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22章 名士风流(四十九)(1 / 2)

作品:人生赢家培训指南|作者:舟自横|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3-04|字数:6065字

安宁三年秋收结束, 秋耕正在进行。

这一年季粮食丰收, 可以说是让众多经历了战火,经历了天灾, 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民众心安定了下来。

管理各州的重臣发现, 青州的成功案例在前,很多事情只要比对着去做, 便可以解决手下州郡县的各种问题,可能有些因为风俗不同而无法解决,但是那些问题自己完全可以处理。

当然,没有陛下各个皇家作坊的技术协助,他们想要快速积累财富有些困难,但是迅速帮百姓安顿下来耕种, 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曾经让各地推之不及的流民,如今成了各州各郡争抢的最佳资源,政策再好, 方案再佳, 没有农人耕种,没有工匠制作,一切都是白谈。

为了争夺流民,各州开出的政策都比较优惠,比如耕种田地刚开始不用收税啊,耕种几年后可以拿到田契之类的。

除了农耕恢复, 其他的生产也都渐渐复苏, 这些行业基本上和普通生活的衣食住行分不开, 只有手中有了粮食,他们才有了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也才有其他心情发展制作其他行业。

而其他行业发展,整个社会就会变得繁荣起来,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商贾来临,也自然会陷入一种良性循环,越发繁荣。

洛阳陆府。

陆云至今不曾娶妻,依旧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这做陆府以前似乎是某个高官的府邸,被主公赏赐给了自己。

如今他是内阁成员之一,却觉得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爽快。

没办法,以前他是陛下的谋主,为了君臣之间的信任,他并不插手实际事务,多是在大方向上做个把控。而如今官至内阁,可谓是周国朝廷中跺一脚抖三抖的人物,但同时,他要干的活儿却变多了。

那个没良心的主公,以前把他当谋主的时候,不仅生活上关怀,有什么好东西都送过来,心情上也照料,自己开心不开心了,都会稍作询问,更是把那些苦活儿累活儿都是自己一人承担,全权处理掉了。

而现在,自从生了儿子,主公就变了。

陆云幽幽叹了口气。

他替自己倒了一杯酒,这酒乃陛下私人作坊特酿的,名为百果酒,似乎是什么秘方,酿出来的酒香的能把人的魂儿勾走,不用说他这种喝习惯了淡酒的文人,就算是那些喜欢烈酒的胡人都绝对无法抗拒。

最近大概是忙坏了,似乎又想起初遇主公时候的事情。

仔细回想起来,主公之前是个多么勤勤恳恳的人,政务上的事情多数不用其他人插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如今却是将大多数权利都进行了下放,还美名其曰,他这个皇帝不能扶着他们这帮子臣子走一辈子的路,如今到了他们该锻炼的时候了。

内阁位置一共是八位,六位阁老,两位替补,如今周朝编制依旧不太全,内阁之中只有他陆云、挂了名头的葛洪、在幽州脱不开身的刘伯根以及霍青峻这个替补,另外两个人都在地方上担任一州之长的这则,而霍青峻主要负责教育、医疗等单独项目,对于统筹处理六部事务那是一点空都抽不出来。

所以,陆云变成了陛下手下最好用的苦力,六部之事几乎有一半是陆云在处理。处理好了之后,才会给游鸿吟这个皇帝看。

本来皇帝自己同样要批另外一半的文书,陆云本不应该抱怨事务太过繁重才对,但是要知道原本这一摊子事情都是皇帝陛下的,现在是硬塞给了一半儿给自己这个阁老。

想必未来阁老编制全了,就是六位阁老处理政务,皇帝陛下甩手不干了。反正他陆云是被绑死在这个位置上了。

不过他也只是抱怨抱怨而已,真让他放弃这个位置。

不可能!

大概是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处于这个位置,他曾经很多想不通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也明白了主公定下的内阁六部制度,到底有什么玄妙所在。

以陆云的聪慧,他甚至可以看到以后朝廷之上的权利争斗,并不会比晋朝的八公制少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军权的独立将会导致这些权利斗争只会局限于朝堂之上,皇权、内阁、军部、百官等等,将会形成一个个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未来皇帝是个傻子,只要有一方出了有识之士,便可代替皇帝的位置,稳固住江山。

平衡就是这种制度最为优秀的地方。

而对于皇室制度,陆云更是替以后的皇子皇孙心疼一秒。

郭家的皇室成员比司马家的难当多了,只有爵位以及相应的饷银,并且降等继承;妻妾有详细的数量规定;想要做官竟然只能通过科举等等。

陆云放下了酒杯,怔怔的看着窗口的一枝芭蕉。

他一直都觉得,主公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但是知道宗室制度出来之后,他才发现,主公的心中装着一个世界,一个常人难以触摸到的世界。

回想起君臣两人之间的谈话,他甚至可以猜出,禅让制很有可能是主公一开始想推行的政权体制,但是考虑到世情和臣下意愿以及年龄等等因素,才在不久前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选择娶妻生子,妥协的选择了如今的内阁六部制。

陆云一壶酒喝完,唤来侍女沐浴更衣,他那一晚思考了很多,但是大多数问题,似乎都没有答案。

不过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一起来,他依旧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当中,直到游鸿吟提起,该布局南北之争的事情了,陆云才记起来,哦,他还是陛下的谋主呢……

其实周国上下都了解,今年或者最迟明年,南北新朝旧朝之间,必然会有交锋,就算是周国不愿意掀起战斗,晋朝挺过了涝灾,渡过了疫病,也必然要着手对付周朝。

不过令陆云惊讶的是,陛下这次居然是打着一劳永逸的念头准备这次的南征。

陆云有些皱眉:“陛下,要知如今的晋朝至少内部没有了任何问题,南北双方的士族矛盾虽然依旧还在,但是在外敌当前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必然联合起来。如此轻易大规模南征,对于我们来说,有些吃力。”

周朝无论是修补扩建各处道路城池,还是梳理黄河泥沙,修建堤坝水库等等,都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虽然青州积累雄厚,但是再雄厚的积累也经不起这样消耗。

游鸿吟微微点头:“我明白士龙你的意思,但是南朝同样虚弱。现是水患,治理长江的耗费,定然不比我们小,而疫病横行半年之久,许多地方彻底被烧毁等等情况,早已让晋朝国内人心浮动,此刻正是我们的最佳时期。若是双方都继续拖着,最后的结果不过依旧是两军对垒,那时候双方都恢复了元气,必然有更多的兵力投入,但是相应的,死亡人数也会变得更多。”

陆云恍然,心知主公是不愿意在战场上消磨彼此兵力,造成大量兵士死亡,而是希望能够快速结束战争。

不过随即陆云说:“主公,我依旧希望能够使用其他手段,说不定,能找到机会不费一兵一卒就彻底灭亡晋朝。”

“收复拉拢世家之人?”游鸿吟一猜便能猜出陆云的言下之意。

陆云说:“不错,世家之中不缺精明之士,只要手段得宜,不要说普通的士族之人,就算是琅琊王氏,在下也有把握找出破绽来。”

“比如?”游鸿吟问。

陆云道:“比如,王氏兄弟一者主政,一者主兵,偏偏,兄弟两人经常意见不合。王敦与司马睿的关系,可是相当不好。”

游鸿吟沉吟稍许,觉得这个主意相当诱人,但是左右权衡一下后,却最终拍板:“这件事可以现在就着手安排,但是相应的,我们的南征计划也不用改变。”

陆云说:“那还请诸位将军前来商量。”

这种大规模战事自然不是游鸿吟和陆云两个人商量就行的,自然是要经过详细讨论。

很快,算得上建国之后的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召开了,周国凡是参战军队的领军者都到场,一同商讨这次的战役计划。

建康王氏府邸中,王敦正阴沉着一张脸。

疫病不分贵贱,王敦的一位庶女在后宫中生病而亡了,最后连身体都未留下,而是被火化之后,被供奉在宫中。

宫中的确有这样的规矩,皇帝未死,嫔妃先死了,先不会入葬,而是待皇帝死后入帝陵,嫔妃们也会跟着埋进去,当然,有死后埋进去的,也会有活埋进去的。

可是这次死掉的是谁?可是琅琊王氏的女郎!

刚开始王导想要将王敦女儿送入宫中做贵妃的时候,王敦就不太愿意。他琅琊王氏什么时候要靠这种裙带关系了?他司马睿顶天了就是个不知道有什么未来的皇帝。

但是王导的口气十分强硬,王敦明白,这次联姻不是司马氏和王氏的两姓联姻,而是他和司马睿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缓冲带。

王敦虽然内心有很多想法,不过,至少那个时候,他还是很听兄长的话的。

所以,他嫁了个庶女给司马睿。

谁知道,女儿入宫还未有两年,就死了。

司马氏这是把天下人当傻子呢!

王敦和王导大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