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87章 筹集灾粮(1 / 2)

作品:情迷底比斯|作者:西南边陲|分类:N次元|更新:2021-03-21|字数:5095字

“既然海啸所具有的杀伤力归根结底其实是水流所具有的杀伤力,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建造堤坝的这种方式,想办法在埃及的海岸线上将它拦截下来,进而避免靠近海岸线的那些地方遭受重大损失呢?”

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如今谈论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下来的海啸,米奴耶在甚至于对这种灾难完全没有任何一丁点前期了解的情况下,就这么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不可能发挥任何作用的防灾减灾提案。

“不,这么做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虽然同样也没有亲眼见过海啸,但是却非常清楚,在深海地区海啸所造成的海浪不过仅仅只有一两米高,但是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海啸造成的海浪却可以高达几十米,因此,杜羽面对着米奴耶的提议才会连想都不想就直接予以否定。

“我们姑且不说海啸在到达岸边的时候,究竟会掀起多高的巨浪,仅仅从我们埃及现如今所拥有的建筑材料来看,想要防御那么巨大的海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不会不清楚埃及现如今用来建造建筑物的泥砖根本就经不起水的浸泡,乌纳斯作为一个和默克多一起在热武器研究基地呆了那么长时间的人,却是亲眼见识过石灰砂浆,并且知道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水性的。

“默克多当初使用过的那种水泥砂浆不是就在干了之后完全不怕水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搭配着这种材料,随后使用大块大块的坚固岩石来建造堤坝呢?”

“不,水泥砂浆什么的虽然不会在干了之后,因为再一次遇到水而直接溶解,但是,这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水的材料,从强度上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

在现如今这个完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根本不需要寄希望于有可能建造出符合标准的大坝,杜羽很快就向面前的几个人解释了,在海啸那样具有滔天威力的巨浪面前,水泥砂浆以及石块什么的,其实和埃及人原本所使用的不防水的土砖,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就算我们当真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并且使用合适的技术建造出完全符合标准的大坝,这个方案带给我们的弊也绝对要大于利。”

“首先,我们需要花费许多许多的人力物力,去建造一个耗时时间相当长的建筑工事。姑且不去考虑埃及是不是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负担得起这么多的人力以及物力,我们首先就必须得想到,在这个建筑工程宣告竣工之前,说不定海啸什么的就直接来了。”

“而假如说事情真的发展成了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不但根本无法拦截这样的惊涛巨浪,我们前期所投入的一切也全部都会打了水漂,进而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一丁点作用。”

“好不容易才建造起来的堤坝,直接就被袭来的海啸摧毁。而假如在这些物质被摧毁的时候,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们还没能够做到及时撤离,那么,所有被征召前去完成这项工作的人,都一定会直接搭上自己的性命。”

“其次,我们接下来要应对的这场灾难仅仅只是一个一次性的东西。姑且不去考虑为一个一次性的东西,搭上那么多的时间还有人力和物力是不是真的值得,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在这样一场灾难过去之后,留下来的堤坝接下来又该怎么进行处理。”

“花了那么大的功夫才好不容易建造出来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拆了。毕竟,哪怕不去论证它是不是有可能会在未来再一次发挥作用的这个问题,我们也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时间并且搭上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去把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给拆除掉。”

“那么,既然不能够拆掉这个工事,我们自然就必须得把它给留着。可是,这样一道强大的堤坝矗立在那个地方,却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给埃及的航海运输带来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置身在那样一道强大堤坝的保护下,埃及的水运肯定会受到非常非常大的影响。而就算完全不去考虑,水运情况的变化会给埃及的经济以及军事领域带去多么大的打击,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是必须得加以考虑的。

“埃及的母亲是尼罗河,因此,无论尼罗河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都有可能借助着日积月累的力量,而在未来直接摧毁完全就是依靠着母亲河的力量,这才得以好不容易繁衍以及发展至今的埃及。”

“所以,如果不希望这样一道巨大的堤坝,给尼罗河的流势造成巨大影响,那么这样一个本来就建造不出来的堤坝,自然就更加不能够被加以建造了。”

有理有据地把自己针对米奴耶将军所提出的防灾减灾措施进行的考虑,有条不紊地说出了口,杜羽很快就用自己的说辞,说服了米奴耶,让他绝对不要再去想这种经过现代人严密的科学评估,进而被完全否定的方案。

在把话说到这里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想起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所使用的海啸预警机制,杜羽在明知道这种科学手段,现如今的埃及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效仿的情况下,只能默不作声地在心中加以感叹。

“地中海上的这样一场大海啸,起因并不是来自于地震。所以,在圣托里尼岛发生坍塌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不可能从震感这个角度察觉到些什么的。”

“并且,就算我们当真能够在触觉层面上感觉到些什么,圣托里尼岛距离埃及本土也不过仅仅只有着几百公里的距离而已。在几百公里这样一个并不算长的距离下,震感的传递以及海啸所拥有的移动速度,事实上差距并不会多大。”

“因此,就算我们能够在陆地上感觉到明显的震感,我们也根本就不可能抢在海啸真的抵达港湾以及码头的时候,在这么小的一个时间差内,逃到足够高并且足够坚固的地方,以此躲避灾难。”

在从赫梯出发向着埃及陆行过来的时候,一路上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杜羽无论再怎么翻来覆去地想,她现如今能够采取的海啸预警措施也仅仅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让米诺斯人观测火山的状况,并且每隔一两天时间,就准确把自己观测到的情况向埃及进行汇报。

“所以,不要去计较之前那些算不上大的恩恩怨怨,为了能够让埃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发展得更好,我们非但完全不能够向米诺斯王国宣战,与此同时还必须得和他们打好关系,以此确保双方之间的消息沟通顺畅才行。”

作为一个出生在和平年代,因此对战争没有任何一丁点好感的人,杜羽就这么借助这天晚上的谈话,让米奴耶彻彻底底打消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米诺斯王国发兵的想法。

而同一时间,地中海的茫茫海面上,密诺亚哪怕根本就不知道埃及已经不会再去计较米诺斯王国在过去的日子里所做的那些缺德事,他也还是依旧按照自己原本就已经做出的决定,在尤塔斯以及阿德拉斯的保护下,千里迢迢地搭乘船只,从米诺斯王国赶了过来。

在当初还生活在现代的时候,曾经不知道多少次地听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一句话,杜羽面对着火山爆发以及海啸来袭这样的重大灾难,自然不可能只凭借自己的事先设想,就做出最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