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百五十八章 封禅的先决条件(1 / 2)

作品:他是战神|作者:爱吃爱睡觉|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1-01-02|字数:1748字

“第一站先去哪里呢?要不就去泰山吧!泰山是五岳之首,历代有大功绩的黄帝都会登上去祭天地神灵,想来应该有不凡之处。”

沈道君的行李非常简单,只带了一个灰色的背包,里面有一件秋天穿着的绒裤,一件Gore-Tex面料的冲锋衣,一个手机充电器,就连目的地都是临时想出来的。

《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泰山封禅,源于古代帝王封禅祭祀,是古已有之的礼仪。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他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称颂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秦二世胡亥嗣位,于元年(前209年)也东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诏书和从臣姓名。刻辞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是李斯所书。

这封禅之礼可不是人人都能上去的,必须是有大功绩的黄帝,而且天降祥瑞,国泰民安,方能前去泰山封禅。

从古至今,一共有六位黄帝举行这种盛大的礼仪,秦始皇横扫六合,车同轨,书同文,功德无量,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资格。

又比如汉武帝,打败了匈奴,解除了多年来的匈奴骚扰之苦,扭转了大汉靠和亲维持和平的屈辱局面,大汉国富民强,已经具备了封禅的条件,在把封禅泰山正式纳入议事日程之前,大汉频频有祥瑞出现,先是在天子苑内有白鹿出现,之后又捕获一只麒麟(角兽),故此成为第二泰山封禅的帝王。

后续几位,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刘秀,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皆算大有作为,要么是守成之君,要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可直到第六位封禅泰山的君王留给后世的却只剩下笑料了,他就是宋真宗赵恒。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首站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可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竟然在这个时候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与辽订立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