光了,这个时候还要靠着英国人的支持才能够勉强支撑,可是因为英国人这个时候跟地中海的强国马耳他之前的关系搞得势如水火,所以他们在地中海的支持也要十分的小心,马耳他海军就在意大利的南边,随时都有可能会出兵袭击英军的运输队。

1916年的战场形势开始逐渐的稳定了下来,双方都进入到了战争的第三个年头了,谁也没有能力在战场上对对方发动致命一击,而尽管坦克的出现十分惊艳,但是它却并没有改变双方战壕战的境地,在这种壕沟战的局势之下,除非是绕过对方的正面战场,或者是利用绝对的力量优势将对方的阵线攻破,否则的话谁也不能突破谁的防线,战争就被局限在了一片特定的区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