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96章 水稻收成不错(2 / 2)

作品:山村庄园主|作者:若忘书|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1-01-08|字数:3115字

“那个小湖谈不拢?”

看到刘富贵收起了电话,陈老爷子问道。

刘富贵笑着点了点头,“当初就想着能占便宜了,哪怕水质差一些咱们也能慢慢给养过来。现在可不成了,不给咱们优先承包权,那都是在给别人打工呢。”

“不过也没啥,那边一千三百多亩的湖面要是能谈下来,也足够我们折腾了。小湖那边原本我也就是打算租着玩,有没有的都成。”

陈老爷子点了点头,对于这些他其实也就是一般关心。这是自己的孙女婿,对自己还很好,心中也盼着刘富贵这边不管做啥事都能顺当一些。

陪着老爷子聊了几句,刘富贵又投入到收割的大军中。

心中也很感慨,这要是平坦的土地,那收割机来上一部,就能够将这边的活很轻松的搞定。现在就不成了,只能纯人工的来。也就是自家的工人比较多,要不然一天还真够呛能完事。

先不用去管这个产量究竟有多少,今天也是正儿八经的收获,大家伙的心情都是很美丽的。

老刘家里现在别看地不少,真正种田的地方可不多。这边的水稻,算得上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了。

至于说种的高粱啊、花生啊、地瓜啊这些,都是留着家里边吃的,省得到外边去买。李家沟的土地虽然薄了一些,种起来也成。

人多力量大,上午就收了多一半。下午的时候稍稍一出溜,就能将这些稻子全都拉回家。

中午送完了乐乐上学,老刘就亲自开着皮卡,拉着水稻往加工厂赶。就算是再不在乎,他也得过过心思啊。卖不卖钱是一回事,心里多少得有些谱儿。

送到加工厂脱粒后上秤一称,四百零六公斤。

这个产量在全国范围内来讲,不算高。可是要是放到北方或是李家沟来讲,也不低了。尤其是老刘这边,还没有什么种植经验,都是张教授远程指导的,这个产量,不孬。

“看来咱们这边种水稻也能行事儿啊。”

回到了家里边,将这个产量一汇报,刘长顺都跟着很开心。

“还得继续努力啊,人家新闻上那个水稻都是一千多斤的产量,一千两三百斤都是正常的呢,咱们这个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刘富贵一本正经的说道。

“竟瞎扯,跟他们那边的地比不了啊。就咱们镇上种水稻的那些,上八百斤产量的都得赶上一个好年头才行。”

“其实这些年咱们镇上种水稻的也不少,都是被老天爷给逼的,种大田要是没有雨,庄稼都长不出来呢。”

“嘿嘿,咱们这个其实也没有那么高。这个是刚割完的稻子,多少还有些水分,晒完了,八百斤也有点悬。”刘富贵笑着说道。

“其实我也蛮知足,最起码咱们家自己吃这就足够了嘛。本来就没指望拿这个卖钱,够咱们自己吃就行。”

“今天晚上我放炕上一些,也算是加速烘干吧,明天就磨了,尝尝啥味。新米的味道,应该很不错吧?”

刘长顺都无奈的摇了摇头,儿子貌似“嘴馋”的毛病很严重。就是一个米,都给他馋这样呢。

其实在给稻子脱粒的时候,他也跟加工厂的师傅聊天来着。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的这个产量有些低,在他想来毕竟有珠子照顾,这个水稻怎么也得来个亩产破千斤啊。

他觉得产量低,旁人可不那么觉得。你毕竟不能跟人家好地块去比,也不能跟新闻上的那个试验田去比。

就算是老刘这边在伺弄这些水稻的时候,也给予了很好的照顾。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可不仅仅是这个,还有一个气候因素呢。

在北方来讲,这个产量,也算是可以了。这就是一个丰收年,你不能奢求太多。

其实对于这个米的味道上,老刘倒是不太担心。家里边的农作物口感好,这个已经成了惯例。哪怕是第一次种稻子,这个米的味道也不带差的。

今年最起码能够收获四十多吨米,听着数量不少,相较于他这边的用量,也不是很多。

就像他说的那样,家里吃点、山庄用点、朋友分点,这个米基本上也就没剩下啥了。要是味道真心好的话,来年倒是可以考虑再增加一些种植面积。

不过这个就都是后话了,种稻子,怎么也不如种菜来钱快。种这一季稻子,剩下的地就得闲着。菜就不一样了,收获完了能够接着种。

心中简单的拿摸了一番,还是很美丽的,然后就开着车子往镇上赶。

还得接小乐乐去啊,如今他就将这个差事给把持得牢牢的,非得他自己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