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2章(2 / 2)

作品:子夜|作者:茅盾|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2-23|字数:4919字

费小胡子走前一步,轻声地说。吴荪甫耸耸肩膀,过一会儿,他像吐弃了什么似的,笑了笑说道:

“呵!到中秋节么?到那时候,也许我不必提那注钱到上海来了!”

“那么,三先生就怕眼前镇上还有危险吧?刚才为成兄的一番话,也未免过分一点儿——省里当真在抽调得力的军队来围剿。现在省里、县里都请三先生顾全镇上的市面,到底是三先生的家乡,况且收了铺子和厂房,也未必抽得出现款来,三先生还是卖一个面子,等过了中秋再说。宏昌当是烧了,那就又当别论。”

费小胡子看来机会已到,就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说了出来,一对眼睛不住地转动。

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他现在看明白了:家乡的匪祸不但使他损失了五六万,还压住了他的两个五六万,不能抽到手头来应用。他稍稍感到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意了,但一转念,他又以为那是因为远在乡村,而且不是他自己的权力所能完全支配的军队的事,要是他亲手管理的企业,那就向来指挥如意。他的益中信托公司现在已经很有计划地进行,陈君宜的绸厂就要转移到他们的手里,还有许多小工业也将归益中公司去办理。

这么想着的吴荪甫便用爽利果决的口气对费小胡子下了命令:

“晓生,你的话也还不错,我总得对家乡尽点义务。中秋以前,除了宏昌当无法继续营业,其余的厂房和铺子,我就一力维持。可是你得和镇上的那个营长切实办交涉,要他注意四乡的共匪。”

费小胡子恭恭敬敬接连答应了几个“是”,眼睛看在地下。可是他忽又问道:

“那么通源庄上还存着一万多银子,也就留在镇上——”

“留在那里周转自家的几个铺子。放给别家,我可不答应!”

吴荪甫很快地说,对费小胡子摆一摆手,就站了起来,走到杜竹斋跟前去。费小胡子又应了一个“是”,知道自己的事情已完,也打算走了,可是他眼光一瞥,看见吴为成和马景山一边一个夹住了那野马似的曾家驹,仍然直挺挺地站在靠窗的墙边,他猛地记起另一件事,就乘着吴荪甫还没和杜竹斋开始谈话以前,慌慌忙忙跟在吴荪甫背后叫道:

“三先生!还有一点事——”

吴荪甫转过脸来盯了费小胡子一眼,很不耐烦地皱了眉头。

“就是为成兄和景山兄两位,他们打算来给三先生办事的。今天他们跟我住在旅馆里,明天我要回镇去了,他们两位该怎么办,请三先生吩咐。”

费小胡子轻声儿说着,一面偷偷地用眼睛跟吴为成他们两位打招呼,但是两位还没有什么动作,那边杜竹斋忽然打了一个很响的喷嚏,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大家都到上海来找事,可是本来在上海有事的,现在还都打破了饭碗呢!银行界、厂家、大公司里,都为的时局不好,裁员减薪,几千几万裁下来的人都急得走投无路。邮政局招考,只要六十名,投考的就有一千多!内地人不晓得这种情形,只顾往上海钻,我那里也有七八个人等着要事情。”

杜竹斋像睡醒了似的,一面揉着鼻子,一面慢吞吞地说。吴荪甫却不开口,只皱着眉头,狞起了眼睛,打量那新来的两个人。和曾家驹站在一处,这新来的两位似乎中看一些。吴为成的方脸上透露着精明能干的神气,那位马景山也像不是浑人。两个都比曾家驹高明得多,或者这两个尚堪造就——这样的念头,在吴荪甫心里一动。

做一个手势叫这两位过来,吴荪甫就简单地问问他们的学历和办事经验。

费小胡子周旋着杜竹斋,拣这位“姑老爷”爱听的话说了几句,就又转身把待在那里的曾家驹拉到客厅外边轻声儿说道:

“尊夫人要我带口信给你,叫你赶快回家去呢!”

“小马已经跟我说过了,我不回去,我早就托荪甫表兄给我找一个差使。”

“找到了没有呢?你打算做什么事?回头我也好去回复尊夫人。”

“那还没有找定。我是有党证的,我想到什么衙门里去办事!”

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不识好歹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得头痛。

那边小客厅内,此时亦不寂寞。秋律师把手里的一叠文件都纳进了公事皮包去,燃着了一支香烟,伸一个懒腰,回答李玉亭道:

“你看,世界上的事,总是那么大虫吃小虫!尽管像你说的有些银行家和美国人打伙儿想要操纵中国的工业——想把那些老板们变作他们支配下的大头目,可是工厂老板像吴荪甫他们,也在并吞一些更小的厂家。我这皮包里就装着七八个小工厂的运命。明后天我掮着益中信托公司全权代表的名义和那些小厂的老板们接洽,叫他们在我这些合同上签了字,他们的厂就归益中公司管理了,实际上就是吴荪记、孙吉记或者王和记了!——玉亭,我就不大相信美国资本的什么托拉斯那样的话,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美国就把制造品运到中国来销售也够了,何必在乱哄哄的中国弄什么厂?”

“绝不是!绝对不是!老赵跟荪甫的冲突,我是原原本本晓得的!”

李玉亭很有把握地说。秋律师就笑了一笑,用力吸进一口烟,挺起眼看那白垩房顶上精工雕镂的葡萄花纹。李玉亭跟着秋律师的眼光也向上望了一望,然后再看着秋律师的面孔,轻声儿问道:

“一下子就是七八个小厂么?荪甫他们的魄力真不小呀!是一些什么厂呢?”

“什么都有,灯泡厂、热水瓶厂、玻璃厂、橡胶厂、阳伞厂、肥皂厂、赛璐珞厂——规模都不很大。”

“光景都是廉价收盘的吧?”

李玉亭急口地再问。可是秋律师却不肯回答了。虽则李玉亭也是吴府上的熟人,但秋律师认为代当事人守业务上的秘密是当然的,他又洋洋地笑了一笑,就把话支了开去:

“总要没有内乱,厂家才能够发达。”

说了后,秋律师就挟着他的公事皮包走出那小客厅,反手把门仍旧关上。

那门关上时砰的一声,李玉亭听着忽然心里一跳。他看看自己的表,才得五点钟。原来他在这小客厅里不过坐了十分钟光景,可是他已经觉得很长久了,现在只剩了他一人,等候上司传见似的枯坐在这里,便更加感得无聊。他站起来看看墙壁上那幅缂丝的《明妃出塞》图,又踅到窗边望望花园里的树木。停在柏油路上的那辆汽车,他认得是杜竹斋的,于是忽然他更加不安起来了。外边大客厅里有些不认得的人,刚才这里有法律顾问,此刻也走了,杜竹斋的汽车停在园子里,这一切,都不是证明了吴荪甫有重要的事情么?可是他,李玉亭,偶然来的时候不凑巧,却教在这里坐冷板凳,岂不是主人家对于他显然有了戒心?然而李玉亭自问他还是从前的李玉亭,并没有什么改变。就不过在几天前吃了赵伯韬一顿夜饭,那时却没有别的客人,只他和老赵两个,很说了些关联着吴荪甫的话语,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