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章 70枪打死70个鬼子(1 / 2)

作品:我的个人抗战|作者:瑶湖居士|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2-28|字数:2789字

夜间急行军,走的全是山路,而且是在大雨中行进,困难相当大。

后来我听说,有不少战士摔下了悬崖,他们为了不暴露目标,坠下山时没有发出一点喊叫!

我不得不对我们光荣伟大的八路军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行军途中,马连长几次来到我们这伙人的队列,帮大家扛东西鼓劲。

根据王营长的命令,马连长安排了两名有经验的战士配合我行动,我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人是今天“俘虏”我们时的那个领头战士。

聊天得知领头战士名叫赵二斗,老家是江西兴国,完整地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陕北会师时他的职务是排长,改编为八路之后暂时担任班长。

另一名战士名叫李赤水,他是在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时参的军,以前他是一个有姓无名的长工叫做李阿四,李指导员给他起名“赤水”。

两名战士一前一后地照应我,我用登山绳把我们三人连在一起。

幸亏我这样做了,否则李赤水就会滑落山崖,事后他一个劲感谢我。

天亮前,部队抵达了目的地,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只知道跟着部队听命令行事。

我们的阵地位于一处山梁,战士们拿着各种工具挖掩体。

我找到马连长,询问能不能让我自行选择单兵掩体的地点。

马连长说,全连的阵地必须在这个山头,所以我的单兵掩体不能脱离全连范围。

我说行的。

我带着赵二斗和李赤水,挑选伏击的位置。

赵二斗和我的判断很接近,我们选择了一处视野不错的地方挖掩体。

我告诉他和李赤水,你俩在这里挖,我去反斜面挖几个掩体。

赵二斗问为什么。

我说一会开打了,鬼子肯定会反击,小炮和掷弹筒会打到山梁上,咱们到时候就躲到反斜面去,鬼子炮弹轰不到,等鬼子重火力消停了,咱们再回山梁揍他们。

赵二斗说,老陈你鬼主意真多。

不到两个小时,全连都挖好了掩体,战士们各就各位,就等小鬼子钻进口袋了。

我从历史上早就知道结局,我军重创了鬼子的这支辎重部队,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我国各路部队的首胜。

虽然这将是一场惨胜,八路军在伤亡人数上很惨重,但是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常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杀伤鬼子,为抗战做一点贡献。我多杀一个鬼子,就会少一个鬼子朝八路军战士开枪。

---------------------------------

昨天我们缴获的一千多发子弹,经过马连长和李指导员的同意,我收了四百发在身上,其余的子弹和11条步枪手枪全部上缴给了马连长。

(修改解释。原稿中,主角收了1千发子弹,总有读者在这处较真,还有一个读者为我计算了子弹重量,1千发是40多斤。我想说,你们就不能往下多看几行嘛,主角把600发子弹分给了赵二斗和李赤水,他们三人每人背着十几斤子弹,不算大事嘛。行吧,既然你们太仔细,那我改文章,主角收400发子弹,其中200发分给两个八路军战士,他们轻轻松松上战场,你们轻轻松松读小说,我轻轻松松写小说)

反正有赵二斗和李赤水替我背子弹,我不担心重。

马连长把2条三八大盖发给了赵二斗和李赤水,还给他俩各配了20发子弹。

我分了200发子弹给他俩。

我问他俩枪法如何。

赵二斗说100大步百发百中,200大步七八成把握,300大步不敢想。李赤水说100大步他的把握是五成。

我说我能有把握300大步百发百中鬼子脑袋。

赵二斗说不信。

我说一会开打了,我如果前5枪证明了自己枪法,那么接下来你俩就替我压子弹,三枝枪全都给我打。

他俩同意。

临近中午,鬼子的先头部队进入我们连阵地下面的山谷。

没看见天空有信号弹,所有人也就不能开枪。

在高处看地形,我知道这里的山谷漫长得很,能把鬼子后面的大队人马也装进去,再加上我知道这场大捷的结局,所以我一点也不着急。

鬼子先头部队过去之后,就是大队的辎重,卡车在前,牲口车在后。

继续放过一段鬼子人马。

直到鬼子殿后的步兵和骑兵也隐隐出现在远处,他们行军路线的两侧山头上也有八路部队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