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1章 40.过山车(1 / 2)

作品:谈个恋爱就出名|作者:周一的芒果|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0-12-24|字数:3108字

周谦温柔的伸手帮忙擦去林婕脸上的水渍,这本来是挺暧昧的一幕。

然而……

如果湿了就不一样了。

“你手上,全是水……”林婕抬起头,有些埋怨的跟周谦说道。

语气带着娇嗔。

“咳咳……”

周谦感觉尴尬死了。

我在干什么?是想摸脸揩油么?

而就在他担心自己做的有些不适合的时候,只觉得自己脸上一冰,就听林婕嘻嘻笑道:

“我给你脸上抹点水,扯平啦!”

周谦这才缓解了些许尴尬,淡定的看着一边的景色。

嗯,很绿。

……

两个人在玩了激流勇进后又玩些佛系项目,速度比较慢,也不需要怎么用力。

如果从学术思想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建立一个美的标准,那个美便会闹出“东施效颦“的陋习。有两则历史故事,浓缩成四句名言,就可说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是“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现在引用它来作为经验哲学的明确写照,说明为人上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与偏爱的趋向。即使是偏重于仁义道德、自由民主,也会被人利用而假冒为善,变为造孽作恶的借口了。

同样地,爱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从历史经验的个人故事来说:

元朝末期的一位大名士--大画家倪云林。他非常爱美好洁。他自己使用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每天都要有两位专人来经管,随时负责擦洗干净。庭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人挑水揩洗干净,因此硬把梧桐树干净死了。有一次,他留一位好朋友在家里住宿,但又怕那个朋友不干净,一夜之间,亲自起来视察三四次。忽然听到朋友在床上咳嗽了一声,于是担心得通宵不能成眠。等到天亮,便叫佣人寻找这位朋友吐的痰在哪里,要清理干净。佣人们找遍了所有地方,也找不出那位先生吐痰的痕迹,又怕他生气骂人,只好找了一片落叶,稍微有点脏的痕迹,拿给他看说找到了。他便立刻闭上眼睛,蒙住鼻子,叫佣人把这片树叶送到三里外去丢掉。

元末起义的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了绢和厚重的金币去,请他画一张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倪瓒(云林名)不能为王门画师。“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弄得士信大怒,怀恨在心。有一天,张士信和一班文人到太湖上游乐,泛舟中流,另外一只小船上传来一股特别的香味。张士信说:“这只船上,必有高人雅士。“立刻靠拢去看个清楚,不料正是倪云林。张士信一见,便叫从人抓他过来,要拔刀杀了他。经大家恳求请免,才大打一顿鞭子了事。倪云林被打得很痛,但却始终一声不吭。后来有人问他:“打得痛了,也应该叫一声。“倪云林便说:“一出声,便太俗了。“

倪云林因为太爱美好洁了,所以对于女色,平常很少接近。这正如清初名士袁枚所说的:“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但有一次,他忽然看中了金陵的一位姓赵的歌姬,就把她约到别墅来留宿。但是,又怕她不清洁,先叫她好好洗个澡。洗完了,上了床,用手从头摸到脚,一边摸,一边闻,始终认为她哪里不干净,要她再洗澡,洗好了又摸又闻,还是认为不干净,要再洗。洗来洗去,天也亮了,他也算了。

上面随便举例来说“美之为美,斯恶矣“的故事。现在再列举一则故事来说明“善之为善,斯不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