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章 术前谈话(1 / 2)

作品:规培医生|作者:徐婠|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1-01-15|字数:3355字

梁博刚一坐下,进修的医生就朝梁博走来:“梁医生,我们明天有两台手术,今天要谈话的,要不这个就你来谈,这样你可以熟悉下,我明天就转到泌尿外科了。”

“你怎么是月中转科啊?”梁博疑惑道。

“没有,其实我这个月就要到泌尿外科去的,这不我们组上正好缺管床医生吗?范主任对我挺好的,所以答应他来帮下忙,正好你来了,我就交给你吧。我在泌尿外科只待两个月,再不去,就真学不到什么东西啦。”进修医生回答道。

梁博知道的,进修的医生本来就不负责管床,以往都是由老师的实习研究生来做的,也明白进修医生是想把事情尽快地推给自己。梁博没别的办法,毕竟自己就是范主任的学生,而且现在又是规培医生,管床本来就是自己的份内事,自然要答应下来。

“好吧。”已经站了一天,拉了一天的钩,现在手脚还酸痛,梁博无奈应着。

进修医生给梁博简单地交代了管床病人的基本情况,特别详述了马上需要谈话的两位病人的情况,交代完便把病例留下就走了。

梁博迅速地理顺了病人的情况,拿起需要术前谈话病人的病例,就去找病人及家属了,因为不抓紧时间谈,晚上很晚才能回家了。

术前谈话,是医生在执行手术操作前,要同病人及家属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病人的病情、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及选择的依据、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等,并及时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以便得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最终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

对于梁博来说,术前谈话并不陌生,大大小小的手术前的谈话经历了上百次了,可是每次谈话梁博内心还是沉重的,特别是碰上癌症病人。作为医生,梁博是很希望把病人治好,并愿早日康复,但是就目前的医学发达水平来说,癌症还不能彻底治疗。即使是手术做得非常成功,也是有恶化或复发的可能。也就是说,现代医学对疾病所能做的,仅仅是”缓解症状“而已,这在学医者看来是医学常识的事,对大众来说很难被理解。

今天要术前谈话的两个病人,一个是普通的胆结石手术,这在肝胆外科属于小手术,手术风险较低,成功率高,恢复也快,所以谈话会很轻松。另一个会比较麻烦,是胆囊癌患者,病例显示患者53岁,女,右腹激烈疼痛入院,检查发现有胆囊肿瘤,被确诊为胆囊癌二期。

第一个病人的谈话很快就结束了。梁博硬着头皮开始胆囊癌病人的谈话,病人的丈夫和儿子都来了,病人却没来。梁博打量了坐在面前的两位,病人的丈夫戴着一副眼镜,看着非常斯文和儒雅,像极了自己小学时的一位数学老师,病人的儿子看起来20多岁,估摸着大学毕业没多久。梁博问道:“病人要过来一起听下吗?”

“梁医生,不用了。我们还没告诉她真实情况,就是说胆结石复发,要手术碎石。所以你跟我们说就好了。”病人的丈夫带着一点沙哑的声音,听起来像哭过,却极力地掩饰自己的情绪。

“哦,那行。”当然这个时候,梁博需要做的只是配合着病人家属,“刘医生之前跟你们说过病情吧,从片子上来看是胆的这里有个肿瘤,根据目前情况看,恶化的速度会比较快,需要尽快做手术……”

梁博按常规的术前谈话流程,先介绍了手术方案,简要地说明如何切除肿瘤及出现异常时选择的备用方案。又告知手术风险,如感染、麻醉、出血等情况,并一一作了解释。因为吻合器对于切口恢复和手术时间有很好的帮助,现在医院里也基本默认在手术中使用吻合器,所以梁博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一点,。

在梁博说话过程中,病人的丈夫一直点头回应,儿子在一旁一直低着头。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你们看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梁博讲完了各类事项。

“我们都是出生在60年代、活在80年代的人,经历了下岗,受尽了苦头,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做了点小生意,供儿子上完大学,觉得可以享福的时候,却查出了这种事。以前查到胆结石的时候我就说去治,可她总是说没事没事,也不是很痛,忍忍就过去了,可是没想到拖着拖着就这么严重了!”病人丈夫心情沉重,很后悔又很无奈,“医生,你说我老婆要是之前把胆结石治好了就不会得这个病,是不?”

“这个不一定的,癌症的诱因有很多种,你说的这个只是其中的一个。”梁博解释道,“不过确实胆结石不痛的更加会让患者不太注意,容易引发癌变。”

“肯定是,我就知道,肯定是因为这个!她平时啥病没有的,我老早就说要来医院治,她非不来,说医院贵,现在好啦。”病人丈夫情绪有点激动。”

术前谈话总能见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问题是医生也没法回答的,梁博也只有尴尬地回应道:“你说的这个情况可能是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