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18 章(1 / 2)

作品:非常规好莱坞生活|作者:东北喵|分类:现代言情|更新:2021-02-06|字数:9138字

“基茨导演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很多人说她脾气好, 不发火,水平高, 作品要么就是商业大爆,要么就是能够拿到奖项, 所以无论是演员还是技术人员都喜欢跟合作。而近距离接触的话,你会发现她其实有时候很有恶趣味,是个很可爱的人。”《面纱》上映之后剧组的一位中方制片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这个恶趣味是指的什么?能仔细的说说么?”记者来了兴趣。

这部电影是首部走官方渠道的合拍电影, 演员里面不但有好莱坞大咖,还有港岛的天皇巨星跟内地的大明星,非常具有爆点, 完全值得深入挖掘。

“在对待难搞的演员上面吧。你看爱德华·诺顿, 他看起来是那种很温和的类型, 可是在电影上面却非常固执, 有一种很执拗的感觉, 这点大多数体现在他跟导演在电影人物诠释上面的意见分歧。但基茨导演却从来都不会跟他板着脸辩论, 反而是一直笑眯眯的。剧组的另一位男演员你们知道的, 出了名认真的陈老师, 他跟诺顿的对手戏非常多, 两个人一上戏就会呈现出一种火星撞地球的感觉,算的上是火花四溅了, 有时候演着演着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制片人先生说的略含蓄。

那哪是吵啊, 简直是陈先生单方面教诺顿怎么做人好吗?

各种碾压毫无悬念!

“这个时候基茨导演一般都是站在陈老师那边, 两个人一个笑眯眯的, 一个一脸严肃认真,说着说着大家就发现诺顿败退了。然后这个过程就这么一直循环着,到了陈老师的戏份结束之后这种情况才没有再次出现。但是你要知道,梅潭府的戏份是全片的主体,整部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基茨导演又对中国文化非常精通......”制片做了个你明白的表情。

记者了然,就是说男主角基本上一直被导演联合起男配角一起怼是吧?

而且还是那种有理有据的怼。怪不得制片人会说莉亚·基茨有时候真是恶趣味,用中国文化去怼一个西方人士,即使对方再怎么高材生也没用啊,这根本就是水土不服的问题吧?诺顿也是够惨。不过不作不死,他要是不总是折腾导演跟别人,其他人也不会联合起来怼他。想到了拍摄间隙那些各种传出来的新闻,记者觉得好莱坞的演员还真是有个性,居然敢对导演指手画脚,厉害!

“接下来这段我说一下,你知道就行,不要全部写上去。”停顿了一下之后,制片人先生想了想之后对已经合作了很多次的记者说。

现在正处在国内的电影改革时期,大家都很迷茫,他们需要一些清醒的认知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崇拜一些事情。

“您放心,这点分寸我有。”记者点点头。

左右不过是一些春秋笔法之类的,能看明白的当然不用他们说的太明白,看不明白的,也别指望对方有什么觉悟。

“《面纱》这部电影,在好莱坞算是中小投资的艺术电影,这类片子通常不会像《碟中谍3》这种商业大片一样大规模上映,而是在一些艺术院线里面进行长线上映。在这方面国外做的还是比我们要好,这种艺术电影如果反响好的话,上映时间拖个一年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主要想说的是关于电影的制片跟发行方面的问题。”制片人沉吟了一下说。

“实际上这部电影在拍摄当中爱德华·诺顿应该是受到了三方面的夹击,一方面是中西文化上面的冲突让他跟和自己演对手戏的陈老师经常产生一些偏差跟争执,另一方面是他跟导演兼制片人莉亚·基茨和另一个投资商梅根·埃里森之间的分歧.....”

“说起投资商,我记得当初宣传电影的时候这部电影的标语是投资两亿人民币,内地跟好莱坞各占一半?”记者忍不住插进去了一句话。

“对,这正是我要说的问题。”制片人点点头。

“实际上当然没有那么多,这片子的总投资是两千两百万美元,好莱坞那边投了一千二百万,我们这边投了一千万,但是电影宣传嘛,夸张点儿也是正常的,将近一亿八千万人民币的投资,不少了,仅次于章导演的《英雄》的三千万美金。那这么大的投资当然要收回成本,否则的话就是一个巨额的亏损,所以当初在谈判后续收益的时候双方很是进行了一番的拉锯战,大家都想要赚钱不亏本,那么协商就是很必要的事情了。”制片人喝了一口水说。

“你知道亚洲这边的票房大仓是日本吧?”他问记者。

记者点了点头。

“其实当初谈判的时候我们这边是想要连日本一起拿下的,但最终好莱坞那边说服了我们。因为他们那边也要寻找合适的发行商,不像是我们这边发行跟制作都能够一起解决。此外《面纱》这部电影应该会在好莱坞的颁奖季上映,他们有心向奥斯卡冲击一下,国内的观众可能不是很了解,大家都只知道奥斯卡,但是却不知道冲击奥斯卡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还花的不少......”制片人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着该怎么继续下去。

“这么算下来的话他们砸在奖项上面的数目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宣发,这部艺术片真的很难保证不赔本,所以在拉锯战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我们这边还是让步了。”制片人叹息了一声。

他当然知道对方没有说谎,但是也没把事情说全,这片子的北美方面投资已经降到了一千二百万,那边的发行机制其实很成熟,当然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赔钱。可是看透不代表说透,好莱坞那边言语含糊其辞,中方这边也没有全说实话。双方都没赔钱,但是赚多赚少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尤其是内地这边,最主要的不是赚多少,而是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少,以后还能不能继续以这种形式继续跟好莱坞那边合作下去。《面纱》这部电影,算是千金买马骨吧,属于一种不完全的政治任务。

国人向来崇尚走出去,好莱坞大导演来到中国拍片,还拍的政治取向非常正确,这就很不容易了。莉亚·基茨这个年轻人很有前途,目前为止的四部电影每部都没有失手过,而且她本人的身份也注定了在好莱坞的路途要比别人好走很多。制片人先生摩挲着手上的戒指,想到了他们这边的调查结果,好莱坞的犹太人,还是这么年轻有才华的一个犹太人,未来不可估量啊。

他们现在正在跟斯皮尔伯格谈关于奥运会的事情,如果能够打开局面的话,争取到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导演站在他们这边好处要比一部电影赚的钱多得多,这么一比较下来,这点小钱其实不算是什么。有些时候,政治上面的考量还是有必要的。

......

“我总感觉这片子的宣传攻势好像有点儿不对头,这也太凶猛了吧?”爱德华·诺顿拎着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报纸一脸疑惑。

好不容易拍完了梅潭府的戏份,他终于能够摆脱陈那个噩梦一般的对手戏演员,所以也就有了心情出来跟大家一起喝下午茶。手里面的这份报纸就是在餐厅的架子上面看到的。

他虽然对中国不至于了解到跟中国人差不多,但有些事情也不是不知道的,一些影响力大的报纸是有英文版的,看着上面那些吹捧的话语,即使是他这种向来对自己非常自信的人都有些脸红,这真的是太不正常了。

“当然是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啊!”露西安一脸深沉的回答。

她上辈子虽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却能确定那时候的宣传力度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大。没有什么别的原因,看剧本就知道了,再怎么想要走出去,这边也不可能把一部描写了中国百姓有多么愚昧的电影给捧上天。撑死了这边象征性的投点儿钱,或者是以提供拍摄场地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像是现在这么大力宣传,到处都有报纸跟新闻时不时的提上一句简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不要表现你的幽默感了,尤其是冷幽默。”诺顿抽了抽嘴角,脑袋上面挂下两条黑线。

自从来到了中国之后他眼前的这位导演女士就好像打开了一扇什么奇怪的大门,把自己放飞的都没影子了!动不动就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语,让人完全听不懂其中的意思,但偏偏那些中方的工作人员们还笑而不语的一脸我明白的意思,这简直让人抓狂极了!

现在看到这些电影预热的新闻也是这样,即使他政治再不敏感也知道跟西方世界合拍电影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所以这到底是在搞什么鬼?

“宣传力度大不是好事吗?”露西安没有回答诺顿的话,反问了一句。

你管那么多干嘛?电影未映先热时间好事,至少把高知名度给打开了,到时候在票房上面会好看一些。要不然头一次合作就让人赔钱,以后还怎么继续合作?至于那些政治方面的原因,对方既然不提那你就当不知道不就行了?人生活那么明白干嘛?难得糊涂啊亲!

露西安向来不喜欢参合关于政治方面的事情,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脑细胞,对于揣摩人心这种事情她半点儿兴趣全无。而且家里面也不要求她在这方面发展,所以她一直乐的轻松,现在也是这样,她完全没有想要投身到政界中的想法。

“是好事,但是很莫名其妙。”诺顿沉默了一下说。

他其实心里面隐隐约约的有种感觉这应该不仅仅是因为电影的原因,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可惜的是,他对中国政治了解的更多的是很久以前的历史,而且相比较政治他更热爱环保,即使有猜测也猜测不到对方真正的目的上面。

倒是梅根慢吞吞的说了一句话,让他若有所思。

“可能是因为我们这部电影有得奖相吧?”梅根说的一脸淡定。

之前在跟中方谈条件的时候就有说过这片子会向奥斯卡冲击,没道理这边不利用一下,所以才会开始用这种软文进行前期宣传吧?

“另外大卫那边已经跟焦点影业谈好了发行事项,我准备这两天回去一趟签订合约,这边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她接着说了一句。

大卫那边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在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果断的选择了环球旗下的子公司焦点影业来发行《面纱》,还谈下来了一个不错的合同,梅根作为投资人,这次回去就是要带着律师签合同的。

诺顿:赶紧走!

他真是受够了在剧组里面被三个人一起怼的日子!中国陈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戏份离开了剧组,现在连梅根也离开了剧组简直太棒了好吗!一下子就少了两个糟心人士,他觉得晚上睡觉都能睡好了。

“所以如果电影上映之后的反响好的话你今年颁奖季就要配合发行公司的宣传。”说完之后梅根冷飕飕的笑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前期筹备时间造成的后遗症,她现在一看到诺顿就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想要怼一怼,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这种思想怎么办?

所以即使明知道这人对奖项没有什么欲望依然顺手往他身上捅了一刀。闲着也是闲着,不给诺顿找点儿不自在多无聊啊!

“合同内的宣传事项我会参加的。”诺顿面无表情的怼了回去。

就跟梅根总是看他不顺眼一样,诺顿也觉得这姑娘简直就是自己的的天敌,太能给他添堵了,说话句句都戳人心窝子,还蛮不讲理,都快跟他一样烦了!

嗯,诺顿先生对自己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对于自己的在制片人跟导演那个圈子里面的恶名有相当的了解。

但不管怎么样,在电影收尾的日子里面他的日子是好过了不少,头上三座大山一下子就少了两座瞬间就让他的压力大减。而鉴于跟露西安相处的这段时间认识到对方的笑面虎本质,后期的拍摄这位居然没有搞出什么幺蛾子来,或者应该是说他的脾气都已经被三个人给轮流磨光了。

就这样,《面纱》没有再起什么波澜,顺顺利利的结束了拍摄,剧组从亚洲飞回了欧洲。可喜可贺

“回来的刚刚好,正好赶上了《碟中谍3》付给你的一部分后期分红。”刚回到北美,露西安就接到了经纪人的好消息。

当初在拍摄《Flyboys》第一部的时候露西安只拿到了不到二十万的片酬,这个数字还是她兼职了制片人、导演跟编剧三个职务才拿到手的。而这个数字对于一个第一次导演线上电影的新人来说已经不低了,当然,电影大爆之后大卫给她封了一个大红包。而到了《Flyboys》的第二部,她的片酬一下子就从原来的不到二十万变成了六百万,整整涨了三十倍不说,还有票房跟后续的分成,甚至连天空之舞的股份都拿到手了一些,身价可以说是暴增。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给投资人带来了巨额的收益。

好莱坞的记忆时间很短,短到了没人会在乎你过去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造就了什么样的辉煌,制片公司只会考虑你最近的三部作品,赚了飞升,赔了出局,一切都按照好莱坞的规矩来。而很显然的,露西安被划到了赚了飞升的那一栏里面。

接拍《碟中谍3》的时候,因为当时的《Flyboys》续集还没有上映,《碟中谍3》也不是《Flyboys》系列这个她做熟了的系列,露西安的票房保持度有着不确定性又是一位女性导演,所以她在这部电影中拿到的片酬只有三百万而已,刚刚好符合一般的小成本制作单片电影片酬的数值,这还是看在她有一部大爆电影的面子上面。

而她的经纪人理查德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对派拉蒙的的苛刻合同提出了异议,将这份合同变成了一份阶梯式分成的合同。

当然,他提出的要求不高,如果《碟中谍3》的全球票房超过六亿,那么露西安将会得到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一的数字作为奖励。这个数字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拉锯战之后得到了派拉蒙的通过。原因也很简单,理查德·拉夫特提出的要求其实是在合理范畴之内的。

汤姆·克鲁斯的前两部《碟中谍》系列,第一部的全球票房是四亿五千万多一些,第二部的的票房是五亿四千万多一些。按照系列片的推测,再算上通货膨胀跟市场份额的扩大,考虑到暑期档的其他因素跟电影本身的受众,《碟中谍3》达到六亿只能说是有可能,更大的可能性是停留在五亿多不到六亿。而即使是这个数字达到了六亿也基本上是属于北美跟海外对半分的状况,或许海外还要多于北美。理查德在这上面很聪明,没有狮子大开口的提出什么不切实际的合同,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一而已,也就是三百多万,如果票房确实能够到达合同上面的数额的话,加上之前的那三百万片酬也是很划算的,因为这就是一个好的动作片导演的片酬略低。

这是第一条补充协议,第二条补充协议就比较有意思了,如果《碟中谍3》的全球票房超过九亿美元的话,那么露西安将会自动获取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五。

这一条协议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谈判就被写进了合同里面。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派拉蒙认为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任务,难道莉亚·基茨拍摄‘不可能任务’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能够完成不可能任务的人了吗?

别搞笑了!

看看暑期大片的排片就知道,一堆的大片都堵在哪里摩拳擦掌呢!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暑期档有两部重磅作品要上映,一部是斯皮尔伯格跟汤姆·克鲁斯强强联合的《世界大战》,另一部就是只要一出现基本就属于无敌的‘星球大战前传’系列的终结篇。市场的消化力度是有限的,在这两部电影的压制下,联系两部前作的票房情况,这片子能达到六亿就算是电影的成功了,七亿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八亿大家想都没想过,而九亿?这个简直就是小女孩儿对于自己不受重视的一种抱怨,想钱想疯了吧?

所以最终的合同就在派拉蒙高管看傻子的眼光中定了下来。

但特么的谁能想到这片子最后居然真的超过了九亿?那数字都冲着十亿去了,简直惊掉一群人的眼球!

于是现在就轮到了理查德喜气洋洋的笑容。

露西安赚的多就代表着他也赚的多啊,那可是九亿多美元的百分之五,当初也只是不甘心的想要恶心一下派拉蒙的那帮小气鬼,谁知道结果居然会这么好?莉亚简直就是他的幸运星!

“我还以为派拉蒙会把这笔账拖上一段时间。”露西安有些惊讶。

毕竟派拉蒙最近对她的态度可不算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