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94 章(1 / 2)

作品:非常规好莱坞生活|作者:东北喵|分类:现代言情|更新:2021-02-06|字数:8450字

“坚持住了整部影片都没有哭的我最终还是在结尾被导演给了重重一击。当莫里康内的‘chimai’在片尾响起的时候, 我突然之间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正如《阴谋的代价》中所表现出的浓重宿命感跟命运的无可奈何一样,伊森·亨特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强大的特工, 曾经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完成无数的不可能任务, 可是却没办法拯救自己挚爱的妻子.....失去了伊芙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那个他曾经厌倦了想要逃离的职业,因为那个让他放弃了这项危险的工作的人已经永远的沉睡在了地下.....这或许就是一个注定的轮回.....他始终是孤单的,没有人能陪伴他走过悲伤的人生, 这个悲情的男人最终只能独自前行......《碟中谍3》葬送的不仅仅是一段美丽的爱情,还是一个男人生命中最后的希望......”这段来自于影评人拉斯卡纳·兰度的评语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钢琴跟小提琴的合奏在片尾响起的时候,伊森正骑在摩托车上在没有人烟的公路上行驶, 他的头发已经留长, 迎着吹过发间的风, 从婚礼到共舞到他去跟警察领走伊芙的身体再到埋葬自己的挚爱等一幕幕的场景在伊森的眼中闪过。明明是很平静的回忆场景, 剪辑方面也没有故弄玄虚搞出来什么凌厉的手法, 但就是能够让人鼻子一酸, 忍不住流泪。

跟电影之前的那种痛彻心扉不同, 这是一种怅然而又无奈的心酸感, 那种淡淡的, 却无比酸涩的感觉充斥在人的眼睛中,让人完全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留下眼泪。

“OK , 我今天就飞荷兰。”结束了跟搭档的通话之后, 伊森将手中的玫瑰放到了伊芙的墓前, 轻轻的在她微笑着的照片上面印下轻吻, “回来我给你带郁金香。”

说完之后他从夹克口袋里面掏出墨镜,遮住了眼睛重新成为那个冷酷的特工,离开了墓地。

电影在摩托车逐渐远离的影像中慢慢暗了下来,出现了结尾的字幕。

“呜——”有女性观众们已经完全没办法控制自己大哭了出来。

伊森为什么这么惨?还有伊芙,那么善良而又甜蜜的姑娘就这样惨死在恶魔的手中,上帝为何如此不公?

正如挺过了整场电影都没有掉眼泪的兰度先生所说,最后的那曲‘chimai’的基调实在是跟伊森太合。孤独,怅然,无奈,悲伤,明明是悠扬而又舒缓的曲调,却偏偏渲染出了一股萧瑟的哀愁。

相对于强烈的感情冲击,这种无形的攻击更为致命,只能说大师不愧是大师,做出的曲子就是有一种能够感染人的能力,而这位大师又遇上了露西安这种向来喜欢直接向人心进攻的导演结果就不仅仅是1+1 =2了,效果直接比拟效用最大的催.泪.弹,直接炸的观众们前仰后翻,整个人都不太好。

“我承认这部电影的动作戏很棒,尤其是那段在直升机上面战斗的戏份,真是精彩极了,恐怕几年之内都没有能够超越这一幕的电影,但《碟中谍3》最精彩的还是其中的感情戏。”喝了一口咖啡,大卫·芬奇对着坐在他对面的布拉德·皮特说。

身为一个被汤姆·克鲁斯给炒掉的导演,他虽然不至于因为跟对方的分歧有什么怨言,但对于最终被一个小女孩儿取代这种事情还是会感到一丝丝的不自在,所以他当然是去看了那部电影,也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不不不,别否认,当然是感情戏,或许这部电影中被无限压缩戏份的女主角会让人误会这是一部纯粹的动作片,但实际上,电影的主题已经表明了它的性质,这就是一个男人为了挚爱可以不要命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在诉说着伊森·亨特多么的爱自己的妻子,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伊芙,甚至在看完了电影之后还有无数的女性影迷们认为伊森是最好的丈夫人选,那么说它最精彩的是感情戏有错吗?”大卫·芬奇摇头打断了皮特想要说出口的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布拉德·皮特大概是这位导演先生的真爱了,基本上他所有最出彩的电影都是出自于大卫·芬奇之手,在他的镜头中,皮特总能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表现出自己的魅力。两人的友情维持了这么多年已经足够他了解布拉德·皮特在担心些什么,《史密斯夫妇》即将上映,他这个男主角情绪不稳定很正常。虽然出于好莱坞大制片场之间的默契,《碟中谍3》跟《史密斯夫妇》没有赶在同期上映,但是两者相差的时间也不够远,前者六月末上映,后者七月初上映,只间隔了一个礼拜而已。现在《碟中谍3》的票房几乎是呈现出了一种怪兽般的碾压状态在北美市场上面横冲直撞的进行收割,这不能不让皮特担心。

尤其是在两者都主打动作,主题还是情感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惨烈的撞击,要么两者的票房都爆了,要么就是双方势均力敌两败俱伤。可惜,后者不太可能,因为《碟中谍3》实在是爆的的太猛了,猛的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

如果说好莱坞的电影档期也有大年的话,那么今年的暑期档无疑当之无愧的能够被冠上这个名号。

因为国民IP‘星球大战前传’系列最后的一部《西斯的复仇》就定在今年的暑期档上映的关系,从四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电影为了避开这只吞金巨兽而纷纷提档到四月末或者是五月初——即使《克.隆人的进攻》口碑再怎么糟糕,但这毕竟是‘星球大战’而且还是收官之作,想要再看下一部的话或许就要等到十年或者是二十年后了,冲着这一点,这部电影的票房就不会低,没准儿还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记录也说不定。

事实也证明这些公司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西斯的复仇》这部神片一上映就以一种碾压的趋势在暑期档扫出一条坦途大道。首映当天立刻刷新了四项票房纪录:午夜首映票房(原纪录保持者为《魔戒:王者归来》,800万),首映日总票房(原纪录保持者为《蜘蛛侠2》,4040万),单日票房(原纪录保持者为《怪物史莱克2》,4480万),星期四票房(原纪录保持者为《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3750万)。这种如泥石流一般的成绩任谁也扛不住啊,真要是正面杠上估计死了都溅不起丝毫的水花出来。

不提那些扑掉的如《天国王朝》跟《撒哈拉》这些史诗巨制跟《铁拳男人》这类不功不过、中规中矩的电影和一堆的在夹缝中生存的小成本制片,单说那些轮番压榨观众们钱包的大制作就足以让这个暑期档变得一团混乱。

《西斯的复仇》包场之后不久,紧随其后的是斯皮尔伯格跟汤姆·克鲁斯强强联手的《世界大战》,虽然成绩不如前者,但这种阵容也足以让一堆的电影们仰望了;然后是梦工厂的年度动画巨作,《马达加斯加》,就算是他们出品的真人电影时不时的出点儿问题,但是在动画片上面,这却是一个可以跟皮克斯打擂台的对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速度可比皮克斯快多了,所以《马达加斯加》不负众望的又扫荡了一回;然后就是被称为拯救了蝙蝠侠这个IP的《蝙蝠侠:侠影之谜》,一部分的漫画粉们都快要疯了,几乎是一种朝拜的方式来追捧这部电影,直接让差了没几天、同为华纳兄弟出品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票房碎成了渣渣.....

这个暑期的市场,简直都不能用混乱来形容了,票房预测公司门失手的失手,爆发的爆发,反正是搞的所有电影公司的宣发部门工作人员都眼睛通红,神情狰狞,随时准备亲身上阵咬对方的工作人员一口,乱的不行。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磨蹭了三年多的《碟中谍3》上映了,这部原本被派拉蒙担心的要死的电影一上映就给这个本就打的你死我活的市场又来了一记狠的。在《西斯的复仇》跟《世界大战》等一系列大片度过了首周跟第二周票房收割期之后,顺利的踩着大家的肩膀登顶,将《西斯的复仇》还没有捂热乎的记录又给破掉,摧枯拉朽般的干掉了老王成功登基。

“我完全不能理解这部电影的票房到底是怎么达到这种地步的,这简直不可思议。它既没有《泰坦尼克号》的那种荡气回肠的爱情跟史诗般的悲剧色彩,也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种悲天悯人跟民族惨烈遭遇的震撼,就是一个男人在电影中耍帅,居然就轻轻松松的登顶了?”这是派拉蒙的老大,萨默·雷石东先生说的话。

说这话的时候他满脸的困惑不解,根本就搞不明白这部既没有深刻的内涵,也没有足够的特效的电影到底是怎么干掉一堆的敌手,踩着对方的尸体上位的。这完全不科学好吗?

但不管怎么样,对于电影公司的大老板来说,电影大卖事件好事,不管他有多么的讨厌电影的男主角。

而对于雷石东先生的困惑,露西安倒是没有解释太多。

“只要电影的质量过得去,那么最终拼的就是谁更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的问题了。我不喜欢悲剧,因为那会让我的心情不好,但我愿意在我拍摄的电影中加入悲剧这个元素。别信那些我喜欢虐主这种不靠谱的传言,这只不过是正常的商业手段而已。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一件事,越是悲剧越是容易让人记住,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著作就不说了,往前细数好莱坞的经典电影们,你会发现这是个普遍的规律。因为你必须要让观众们痛的不行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从而在脑中不自觉的想起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进而达到发酵口碑,向周围人士扩散的目的。”露西安是这么跟好基友说的。

说穿了就是利用观众的情绪来制造口碑而已,很多导演都会这一手,只不过她更加大胆,真没必要把她那么妖魔化。

“但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个度,适当的虐主会让观众们产生同情心理,从而对电影主角更加关注,甚至是让某部分感情充沛的人士产生同理心,对电影念念不忘,产生二刷三刷的情况。可是一旦过度了,就会造成观众们的逆反跟厌倦心理,所以关键在于中间如何平衡。”她接着说。

真当她闲着没事喜欢虐待主角玩啊?还不是为了对投资商负责!这些人光记着她是怎么虐主角的,怎么就不记得她是怎么发福利的呢?全是糖的那叫小妞电影,全是刀的是苦情文艺片!糖与刀齐飞才是最好的方式,捅一刀喂一块糖,吊起观众的胃口,让他们的情绪跟着电影的节奏走,有争议有话题才能不被人遗忘,平平淡淡的怎么引起关注进而将观众们吸引进电影院呢?

这些人的关注点也真是奇怪。还跑到派拉蒙静坐拒绝她执导《碟中谍4》,别说那片子要等到哪年哪月才会冒出来,就说这种行为,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为《碟中谍3》的后期宣传省了多少宣传费用吗?天天在那里举着旗子抗议,记者们不报道都感觉不好意思!

露西安对美国人民的这种思维实在是感到难以理解,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闲的!

跟她有差不多感觉的还有布拉德·皮特。

“是没错,《碟中谍3》跟《史密斯夫妇》看似是完全不同的题材,但两者都有间谍这个意味,只不过不同的是前者是特工,后者是夫妻两人之间的互相暗战而已。都是打着动作戏的招牌拍感情,现在派拉蒙门口又出现了一堆抗议莉亚·基茨继续执导下一部《碟中谍》的行为,我真是为电影的未来担心。”皮特叹了一口气,一脸的无奈。

这群观众们简直是戏太多,电影都没影呢,抗议个屁啊!莫名其妙的,本来没有打算观看《碟中谍3》的观众们也被拉进了电影院,大家都想要看看到底是多么天怒人怨的电影才能导致这种结果。

看完了之后有人回家,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一部分,汤姆·克鲁斯的粉丝们,这其中又分为了好几派,那些既是汤姆·克鲁斯又是伊森·亨特的粉丝们在双重心疼下跑到派拉蒙门前加入到抗议的队伍中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发生。而作为电影的发行方,派拉蒙才不会把这件事情悄无声息的掩盖在,反而是大肆宣扬。

就这样,事情就成了一个循环,基本上这段时间到处都有媒体自发的报道这件事情的后续,《碟中谍3》的热度根本就降不下去!

可是《史密斯夫妇》却马上就要上映,皮特能不闹心吗?

再考虑到他出轨的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也不知道会给电影带来什么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以后,这种闹心就更是翻了好几倍,真是心累的不行。

可惜,心累也没办法阻拦《史密斯夫妇》在不久之后上映,这玩意他说的不算,所以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新电影被一部已经上映了好一段时间的《碟中谍3》给虐的的不行。

没错,一个是最近被几乎所有美国人民谴责的给美国甜心瑞秋头上戴绿帽的渣男,另一个是除了离婚那两年就没有好的作品影后女士,这两个人凑在一起的结果是什么?

“妮可·基德曼的演技既做作又浮夸,简直让人怀疑她到底是怎么拿到那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纽约每日新闻》的影评人是怎么评论《史密斯夫妇》中妮可·基德曼的表演的,一点儿都没给影后留面子。

“布拉德·皮特一如既往的彰显着自己的的性感跟狂野,可惜,在这部电影里面有些不管用,妮可·基德曼的身材都比他有看头。”跟《纽约每日新闻》没有放过妮可·基德曼一样,《洛杉矶时报》也没有放过布拉德·皮特。

“或许是安吉丽娜·朱莉已经消耗了皮特所有的热情,所以他对妮可·基德曼再也热情不起来了,扮演夫妻的两个人之间毫无火花,更像是尴尬的同居者。”《综艺》不甘示弱,也来凑热闹。

“在精彩的打斗跟剧情也也掩饰不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糟糕气氛,二十世纪福克斯当初应该坚持等到安吉丽娜·朱莉生完孩子再接着拍摄的,至少这样的话男主角不至于全片都心不在焉。”论起刻薄话来,当然无人能及《太阳报》。

即使是一家向来以不靠谱的八卦闻名的报纸,又是新闻集团旗下的报刊,但《太阳报》依然没有对这部电影跟男女主角手下留情,先是将布拉德·皮特的过往情史拉出来鞭尸了一顿,然后又把妮可·基德曼的过去同样拖出来晒太阳,并且一如既往的,将影后的前夫也给拽了进来以增加销量。

“相比较起这部糟糕到了极点的《史密斯夫妇》,妮可·基德曼女士的前夫汤姆·克鲁斯先生的新电影明显更有看头。无论是电影中令人惊叹的动作还是那股贯穿了整部电影让人痛彻心扉的感情,我得说,悲剧才是《碟中谍3》这部电影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强大的特工我们已经看过不少,但唯独伊森给我触动最大,他让我想起了那些隐姓埋名的特工们,他们甚至可能到死都不被国家承认,但是却为了国家付出一生,或许在许多年后解密的档案会给他们一贯应有的荣誉,可是那时候还剩下什么呢?昔日亲密的爱人已经远去并白发苍苍,他们的孩子甚至不会知道自己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伟大的长辈。伊森·亨特也是如此,他失去了自己的挚爱跟自己还没有出世的孩子,以后只能孤身一个人活在黑暗当中......”

其中的措辞严肃正经的简直都令人怀疑这是不是《太阳报》的主编吃错了药抽风出来的的评价。

你这么诋毁自家老板公司出品的电影也就算了,居然还这么死命的夸奖对手,真的不怕老板开掉你吗?

“因为《史密斯夫妇》实在是太过糟糕,就算不是全民抵制,但安吉丽娜·朱莉天天挺着肚子刷版面刷真爱也足够很多人反胃了。更何况这可是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太阳报》,难道你要指望它为皮特歌功颂德吗?也不怕被人砸报社的窗户!”这才过去了多久?这女人是当瑞秋粉都是死人吗?

然而她现在宅在家里面没有工作,那没办法发泄怒气的粉丝们就只能冲着布拉德·皮特去了呗。没看见imdb的评分上面《史密斯夫妇》都成什么样子了吗?那评分,简直是惨不忍睹!

“而且这片子的女主角还是妮可·基德曼,二十世纪福克斯真是病急乱投医,有够想不开的了。他们是不是以为只要是影后还长得漂亮就能扛票房?去年扑了一部《复制娇妻》都没让他们警醒,有这种遭遇也是活该。”大卫一脸我是好莱坞老鸟的样子对着梅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