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2章 山河峥嵘(十八)(1 / 2)

作品:人生赢家培训指南|作者:舟自横|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3-04|字数:3338字

然后就是一顿兵荒马乱, 游鸿吟开始主持大局, 他先是请杨凡严密防卫皇宫, 同时将丧讯通报各处, 敲响丧钟。

杨凡不得不站出来听令,他明白了二殿下的潜在意思, 如果有人不服他这个二皇子继位, 就需要杨凡出面处理了。杨凡自己与大皇子是姻亲,大皇子入宫之时又带了他的私印, 才能欺骗和命令戍守皇宫的一小部分侍卫听从命令。他原本想,无论哪个皇子登上皇位, 他这个柱国将军怕是都没有好下场, 却不想二皇子不知是不懂还是出于其他考虑, 选择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 这种得罪人的差事的确不好做,却刚刚好将功赎罪。

登基之事自然还需要走流程,至少需要办完皇帝丧事才可以举办登基大典,但是二皇子登位之事经过朝中如此多的阁老和尚书认可, 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 纵然有人反对,成功几率也不高了。

几位阁老出宫路上,心事重重,特别是王天兆, 一瞬间似乎苍老许多。

出了宫门, 杨荣和管修则一起走。

杨荣道:“管老, 你觉得今日的事情,是否有些,太过巧合。庄妃和皇后为何会如此恰巧的清楚这么多事情,居然还派出信使通知我等,将那罪妇以及大皇子抓了个正着。”

管修则道:“无论如何,陛下已然仙去,重要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还活着的人。二殿下至少并不是狂傲蠢笨之辈,应当未来会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杨荣叹了口气,说:“我倒不是担心二殿下学坏,只是怕他听从妇人之言太过,而你今日看那庄妃,可不是一位简单的角色。”

“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内阁之臣把控全局,辅佐新帝治国,惠及天下百姓。老朽不担心新帝会被后妃操控,倒是担心魏潜。”

杨荣自然听得出管修之意,明白魏潜怕是巴不得软弱的皇帝登位,他这个内阁能臣好紧紧把权利攥在自己手里,他道:“那就看我们几人的了。”

“魏潜能力卓绝,怕是内阁其他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如今王天兆这个首辅算是废了,曹晴又是新人,只能我们几个多注意注意了。”管修为人古板,但是古板有古板的好处。

杨荣道:“自然。”

等两人各自上了马车向家行驶,管修突然对马夫说:“去谢大人家。”

不同他多说,车夫显然十分清楚这个谢大人到底是谁,立即调转方向,向谢折柳家行去。

次日大朝会,游鸿吟是以二皇子的身份代为主持,而朝中官员似乎是默契的认可了二皇子的监国身份,只等举行登基大典,就拥簇新君。

这倒是让游鸿吟有些意外,他觉得,至少还有人持不同意见的,居然这么顺利吗。他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魏潜,有了猜测,看来自己示弱的政策有效,魏潜果然更希望一个不太有主见的皇子做皇帝,他自己才有更多的机会掌权。

游鸿吟才不管这些事情,他的示弱只会维持到登基大典而已。

然后整个朝廷都忙碌起来,先是先帝的葬礼,立庙号‘文宗’,谥号‘孝怀’。之后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定年号‘中兴’,再来就是皇后、淑妃均晋升太后等等麻烦事情。

差不多花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整个交接过渡过程才完全结束,而游鸿吟也趁着这个机会,将一些宫规重新制定了,比如成年皇子均封府出宫,不再居住在宫中等等。想要争权的人总归会争,一座皇宫是困不住人心的,皇宫里安全防卫做得密不透风些更为重要。

这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游鸿吟很忙,却也迅速的把朝政收拢到自己手里了。他一直以来都翻阅文宗朱批,对这些事务再熟悉不过。

而到了这个时候,百官才发现,登上帝位后的二殿下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他虽然并未一上来就急忙表现,进行重大的官员调动,也没有更改现行政策,实现自己的政策抱负,但是新帝对于朝政事务的熟悉程度令众人吃惊不已,完全不像一位困锁刑部两年多毫无建树、刚刚登基的新手皇帝。

魏潜被提为了内阁首辅,但是他发现,新帝要比杨简难糊弄的多。大规则方面新帝的确未动,但是有些细枝末节之处的变动就足够令人心惊。比如,内侍复查内阁批阅奏章之时,并不再是简单的抽查,而是做简述记录,将简述呈批给皇帝。并且,这种简述记录并非只是一位内侍再做,同样需要另外一位内侍进行复查,然后呈给内阁过目,无误之后方交由皇帝批阅过目,助新帝更了解所有事务。

而令内阁诸位更为诧异的是,王天兆并未被新帝清算。照理来说,无论王天兆参没有参与,他都是叛逆大皇子的外祖,但是如今,王天兆只是被撸掉了大学士的头衔,反而被调任成为户部尚书!而原户部尚书黄芝则成为了已经许久未有人任职的参知政事,这个官职虽然只是和尚书平级,也不如尚书握有实权,但是能够入阁参事,同时可替皇帝代笔拟旨,实际上是内阁大学士的‘实习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