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五十三章:大结局(1 / 2)

作品:屿戬争锋|作者:萝小卜|分类:N次元|更新:2021-03-16|字数:4089字

说是相信,但在苗疆退兵前,端木耀辉的心始终提着,日日寝食难安,唯恐一觉醒来收到边关告破的八百里战报。

提心吊胆的日子足足过了六日,第七日清晨,一个身披盔甲的士兵快马冲进京城。

“报——苗疆五万大军已从边境撤军!落霞镇安全了!”

“什么!?”朝殿上,端木耀辉激动的走下王座,一把夺过信使手中的战报,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才敢确定一切是真的,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将战报递给一旁伸长了脖子的端木良辰,由他交给群臣传阅。

“竟然是真的!”

“苗疆当真撤兵了。”

“可是怎么会呢?”

……

笼罩朝堂多日的阴云,彻底散去。金碧辉煌的大殿充斥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难以理解的惊讶。

闻言,端木耀辉脸上的喜色不自觉淡了。别人不知道苗疆撤兵的真相,他还不知道吗?

“那小子竟然真的做到了……”他的神色复杂至极,说不清对端木屿是忌惮多一些,还是后悔多一些。

端木良辰耳尖的听见了他的呢喃,下朝后,一路跟着来到御书房,屏退左右,一脸急切的问:“皇兄,这事是不是和端木屿那只狼崽子有关?!”

那夜的谈判,端木耀辉未曾透露给任何人,连作为亲兄弟的端木良辰也被蒙在鼓里。但对兄长的了解,让他在听到那句话时,本能地联想到端木屿头上。

在他再三追问下,端木耀辉终是把那夜的事情说了,端木良辰听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没能回神。

失踪多日的端木屿不仅现了身,还带着灵剑宫宫主一起夜闯深宫,主动向皇兄表态,要用手中的权势,以及边境的安定来换取镇北王府的清白?而皇兄居然就这么信了,甚至还下了道密旨给他!?

端木良辰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揪心的疼痛告诉他,这一切不是梦,而是现实!

他这才反应过来:“您怎么能如此草率就答应了他的条件呢!?难道您就不觉得奇怪,一直安宁的边境,为何会这么巧,端木屿前脚刚被通缉,后脚就发生乱子?更诡异的是,他居然有法子摆平这些难题!臣弟可不相信,这是单纯的巧合。”

即使朝廷和端木屿闹僵的消息传到番邦,他们会做的,应该是派人再三核实这一事实。直到确定,南朝忙于内斗,内乱不止,才会向中原发兵。

而从得到消息到核实,再到军队集结,绝不是三天五天就能搞得定的。

想及此,端木良辰的表情一下子沉了:“臣弟怀疑,边境的乱子和各地的流言一样,都是他端木屿背后搞的鬼!一开始,咱们以为他暗地里有别的势力,但现在看来,也许咱们想岔了。他手里并没有潜藏势力,他的底牌就是灵剑宫宫主殷长戬,他那个姘头!只有那个人有这个本事,能在天罗地网的搜捕中,将端木屿窝藏起来,并利用江湖势力,暗中将我朝境内的情况,告知各国。”

“嗯?江湖势力?”端木耀辉眉心猛地一跳,“说清楚!”

“臣弟这几日一直有在秘查流言的源头,”端木良辰的表情很是严肃:“臣弟查到,江湖上名为七星阁的一个情报组织有份参与其中。”

“你的意思是,七星阁和坊间的流言,还有此次边境敌军集结一事有关系?不对!”端木耀辉突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下子皱紧:“朕记得,残剑山庄地牢关押着的人里,似乎有七星阁的少东家?”

明知少东家落到朝廷手中,七星阁哪来的胆子,敢公然和朝廷作对?就不怕他一怒之下,处置了那人么?除非……

端木耀辉脸色骤然一变:“速派人去残剑山庄!”

端木良辰摇摇头:“臣弟得知此事后,和您的反应一样。虽然洛残云近日无事上报,但保险起见,臣弟还是命人专程跑了趟残剑山庄。你猜怎么着?”不等端木耀辉说话,他自顾自道:“山庄已经变成了废墟!地牢里关着的江湖人全都跑了!”

“什么?!”端木良辰惊得从龙椅上站起来:“跑了?这么大的事洛残云为何不报!”

怪不得端木屿有底气闯进皇宫和自己谈判,更是在谈判后,迅速解决了苗疆的问题,丝毫不怕,危机解除,自己会反悔。

原来他手里还捏着这么大一块筹码!

哪怕自己事后想要反悔,也要掂量掂量和他撕破脸的后果!他虽不再是镇北军统帅,但在军中,威信仍在,而他即使失了势,也有搅乱天下的能耐,更有轻易化解乱局的本事。更别说,江湖第一势力灵剑宫就站在他背后,那些重获自由的江湖各派,就算对他仍有芥蒂,可看在灵剑宫的面子上,也不敢说什么。而这份愤怒和委屈,会被他们全数转移到朝廷头上。

这时候,如果灵剑宫高举反旗,那后果……

端木耀辉打了个寒颤,心中不禁有些庆幸,端木屿没有要和自己为敌的想法。

想到这样的人,日后将退出朝堂,再也无法在朝野兴风作浪,他不由得长松一口气。

“臣弟已命人把洛残云抓起来,要杀要剐全凭皇兄一句话。”端木良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但端木屿那边……”

端木耀辉打断他:“就按朕和他说好的去办。”

端木良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多,天子的决定仍旧没有任何改变。

“皇兄!”他不甘心的唤道。

“朕心意已决,无需多言,”端木耀辉罢罢手:“去办吧。”

“……是!”

数日后,北境传来捷报,在五万镇北军的支援下,边关不仅守住了,还发起了数次反扑,敌国兵败如山倒,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不到一半,无法再战,只能狼狈地退回本国,并向南朝递上了和谈书。

而随着捷报一起传到京城的,还有另一则消息。

失踪多日的镇北王端木屿,随镇北军一道出现在北境,又一次披挂上阵,亲自斩下了敌军统帅的首级,为此次的大胜奠定了根基,但他也在血战中,身中数刀,军医救治多日,仍旧没能挽回他的性命。

百姓还没从镇北王重现边关的消息中回神,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

大胜的喜悦,也因此笼罩上一层灰白的阴霾。

大军班师回朝,带回的还有镇北王的棺椁。棺椁进城那天,京城万人空巷,无数百姓站在街头,沉默地目送着那具黑色的棺椁,被满身缟素的将士们抬着,去往皇宫。

人群中,有哭泣声响起。起初只是很小的啜泣,慢慢的,汇聚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