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7章 名士风流(二十四)(1 / 2)

作品:人生赢家培训指南|作者:舟自横|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3-04|字数:3242字

时光倏然而过,游鸿吟上任青州刺史已经五年了, 而他不用伪装, 也是个实实在在的青年了。

属下与他共事五年, 才知道,当年上任高密郡郡守的主上年方十七,如今五年过去,也才二十二周岁。

这还是因为青州平定了下来, 各方也都暂时安顿妥当, 游鸿吟才有心情举办生辰宴,他们才得知的。

游鸿吟永远都不会忘记, 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宴会上到底打翻了多少酒。

举办宴会倒也不是为了享受, 纯粹是连续三年干旱, 平日里大家忙个半死,根本没有时间放松娱乐, 他不过是借助生辰宴举办弄些喜庆的气氛而已。

干旱的这三年青州的日子可以说是越过越好,这也导致了天下流民都往青州钻, 粮食的缺口越来越大, 而为了流民不生事, 他不得不‘以工代赈’, 在灾年大兴土木, 扩建水泥坊, 铺设水泥路, 扩建青州各处大城, 扩建海港,修水渠,修水库。

可以说,整个青州常年处在高速运转的境地,吸纳了大量流民。

可是这么多的流民就算是游鸿吟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全数养活,土地中出产的粮食总归的是有限的。

好在早年城墙不修就开始修建的海港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商人,他们来往于草原、南蛮、倭国、高句丽、西域等等,只要是有交易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

这个时候的海贸虽然无法像后世那么发达,但是却也有不少沿着海岸线贩卖货物的海商。

他们当然也贩卖粮食。

胶州湾所建立的青州港停泊是不需要交税的,只有在港□□易才会抽税,这种征税方法税的确是少了,但是来来往往的商人却越来越多,而青州港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此地也越来越繁华。

为了青州港,游鸿吟特意在此新建一城,名为长广城。这座城不属郡县管制,而是直属青州州府直接管理,所有土地均是官有,只向外出租。但是在这种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土地反而成为了累赘,很多商人觉得租赁更划算。所以长广城虽然是个怪模怪样的新城,却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变得非常繁华。

这座城市是砖石和水泥混合建造的,城墙高大,城市规划清晰干净,居民区、商业区、行政中心等等都井井有条。

城市道路均是水泥铺设,排水系统干净整洁。城内建立东西两市,一者小宗交易,一者大宗交易,并且官府也开设了交易窗口,以及有专门的官府‘立约署’,用来管理市场口碑信用问题。

游鸿吟已经将煤球、豆油、瓷器、食盐等特有商品列为特例采购商品,最受市场追捧,完全不愁卖,但是却不是什么人来都能采购的,需要有一定资质才行。

而这个资质是根据商人对这个城市的建设贡献度来发放的。

比如某某商人铺设了某段路,得贡献度多少等等。

而贡献度除了特供商品采购权外,还有场地租用优先权,如果贡献度高了,可以减免商税。若是有特大贡献,甚至可以在城市广场上立传。

而在长广城中,最受官府欢迎的便是粮食,粮食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就可以获得贡献度。就这样,仅仅是一座海港,就帮助游鸿吟养活了大半的流民。

可以说,如今青州最富裕的地方,不是游鸿吟精心经营了数年的高密,而是这座新建的长广城。

而海港的成功,让游鸿吟开始转换手中商队的性质,渐渐地,纯商业人才逐渐接管经营青州港,而剩下的走南闯北的人,不是划分进鹤鸣,就是被鸿雁搜罗进组织,逐步洒遍天下各地,搜集着游鸿吟需要的情报。

这两个组织所耗费的钱粮不低,但是游鸿吟明白,这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他现在坐拥一州,绝对养得起。

而这两年,青州外头的世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连年大旱,草原诸部终于坐不住了,直接奔袭南下,选择通过掠夺来谋求生存。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洛阳。

此时距离洛阳进入安稳才五个念头,而这次匈奴再也不是捞一票就走了。

一直臣服朝廷的南匈奴部落首领刘渊分裂并州,自立为王,称汉王,建立汉国。

同时杂胡草原诸部落厮杀合并,匈奴人与乌桓人、鲜卑人后裔的铁弗匈奴彻底脱离洛阳控制,建立了自己的统一部落,首领正是铁弗部首领刘虎。

另外鲜卑人也不甘示弱,拓跋鲜卑、乞伏鲜卑和慕容吐谷浑等等鲜卑各部,开始对中原虎视眈眈。

出去外患,内忧也渐渐开始。

广陵度支陈敏因为讨伐逆贼,平定叛军有功,掌握徐州、扬州诸多军事,见天下互战争夺,便有了割据江东的意图。

此时因为洛阳因为连年征战,粮库内物资早已消耗殆尽,而徐州扬州仓库米谷早已积累数十年,也没有开仓放粮给那些吃不起饭的贱民,需要粮草的司马越不得不捏着鼻子给陈敏加封右将军,暂时安抚住了这位野心勃勃的家伙。

当然,天下野心之辈自然不止陈敏一人,只是这个人比较呆,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匆匆跳出来罢了。

刘渊建国之后,便直接挥军上党,上党连年征战,早已疲累不堪,就算是背后有司马越输送士兵和粮草,朝中却无能够和刘渊此人相提并论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