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3章 涨工资(1 / 1)

作品:崇祯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作者:一笔而起|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1-15|字数:2930字

果然不出朱子明的预料,刚一过完年假,大臣们上奏弹劾袁崇焕他们的折子就堆满了他的龙案。朱子明一笑让秦明就在朝堂之上把这些奏折都丢到火盆里给烧了。这下整个朝堂炸了锅了。朱子明面色一沉,猛的一拍龙案站起身厉声道:“怎么?你们是想造反了,朕还没说话呢,轮到你们呱燥了?”这一下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感觉到一股明显的杀气充斥着整个朝堂。朱子明继续说道:“袁崇焕他们合伙开了一个裘袍铺子就让你们那么大反应?为什么呢?谁能跟我当面说清楚?”这次出列的是朱子明的老丈人,大学士张贺。张贺出列道:“陛下,自古以来官商勾结都不会是什么好事,现在袁崇焕他们居然自己就做起了买卖,这实在是有损我大明国威,扰乱朝纲啊!”朱子明依然沉着脸道:“张大学士,那依你之见我大明的官员如果想过的富余点应该怎么做?自己去挣钱好呢,还是贪污受贿好一些?朕今天就袁崇焕他们合伙经商这件事做一个明确的表态,朕十分支持他们这么做。他们自己挣钱花,不丢人,也没有乱了什么朝纲,朕不希望朕的朝堂上出现像前朝海瑞那样被穷死的官;你们要是不服气也可以去做些买卖,只要不欺行霸市,朕都一律支持;但是闭自严,你户部要尽快拿出一个对商税的征收方案。你们不要瞧不起商贩,柴米油盐酱醋茶,你们谁离了商贩能过得下去日子?朕现在还要再宣布一件事情,朕准备给你们涨俸禄,以后所有官员的饷银不再是用粮食的形式发放,全部折算成银两发放。折算价以户部针对当时的粮价为标准,只高不低,但是以后火耗全部取消。以后关于官员经商的奏折就不要再上了,朕不会看的。好了,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散朝。”说完朱子明转身下了金銮殿走了,把满朝的官员晾在了朝堂上。

朱子明回到后宫,找到张嫣让她回趟娘家,他知道这次他老岳丈肯定想不通,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张嫣道:“把这个给你父亲看看,这是我这几天写的关于官员经商的一些利弊,请他仔细看完,最好再给我补充几条,记住告诉他,民以食为天,现在最需要重视的是怎么样让百姓能吃饱。”张嫣点点头接过册子带着淼儿回娘家去了。朱子明坐了下来,长出了一口气自语道:“但愿他们能明白我的真正意图。”陈圆圆和董小宛看着朱子明满脸的疲惫都走过来,陈圆圆在一旁安慰道:“相公,虽然我不懂政事,但我相信你做的是对的。”

这个消息飞快的传到了袁崇焕、满桂、左良玉、田项、祖大寿、曹文诏和赵率教的耳朵里。所有参股的都是大喜过望,袁崇焕松了口气道:“看样子毛文龙才是最懂陛下心思的。接下来我们在京城的生意要严格管理。咱们的裘袍店还可以多开几家,货源由我来提供,满桂负责监督制造。各位一定要记住了陛下说的话,千万别做傻事,哪怕咱们少赚点也不能落任何把柄在别人手上,这次陛下力挺我们,我们现在是众矢之的,现在大家可以放心去上任了,别忘了孙大人的话,我们是去杀人抄家的,一定要努力杀人,认真抄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记住要颗粒归仓,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个铜板,也不要拿,全都运回京城,切记!切记!”袁崇焕说完带着几个司农去了沈阳,他的任务最为繁重,所以他跑的最快。剩下的几个一想也赶紧去上任吧,京城这头算是稳了,但是自己要是不多杀点人,多剿点匪估计到时候陛下视察的时候面子会很难看,所以众将也都做鸟兽散,都带着选好的人去各地上任去了。

张贺在家正在喝闷酒,他对朱子明的官商论很是不理解,自古官商勾结都一定是有问题的,现在陛下倒好直接让当朝大员去经商,那这个世道还不乱了套了。他实在想不明白以朱子明的智商和一向的作为为什么会同意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他唉声叹气的时候,张嫣抱着淼儿来了。淼儿一来先去找外公,知道外公那能有酒喝。张贺一看见淼儿跑了过来,也是觉得奇怪。淼儿没管那么多自己爬上了椅子对张贺奶声奶气的说道:“外公,你一个人喝酒很闷吧,淼儿陪你喝。”说完就抢过张贺的酒杯一口气把多半杯酒灌下了肚子,然后让张贺喂自己吃了几口菜。才喘了口气说道:“外公,你的酒不好喝,你怎么不喝父皇送给你的酒呀?”张贺对自己这个小外孙女是完全没有抵抗能力道:“你父皇送的酒,那得有正事的时候再喝,你外公我自己就随便喝点一般的就可以了。”淼儿小嘴一撅道:“小气,等我回家让我父皇多给外公送点酒来,你就可以随便喝了。”这时候张嫣走过来抱起淼儿对张贺道:“爹爹,你果然在喝闷酒,陛下已经猜到了,给你这个你仔细看看,陛下说你最好能再这上面再多添几条。”说着张嫣把朱子明给她的书册递给了张贺。张贺接过书册问道:“这是陛下要说服我的东西吗?”张嫣道:“应该是,但是爹爹,容我插一句嘴,我也认为陛下没做错什么,你考虑的是纲常,陛下考虑的是全大明百姓的肚子。陛下说希望你能仔细看完这本书册,再对他所做的决定下结论。”张贺一听浑身一震,翻开书册看了几页。张嫣道:“这是陛下这几日亲笔写的希望爹爹能认真对待。”张贺没说话,仔细的看了几页,突然站起身来道:“我要出门去找几个人一起看看,你没什么事就回宫吧。”说完连跟淼儿打个招呼都忘了,套了件袍子匆匆出门上了马车走了。张嫣一笑抱着淼儿去给自己母亲打个招呼也上了轿子回宫了。

回到后宫,朱子明正带着珂儿和壮壮(张嫣她们叫三儿)在荷花池边上凿开了一块冰,在那钓鱼呢。这个荷花池去年秦明专门找人把池塘扩大很多,而且放了很多鱼进去,就是因为朱子明喜欢钓鱼。这会的鲫鱼可是绝对的肥美,就是不好钓。淼儿一看,挣脱了张嫣的手,自己飞快的跑了过去。她也喜欢钓鱼,而且很奇怪,每次只要淼儿帮朱子明扶着鱼竿都能很快钓上鱼来。这次也一样,淼儿跑过去帮父皇扶着鱼竿,朱子明觉着手下一沉,他一提竿,一尾最少有一斤左右的鲫鱼被钓了上来。惹得三个孩子哈哈大笑。朱子明把鱼放进桶里,把鱼竿上了饵料又丢进了池塘里,对走到面前的张嫣道:“你父亲看了我写的书册是什么反应?”张嫣道:“他呀,本来正在喝闷酒,看了你的书册匆匆忙忙的就出门去了,我想他是看懂相公你的意思了。”朱子明点点头道:“那就最好,我本来就只是一个整体思路,具体的细则还真需要像你父亲他们这些能人加以完善。我希望他还给我书册的时候是厚厚的一本;其实做买卖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我现在对满朝文武是又涨俸禄又鼓励他们做买卖,我相信很快很多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会展现在我的面前了。”正说着,鱼竿又是一沉,一尾鲫鱼有被钓了上来。朱子明笑道:“看样子,有我们家淼儿帮忙,今天我们可以喝上一碗不错的鲫鱼汤了。”他却没想到,很快他就没法钓鱼了。

皇太极最近过的很不好,他几番周折总算是和济尔哈朗带着的整个皇族在林丹汗的皇都汇合了。现在沈阳已经是回不去了,皇太极干脆就把帝都定在了蒙古林丹汗的皇城。起名兴都。等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皇太极觉得有些凄凉。四大贝勒除了自己都没了,四小贝勒也只有带着十几骑亲卫逃回来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这两个了。将领更是损失惨重,大将基本都带着重伤,唯一好一点的也就是济尔哈朗和蒙哥尔善。自己的十五万精兵,现在连带后来收拢的蒙古兵也不过十万,这是十几年来皇太极败的最惨的一次。还好整个皇族算是都躲过了一劫,皇太极的几个小侄子都还在。但是又遇上蒙古草原的白灾,整个冬天全靠林丹汗逃跑时没有带走的辎重和牛羊度过的。将士的士气也跌落到了冰点。皇太极看着这一切咬着牙道:“最多三年,我一定还会去打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