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5章 温体仁叛逃(1 / 1)

作品:崇祯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作者:一笔而起|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1-15|字数:3008字

这一顿酒喝的朱子明十分尽兴。博山对这位神秘的陛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子明对他的了解甚至超过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这让博山很想跟朱子明多亲近亲近。他问道:“陛下,不知道陛下下一步准备去哪?”朱子明想了想道:“我还是打算去大同府看看,那里治理的好坏可以看出左良玉的水平。而且前段时间左良玉和洪承畴在那里成功剿灭了后金两万多精兵,我觉得我有必要去那里看看。再坐船往西去陕西。”博山道:“那正好,草民想去大同府去寻找几位药材,不知能否可以和陛下同路?”朱子明一笑道:“我也很想多和你亲近一下,这样最好,那就我们一起去大同。”

回到客栈,张嫣她们也是刚回来,看着秦明扶着一身酒气朱子明回来,张嫣上前去好奇的问道:“相公,不知道,你要找的人找到没有?”朱子明一笑道:“找到了,而且我很满意。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陈圆圆道:“其实还是要相公你带着我们那才好玩。”张嫣白了陈圆圆一眼道:“你个小马屁精,难怪相公最疼你,就你会说话。”朱子明笑道:“我们明天就启程去大同府,那里前不久刚打过大仗,我很想去看看这个理塞外最近的城镇。而且有个叫博山的先生也会和我们一起前去。”董小宛道:“博山是个什么人,能值得相公称一句先生的?”朱子明一笑说道:“这个人很厉害,很博学,不但能当官,会打仗而且他还是个杏林高手,尤其对你们妇科病和儿科病,这是我最想带回去的人。”淼儿道:“爹爹,那大同有好吃的吗?”朱子明道:“有啊,那的羊肉特别好吃。还有锅盔和刀削面。”你们准备一下我们明天就上路去大同。

第二天大家准备妥当,一出客栈,博山已经牵着匹马在等着了。朱子明一笑道:“博青主,你倒是起得很早,来我们先吃了早餐就动身。”博山道:“草民已经吃过早饭了。就在此等陛下你们吧。”朱子明点点头,回客栈呼噜了一碗刀削面,然后带着一大家子和博山一起上路了。左良玉已经打听到陛下要去大同,他很放心,因为他知道大同的战略重要性所以派的是自己的堂哥左镶亲自带着近两万精兵镇守那里,他最大的煤场也在那,道路相对来说修的是很好的,安全更是完全没问题,所以他很放心的去刑场处斩那些匪首去了。

这会的天气算是最适合去大同的。朱子明和博山一路上边走边聊说的十分投机。博山是越聊月对眼前这个陛下佩服,朱子明的一些想法和思想让博山觉得这个年纪比他小的多的皇帝完全有资格做自己的老师,他甚至很想跟随朱子明身边几年。朱子明笑道:“现在不行,你要尽快出仕来朝堂上帮我,我的督察院还缺一个右都御史呢,我相信你绝对能够胜任。”朱子明接着对博山问道:“你对现在官府以煤为税的做法怎么看?”博山道:“这个真是要说陛下的的智慧不是我们这些草民能够企及的。”朱子明一笑道:“我这也是因地制宜,不算什么新的东西。”博山恭敬的说道:“陛下不可妄自菲薄,试问这天下历朝历代那个皇帝能像陛下这样因地制宜,对陛下所做的很多事情草民着实佩服的很。”朱子明微微一笑道:“我要的可不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的博山。”博山急忙道:“草民虽未出仕但是也自视甚高,阿谀奉承还不至于,实在是陛下自登基以来所做的一切,都让草民从心底佩服。”朱子明道:“你是一直在山西各地跑的人,说说你对左良玉的看法。”博山想了想道:“草民觉得,自从左督师到山西以后,一直致力于修路、剿匪和动员百姓们挖煤上面,做的事情很得民心,加上他在大同血战后金军,死守雁门关,没让百姓遭受兵祸,所以左督师在民间声望很高。”朱子明点点头,看样子左良玉是把自己的话落实的很扎实,这个爵位给的算合理。

他们正聊着,边上一队跟他们差不多的人跟着几辆马车快速的超过了他们,也是向着大同方向而去。朱子明无意中瞟了那些人一眼,觉得哪好像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博山看着朱子明面色有些不对笑道:“陛下是不是觉得刚才,那队人里面有什么异常?”朱子明道:“嗯,但是又说不上有什么不对。”博山道:“那里面有几个蒙古人,这在大同也不算罕见,自从蒙古人被后金大败以后,在关外周围的一些蒙古人没有了牛羊,就进关给一些富户当保镖或者是押送物品来谋生。”朱子明点点头道:“按理说,蒙古一直也是我大明的一个卫所,这倒是没什么不妥,不过博山你是怎么知道那些人里面有蒙古人的?”博山道:“草民自幼就喜欢中医,所以对气味很敏感,刚才过去那队人,走的很快顺着风草民就闻出常年吃牛羊肉的蒙古人身上的味道了,只是一般人家找蒙古人做保镖,都是尽量让他们就穿着自己的服饰,这几个却穿着我朝的服饰,这个略微有些奇怪。”朱子明心里一动正准备继续问下去,秦明骑马过来问道:“少爷,咱们是不是快走几步到宁武关过夜,明天再到大同?”朱子明点点头道:“那就快一点吧,我正好看看整个地区的安全情况。”

其实这一路上走来,朱子明一直在注意来往的人,路两旁茶水摊、打尖的小店很多,卫所的建立也很合理,这一路基本都是买卖煤的商人和一些买卖牛羊的商人,倒是还算热闹,拉煤的驴车几乎没断过,这是朱子明很希望看见的场景。天擦黑的时候他们到了宁武关,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宁武关的客栈并不多,因为好多靠拉煤为生的车队都是就在野外搭帐篷,为了省钱。朱子明总觉得白天的事情有些不对劲,他让冰洁跟着他去宁武关转了一圈,没有发现白天遇见的那一队人,这让朱子明心里更是感觉不对,他回到客栈问了一下店小二,店小二道:“一般从太原府去大同的都会在宁武关过上一夜再走,因为再往前就只能到朔州才能有大一点的客栈了,如果要是赶到朔州那绝对会很晚了,虽然现在路修的不错但是晚上赶夜路还是很少的。”朱子明让店小二退下之后越发觉得路上遇见的那一队人很奇怪。他开始仔细回忆在崇祯二年到三年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啊。这时张嫣过来问道:“相公,你怎么从中午开始就有点魂不守舍?”朱子明郁闷的说道:“正好我想问问你们,今天路上有一队和我们差不多的人着急忙慌的在赶路,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你们看见没有?”张嫣道:“我们哪有时间看窗外啊,你的胖儿子今天一直板着个小脸,不像平常那样喜欢笑了,淼儿和珂儿也有点蔫,我们都在注意这几个孩子呢,没工夫看外边。”朱子明一惊道:“怎么,孩子们不舒服吗,那正好找博山看一下,他可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懂儿科的大夫。”博山这时走过来道:“草民已经给皇子、公主看过了,没什么大碍,可能是马车里有点闷,有点晕车。等到了大同那有一种蒺沙果,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张嫣道:“依我说咱们还是应该走的慢一点,这一路上路窄人多,我们在马车上颠簸的厉害。要不相公,我们还是把马车放开了吧,那样马车宽敞很多,孩子们会好一些。”朱子明道:“再忍耐一下吧,我们那马车全放开太宽,那在路上不成了横着走的螃蟹了。”对了!朱子明随口这一句话,像一道闪电一样击中了他自己,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张嫣和博山都吓了一跳,朱子明没有解释对秦明道:“你马上去联系左良玉,看是谁在大同做总兵。让大同总兵全面戒严,做好战斗准备;让周边各府兵马上开始严查一群有三辆马车,和有几个蒙古人做保镖的人。看见了直接拿下等我到了再说。再就是注意塞外,可能有小股的后金军。”秦明诺了一声出了客栈。张嫣有点懵道:“相公这是怎么回事?”朱子明严肃的道:“你还记得抢婉儿的那个温文意吗?”张嫣道:“当然记得,不过他不是已经被你给腰斩了吗?”朱子明道:“我今天看到那个喊开路的管家了。我是说怎么都不对劲,这下就说的过去了,博山你不是说有几个蒙古人穿着我朝的衣着吗,那应该是皇太极的手下,看样子应该是温体仁这个狗东西要出关投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