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8、内圣外王(2 / 2)

作品:道缘儒仙|作者:鬼雨|分类:武侠修真|更新:2021-01-30|字数:3337字

孔修文从 房顶上收回目光,看看众人又接着道:“儒家的修行并不都是虚的,如果一味的空讲道德,那样恐怕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少。儒家修行的结果一定要让别人看得见、摸得着,如此才会有人相信。比如说圣人,什么是圣人?不是说别人封你为圣人你就是圣人了,圣人是要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的。‘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寿可数百岁。’”

听到这里, 众人似乎都明白了孔修文所说的大意,又不能全部明白。

朱粲不满意的插嘴道:“儒家修到圣人才能活数百年,这太少了!仙佛之人都能活成千上万年,看来我们儒家的功法还不够完善。”

叶昊天对于圣人活多少岁并不介意。他想的是儒家怎样才能长存于世的关键问题,于是对着孔修文继续问道:“师傅,记得以前您曾说过:‘儒家修炼的结果在外而不在内,所以最终表现为儒功的形式。’现在怎么又提出炼心成圣的问题来,这其中是否有些矛盾?”

孔修文摇摇头,面色变得阴晴不定,思前想后过了好半天,最后终于开口道:“有一个关于儒家修行的惊世秘密,已经被我们孔家隐藏两千年了。今天六位大儒都在这里,我就把这个秘密讲出来,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四面望望,发现大家全都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己,才又接着道:“先祖孔丘临终之时说了一段话:‘哎呀!我错了!悔之晚矣!内圣外王,心圣乎?身圣乎?孰轻孰重?身心皆重,相得益彰!若上天再给我一年时间,儒家当非止于此也……’后来有人在先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片短短的刻得非常凌乱的竹简,上面写道:‘‘内圣外王’应该是儒家修行的纲领。儒家的修行必须内外兼顾,既求‘内圣’,又求‘外王’,其中的‘内圣’应该包括‘心圣’和‘身圣’两个方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儒家修行者应该在身心两方面都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同时还要为国家百姓立下王者的功勋。这里所说的‘外王’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儒功’。可惜先祖没能将这段话阐述明白,孔家后人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传于世间的儒学就偏离了先祖临终时追求的方向,内圣的功夫从一开始就被人理解错了,大家始终以为内圣指的只是‘心圣’,‘身圣’的概念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

叶昊天口中不停地念诵着“内圣外王、心圣、身圣”,过了一会儿终于明白过来,感叹的道:“原来如此!数千年来儒家只宣扬‘心圣’和‘外王’,然而‘心圣’不足以强身健体,‘外王’又不能转化为排山倒海的功力,怪不得那么多老夫子对我华夏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却又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可叹!可惜!”

朱粲鼓掌道:“感谢孔先生的细致讲解。看来儒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今后应该争取在两个方面获得进展,一是深入挖掘‘身圣’方面的修炼方法。二是寻求将‘外王’建立的功勋转化为‘身圣’,也就是转化为‘儒家神丹’的方法。其实佛家跟我们很相似,他们重在锻炼心性,有些人一生都不会结成‘佛家神丹’━舍利子,但是他们修炼的佛心可以通过交换转化为神丹,所以在神仙榜上的排名大都居于很高的位置。而我们儒家辛苦修成的‘儒功’却完全被忽略了。这就是天界管理不完善的地方。”

程守礼补充道:“能不能将‘儒功’转化为神丹并不重要,超强的神力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希望毕生修炼结晶出来的‘儒功’能够得到天界的承认,也就是说应该正确评价我们的修行,然后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仙品!”

叶昊天完全明白儒家面临的困境,不禁暗下决心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为儒家想想办法。他对儒家“身圣”的修行很感兴趣,于是又问道:“师傅,如何才能修成‘身圣’?”

孔修文不住叹息道:“‘身圣’的修行功法一直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我也说不好,还是等王先生恢复之后大家多探讨一下,说不定能有些收获。”

叶昊天最近刚刚从儒家的“仁功”中获得莫大的好处,所以对儒家修炼兴致勃勃,此时不愿放过孔修文,再次问道:“师傅,你说儒家修行层级划分的依据有四点,后面三点还好理解,第一点是‘良心的感知程度’,这是什么意思?”

孔修文耐心解释道:“‘圣人过多,贤人过少,愚人无过’。圣人感知良心的能力很强,他的眼睛所看、耳朵所听、鼻子所嗅、口里所吃所说、身体所作、心里所想的,只要有不合良心的地方,他就会知道自己错了,良心受到谴责,所以圣人始终觉得自己过错很多。贤人过少,愚人无过,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过错,因为他们良心的感知能力太弱,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即使有不合良心的地方,也没有感觉。这就是圣人和凡夫俗子的区别。”

叶昊天感到自己每跟大儒交谈一次思想上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看来儒家的发展真的是路漫漫而修远,值得众多的儒学志士付出终生的努力去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