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两百零九章 流晶(1 / 2)

作品:毒妻不下堂|作者:石欢|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1-01-18|字数:3788字

为筹备这次宴会。严淑玉早早去了御膳房。并不在她房中。这也是严清歌肯去严淑玉屋里呆着的原因。

严淑玉所住的屋子。是储秀宫偏殿中的一处。因为太子身边的女人并不多。所以。她住的不算差。内外共有三间。除了正厅。卧室。还有另一间放了书架、琴桌等物的消遣用屋子。

伺候严淑玉的宫女还留着。那宫女名唤流晶。性格很是活泼。巧言巧语。不时围着严清歌和她说话。严清歌简直难以想象。严淑玉身边还有心思这么浅的侍女存在。之前在严家伺候严淑玉的素心。虽不是坏人。但却有心计极了。像流晶这样的宫女。早晚要被严淑玉卖了还帮她数钱。

“严小姐。你是我们娘子的姐姐。你能不能和我说说娘子以前的事儿。”流晶给严清歌上了一杯茶。叽叽喳喳说道。

“你想听什么事儿。”严清歌嘴角挂上一抹讥讽的微笑。说道。

“娘子进宫前。是京城四大才女之首。严小姐觉得娘子哪一首诗作的最好。”流晶道。

“这个我不晓得。她那些诗。我沒有读过。”严清歌淡淡道。

流晶不敢置信的看着严清歌。瞪大了眼睛:“这……为什么呀。”

严清歌在肚里默默道:因为那些诗根本就不是你的严娘子写的。

只是在深宫里。她不能乱讲话。只能笑而不语。

流晶打听來打听去。严清歌听得明白。这流晶非常崇拜严淑玉。简直将她当成了再生父母一般崇拜。也不知严淑玉对这单纯的姑娘做了什么。才造成这样的误会。

听着流晶一味的说着严淑玉的好。严清歌淡淡笑道:“你们娘子是我家姨娘生的。嫡庶有别。我和她交往的不算多。你说的那些。我倒是有不少不知道呢。不如你多和我说说她的事儿。”

“真的么。”流晶喜上眉梢。自认严淑玉对她的确不薄。连一起长大的嫡姐都不晓得的事儿。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也告诉了她。

她却是不想想。连严清歌都不知道的事儿。严淑玉八成是编出來的。就算是真的。那也一定是严淑玉的秘密。她就这么将那些事情告诉别人。不怕坏严淑玉的事儿么。

流晶有口无心。说起话像是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的说起了她所知道的严淑玉。

她口中这个严淑玉真真是个仙子一样的人物。虽然出身较低。可是自小天分极好。又知道刻苦。才三四岁时。在琴棋书画上。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天分。直让人夸赞是神童转世。

但严淑玉不骄不躁。刻苦认真。将这四艺练的炉火清纯。回京后。在参加柔慧公主举办的荷花会时。一鸣惊人。做出的荷花诗名动天下。

后來。她出版了不少诗集。每次都引动的京城纸贵。人人抢购。她还结识了一帮才学出众的好友。以才服众。被尊为京城四大才子、四大才女之首。

这样的她。也沒忘记孝敬父母。友爱家人。乃至兼顾天下。

在母亲小产变疯后。她吃斋念佛。日日为母亲祈祷。还带着朋友为贫民施粥。

在京城城破后。她在草原上以自己的医术治疗大周的兵将。但却因此引來了蛮兵觊觎。将她掳走。

回宫后。她低调为人。不管元侧妃如何挑衅。从不说元侧妃一句坏话。对太子真心。对皇后恭顺。对太子的其余女人友爱。对下人和睦。总之不管做什么。都比旁人要好。

听完流晶口中的严淑玉。严清歌简直以为这是另外一个人。旁听的如意脸上也露出了诧异之色。

而碧萦志在太子。对太子的女人当然很感兴趣。听的专心致志。听完流晶的描述。碧萦面上微微动容。如果那个严娘子真是这样的人。而又沒听说太子对她别有宠爱。那太子的心。可真是太难打动了。

严清歌问道:“我听你话里的意思。元侧妃似乎找过严娘子的麻烦。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元侧妃。流晶就气不打一处來。第一时间更新哼哼道:“元侧妃生了太子殿下的长子。不拿旁人当人看。别说是我们这些宫女和严娘子。就是水侧妃她也沒饶过。严小姐你还不知道吧。昨儿晚上太子殿下宿在水侧妃那里。一大清早元侧妃就带人去水侧妃屋里打砸了。”

“元侧妃的脾气竟然这么爆。”严清歌有些不敢置信。水英到底和元芊芊的品阶相同。又是忠王府嫡女。以前在白鹿书院的时候。水英还顶撞过元家三姐妹。不至于就这么一段时间。元芊芊就敢如此嚣张挑衅水英了吧。

流晶口无遮拦。道:“这有什么难理解的。我们娘子说了。水家快要落败了。放在以前。元侧妃可不敢这么做。就像元侧妃不敢惹我家娘子一样。更多更快章节请到。那是因为严小姐您快要嫁入炎王府了。元侧妃可得罪不起炎王府的人。”

严清歌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严淑玉的一块无形挡箭牌。但这句话的重点可不在这里。而是流晶说的水家快要落败一事。

她重生前。水家一直过的挺不错的。但重生后。经过了这场以前沒有的战乱。很多势力都被洗牌了。她先知先觉的优势。已经完全沒了。

“水家……水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流晶姑娘能跟我说详细点么。”严清歌心里一突。担心起凌霄來。凌霄嫁给水穆。两人现在还在边疆镇压反抗的夷民。不知道何时才能回京。忠王府若是出问題。第一时间更新凌霄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就在流晶刚想开口说话的时候。一个阴测测的尖细嗓音在门口响起:“流晶姑娘。你过來一下。咱家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