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关于贵族(1 / 2)

作品:终极领主|作者:九歌|分类:玄幻魔法|更新:2021-01-28|字数:6306字

贵族

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

东方贵族

东方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因此各地都有不同的阶级制度。如日本皇室、朝鲜的两班贵族、中国的封爵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阶级,夏、商、周有之,魏、晋、南北朝,亦有之。前者之贵族,皆系公侯伯子男,以及诸侯之世臣。後者之贵族,多为大家世族。最著者,如南方之王谢,北方之崔、卢、李、郑“。(摘自黄现璠著:《唐代社会概略》 ,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

贵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爵位。爵位可能是世袭的,也可能是非世袭的。除了贵族的表面形式,贵族的本质是通过裁决生命的命运来体现的. 虽然象征贵族的是权势和力量。

中国自商代施行诸侯封建制度,即类同于西方贵族制。礼记王制曰:“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为王,下辖诸侯。如春秋楚国,本为子爵,因不满其国大爵小,要求周王升其爵位未竟,于西元前704年称王。汉代实行郡县制之后,为安抚改朝换代之功臣,仍时有分封之举,然已不如商周之系统。

日本的贵族封建制度亦久。如大名即地方之贵族,有权分封土地及享有资源。下属的武士,等同于西方贵族所自拥的武装军队。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效法英制五等贵族系统,使原来贵族能在君主立宪下的上议会有一席之地。此一贵族制在1947年日本战败后取消。

西方贵族

西方的早期贵族:

古罗马时期,贵族是享有特权的公民。他们和平民阶级相对立、形成特权阶级的公民家庭集团。在公元前400年之前,贵族曾垄断一切官职和圣职。罗马皇帝必须是贵族出身。贵族免服兵役。4世纪以后,贵族逐渐演变成非世袭的荣誉头衔。

最初的贵族由封建社会的骑士或武士发展而来的。起初,武士或骑士宣誓效忠自己的领主并为其作战以换取土地(通常与农奴共同生活)。封建社会军事技术革命中,滑膛枪的发明逐渐解除了贵族对军队的私有控制。

一个人的贵族身份可以源自继承,也可以源于战功。“贵族”这一称号最普遍和严格的涵义中,“杰出”的特质是具有继承性的。比如说,除非被明确剥夺了贵族特权,贵族的合法继承人 (在一些社会中被限定为男子) 依然是贵族。在这方面,“贵族”不同于“英国贵族”:后者只由家族的单一成员继承。aristocrat 和aristocracy是对位列贵族的人或家族的不太正式的称呼。它们缺乏可区分性,比如在世袭金字塔顶端的小圈子里游荡的英国贵族年轻的兄弟姐妹(甚至也许是儿童自封的VIP),也被认为是aristocrats, “蓝血”是贵族出身的英国式表达。它可能是指那个圈子里人的纤弱的、苍白的皮肤——蓝色的血管更容易透过皮肤看到,也可能是对上层社会普遍存在的银中毒的描述。银中毒会导致永久性的皮肤变蓝,由过量摄入银元素引起,银在当时曾经被广泛应用作餐具和药物元素。

在现代贵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资产阶级逐渐成长为权利阶级;富有的城市商人往往比乡村小贵族更具影响力。在法国,有影响力的高级资产阶级,特别是法律界的人士,从国王处获得贵族头衔。而行伍起家的旧贵族( “佩剑贵族” )对新贵族( “长袍贵族” )越来越不满。

法国大革命前最后几年的复辟中,旧贵族试图捍卫他们的特权,他们推动特定部门的限令,在能证明自家具有足够贵族“quartiers” (法语 quartiers de noblesse)的人中间宣扬骑士精神。“quartiers de noblesse”是指一个贵族用徽章证明他们的每条血缘都来自拥有佩戴徽章资格的祖先,即他们来自那些行伍的旧贵族家庭,旧贵族家庭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父系徽章,另一方面就可以说明他们不是那些原本是资产阶级的新晋贵族。

贵族会被要求提供展示seize quartiers (16 quarterings) 甚至 trente-deux quartiers (32 quarterings)以分别表明上数五代(到曾曾祖)或六代(曾曾曾祖)的所有血缘关系的族谱证明贵族身世。

贵族控制着资源,比如食物、金钱、普通人和低等贵族劳动力,并且可以在他们中间履行宗教、政治权利。有趣的是,贵族有时候拥有土地封邑权,这可以表现在命名上。举个例子,名字中的Earl of Chesterfield彰显财富,Earl Cairns就为名字创立的。然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必须的,很多时候,贵族仅与社会荣誉和特定的社会特权相关。后者的一个例子就是Polish szlachta。在现代社会,拥有特殊权利的世袭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美国的缔造者就反对任何可能助长贵族的事物;法国大革命取消了贵族并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尽管拿破仑一世和拿破仑三世回复了某些贵族头衔,它们更大意义上时荣誉性质的)。

中世纪为一个典型的贵族统治时期,贵族是维持统治的阶级结构,无论是否长官都有统治权,且成分复杂,并随早、中、晚期不断变化。

早期人们不注重谱系,因为是民族与罗马的混容时期,是重视现有势力和土地;中期,社会基本定型,人们开始注重谱系,强调封号,看重出身,贵族集团也于此时形成,成为一个封闭的团体;到晚期,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和社会上成分的流动增加,也开始有下层人加入贵族行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封号而无土地的破落贵族。

关于贵族的起源,现在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来自于学者布洛克,他认为中世纪分为两期。第一期(第十一、十二世纪之前)为无贵族时期,罗马的原贵族随着帝国消亡而消失,而蛮方贵族没有形成;第二期(十二世纪之后)才开始出现贵族,其典型特征为骑士阶层开始正式出现,即骑士等于贵族。但后来的学者通过考察,对以上说法不认同。日尔曼大举入侵后,罗马贵族没有真正消亡,与后来蛮邦上层结合为一体,中世纪前期就已经有贵族,到了后期贵族和骑士有所融合,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直到和平时期,骑士的军事功能削弱和,两者才合为一体。

十二、十三世纪后,随着贵族和骑士融合,开始形成明确的贵族之间等级,要成为贵族必须成为骑士,等级性和集团性明显。骑士必须是骑士的后裔,这种差距和其他阶层的集团拉大,使得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贵族内部也分出了不同的登记,表现出不同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