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09 章(1 / 2)

作品:非常规好莱坞生活|作者:东北喵|分类:现代言情|更新:2021-02-06|字数:7325字

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说在红毯上面大家还维持着表面的风度的话, 那么在私底下对电影进行票选的时候,这些人之间就有些互不相让了。

能被请来当评委的人基本上都是各种行业的佼佼者, 即使是在主流行业中不是非常有名气但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也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这些人也有着自己的骄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推自己看好的电影上位气氛就很热烈了。

其他的一些边缘性的小奖项还好,但是涉及到那些重要的诸如金熊奖跟导演和演员的银熊奖之类的大家争夺的就比较厉害。

鉴于欧洲三大的参展电影基本上都是走的文艺路线而非商业路线和好莱坞跟欧洲的天然隔阂,所以一般来说, 能够入围这些欧洲奖项的也大多都是欧洲的演员跟导演,好莱坞人士很少,即使是有也都是一些常年混迹在独立电影界的人物, 就比如说这次的其中一个评委, 马修·巴尼。

这位来自美国的导演是个先锋艺术家, 也就是说他的电影是偏向于实验性质的, 这种电影很难登上主流院线, 甚至是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院线也很少会放映这种太过前卫的作品, 想要看他的电影最好的选择是各种艺术展览会。

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让人迷茫疑惑, 但如果联系到他的妻子, 冰岛的歌手比约克的话, 那么大概就能理解了,艺术家只有艺术家才能理解, 普通的凡夫俗子还是仰望就好, 理解太深了容易出事。

“《冬天》很好, 很有现实意义, 而且这部电影来自伊朗,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我看不出来《肥皂》比它好的地方。”马修·巴尼毫不客气的对提出了《肥皂》应该拿到最高奖项的玛琳·格里斯,一位荷兰的女导演。

“我也看不出来《冬天》有什么好,对于伊朗的电影它算是不错,但对于别的电影来说它算不了什么,而且所谓的突破难道就是男人的对女人的歧视吗?”玛琳冷笑。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最讨厌的就是巴尼这种人,他们骨子里面带着对女性的看不起,这种看不起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现在连电影也要插一脚,简直是神烦。

还有他提出的那部电影都是什么鬼?如果说在这届电影节上还有什么电影比《冬天》还要讨厌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基本粒子》了,果然男导演真的是一种毫不靠谱的生物,制作出来的电影即使是再怎么努力掩饰也带着一股男权色彩!而那种混乱的电影内容居然还有很多人欣赏,真是让她的感觉十分不好。

玛琳对这种情况感到一种厌倦,就因为是女人,所以她们这些女导演就总得要被这些男人压制吗?她是这样,克莉丝(《肥皂》导演)也是这样,这些人难道就不能公平一点儿的看待这些作品吗?她冷冷的注视着巴尼,感觉这男人真是讨厌极了。

而被她瞪着的巴尼也一脸冷笑,别以为他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玛琳·格里斯跟克莉丝·唐森是好友又不是什么秘密,捧闺蜜上位的心思简直太明显!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是柏林电影节不是戛纳电影节,没必要把获奖作品搞得那么苦大仇深的,放轻松。”本届评委会主席夏洛特·兰普林安抚着两个都快要成为了斗鸡的人。

虽然同为欧洲人士,但大多数时候英伦三岛是被独立划分在欧洲之外的,比起欧洲,这个国家更加接近好莱坞,毕竟都是同一个语种,文化思想什么的更加接近一些。所以她很是不理解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到底是怎么来的,即使她演了不少的文艺电影。

“确实,这里不是戛纳,我们没必要把电影当成一种宣泄负面心情的手段,与其单独看一种东西,或许我们应该从电影的整体上来评价一部电影,情感或许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有情感的话那么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呢?那样只不过是电影的倒退而已。”好莱坞的制片人弗莱德·鲁斯圆滑的说。

所以说他真的是不喜欢跟欧洲的电影人打交道,这帮人似乎是在长时间给别人洗脑的情况下把自己也给洗脑了,经常分不清现实。

虽然说情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中很重要的东西,但如果光有情感没有技巧的话那么电影就只是一个毛坯而已,太过粗糙的东西还能叫做什么艺术品?而且所谓的情感也有待商榷,乱七八糟的剪辑跟无谓的镜头有时候根本就让人无法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不是跳跃式剪辑跟神神叨叨的语言就能将一部电影捧上艺术品的宝座的!

“我倒是觉得《郁金香之恋》跟《格巴维察》不错,同为反映了战争时期情感的电影,这两部片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战争对人的影响,两个导演在镜头跟画面上都很有思想,电影也很有感染力。”打完圆场之后,弗莱德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位先生不愧是在好莱坞常年跟各方人士打交道的的老狐狸,没有单独的拎出来《郁金香之恋》当靶子,而是把另一部很受评委看好的电影同样摆了出来吸引火力。这里毕竟是德国,主场战争的话还是要照顾一下东道主的。

“别把你好莱坞的那一套放到这里来,我们都知道《郁金香之恋》根本就不是纯粹的艺术电影,它太商业化了。”马修·巴尼皱着眉头反驳弗莱德。

作为先锋艺术家,他向来很看不上那些在商业电影里面堕落的家伙。即使弗莱德成功的监制了《迷失东京》又怎么样呢?那不过是老科波拉为了捧自己的女儿上位而搞出来的东西而已,谁都知道那份得到了奥斯卡小金人的剧本里面不可能没有他的手笔,而说到底,《迷失东京》也只是一部媚俗的讨好奥斯卡的电影,跟真正的艺术根本就是两回事。

“但是我觉得《郁金香之恋》不错,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角色的完成度都很高,意境也很美,既然我们想要跟戛纳区分开那就干脆的区分的彻底一些好了,有时候没那么痛苦的片子其实不比那些痛苦的电影差。”一直没有说话的印度导演亚什·绍普拉说。

这次入围的电影里面又没有他们印度的作品,那么就无所谓哪部电影得到最终的大奖了,只要质量合格,他不介意为《郁金香之恋》说几句好话,毕竟大卫·埃里森是个有钱人,对电影的投资从不手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向他寻求投资的时候呢?

“没错,那片子不错,导演方面暂且不说,女主角的表演非常有层次,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并且在跨越国别的爱情中挣扎的心态表现的很好,我觉得她完全值得一座银熊。”阿明·米勒·斯塔尔对绍普拉的意见表示赞同。

德国的电影工业衰弱是不争的事实,演员想要在这方面有大的的发展的话就只能去更广阔地方奋斗,比如好莱坞。他倒不见得想要去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但是有后辈在那里发展的不错也是一件好事,克尔斯滕·邓斯特虽然现在拿的是美国国籍,但她的父亲可是德国人,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好莱坞发展,对他们的同胞也有好处。

到了斯塔尔这个地步,名誉奖项什么的已经不是很在意了,推动本国的电影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再不行的话能够让国内的年轻人走出去不错。桑德拉·惠勒(《安魂曲》女主角)是不错,但也仅此而已了,跟邓斯特的那种完全投入了自己的表演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儿,而且她再怎么拼搏事业也无法走出本国,如果真的要选择一个人的话他宁愿选择在好莱坞发展的不错的邓斯特,给这个年轻的姑娘增加一点儿光辉。

同样如此的是《郁金香之恋》的男主角,迈克尔·法斯宾德。斯塔尔有些惋惜,这个年轻人的表演很能够打动人心,但还是略过青涩,跟莫里兹·布雷多(《基本粒子》男主角)没办法相比,否则的话他倒是挺愿意推动他上位的,毕竟跟邓斯特的美国国籍比起来,法斯宾德可是爱尔兰跟德国双重国籍,更加具有代表性。

一直沉默不语的詹努兹·卡明斯基环视了一眼在场的几个或不屑或思考的评委,依然没有说话。从他的专业角度来看,入围的所有电影里面当然是《郁金香之恋》最合他的胃口,那种运景跟镜头转换十分的有特色,画面干净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摄影方式其实是跟他有几分相似的,让他来选肯定是选择这部电影。

不过现在看来,结果大概要由投票来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啊。

倒是来自韩国的李英爱,看了看周围的一圈儿评委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或许我们也该把眼光放到亚洲,来自香港的彭制作的《伊莎贝拉》非常有深度,也很有人文意义,电影的女主角的表现也很让人惊艳.....”她慢慢的阐述着自己的意见。

被一群欧美人士包围的滋味儿可不太好,这让她有一种孤身奋战的感觉,与其选择那些莫名其妙的欧洲电影,她宁可选择这部同样来自亚洲的作品,至少电影里面的那种暧昧跟温暖很打动她,片子也没别的电影那么痛苦无奈。

这边的评委们在争执着为自己看好的电影上位而互相攻击,那边的露西安倒是很放松,甚至放松到了去看了好几场同样入围的电影。可惜,她的口味很大众,电影节展映的片子真的是不怎么让她看的进去。

“莉亚?”从《卡波特》的放映厅中走出来,露西安听到了一个耳熟的声音。

“希斯?”她有些惊讶,这家伙现在不是应该忙着奥斯卡的公关吗?怎么有时间出现在这里?

“我来为《糖果》宣传,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最近怎么样?”希斯·莱杰从不远处的地方走了过来。

两个人早在几年前就认识了,当时希斯是冲着《Flyboys》中的大反派去的,可惜这个角色最终被麦德斯·米克尔森拿走了,而且对方还凭借这个有深度的角色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后来的《郁金香之恋》他想要那个男主角,但是却被告知了男主角已经内定,女朋友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试镜也被对方给否定了;前不久又在前女友娜奥米·沃茨的私人宴会上面见到了这位女士,这种感觉真是略微妙。

不过他本人对这个漂亮的女导演还是很欣赏的,对方的作品虽然更加偏向商业化,但却不是那种毫无内涵的爆米花,是属于难得的有脑子的导演。

“还不错,每天为了作业跟电影而忙碌。还没恭喜你,玛蒂尔达很漂亮。”露西安唇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对于这种在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而不断的在这条路上前进的人她还是很尊重的,可惜他的气质是真的不怎么符合《郁金香之恋》,否则的话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谢谢,这是我生命中的小天使。”希斯有些羞涩的笑了起来。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他跟米歇尔的女儿诞生,似乎让这个浪子有了一种奇特的归属感。

“我正打算看《郁金香之恋》。”叙旧之后,希斯说起了正题。

身为一个被拒绝了的演员,他还是挺想知道自己跟迈克尔·法斯宾德的差距在哪里的,为什么导演会选择对方而不是自己。

“.....你可真是执着。”露西安有些无语。

这位的性格可真是够执拗的了。自从《郁金香之恋》当初放出风声,他就直接通过了经纪人找到了她这里,即使是被婉拒了也一直没有放弃,对角色的坚持程度真是少有。没想到现在都到了柏林了,这家伙还是这么固执。看着对方那一脸诚挚的邀请,露西安真心觉得她露面的不是时候。

“演技这种东西见仁见智吧,一千个人眼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里面就有一千个标准。我无法评价你跟迈克尔演技的上下,只能说你跟角色的气质不太符合。”露西安想了想之后说。

导演选角色的时候其实是很重视眼缘这种东西的,有时候当一个导演看到一个演员的瞬间就会知道对方是自己想要的人选,她也是一样。从电影的剧本定稿之后她的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人选就是迈克尔·法斯宾德,对方不能参演她才会考虑别的演员。而现在,她觉得如果不把话说明白的话这位先生大概就真都要拉着她进《郁金香之恋》的展厅去重温一遍电影了。天知道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她都看了多少遍这片子了,再看下去她感觉自己真是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