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845章 大纵深迂回战略(2 / 2)

作品: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者:风之清扬|分类:其他类型|更新:8个月前|字数:2049字

曹亮微微一笑,这个孙綝,凭借着兄长孙峻之力上台,其本人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干,但野心倒是不小,从他废帝之举来看,此人当有王莽之心,曹亮稍稍给他一点甜头,孙綝便立刻是忘乎所以,大举兴兵,侵入淮南。

吴军越深入淮南,对曹亮越为有利,新城距离巢湖只有三十余里,如果吴军止步于此,曹亮想打歼灭战难度就非常的大了,毕竟一旦有什么风吹草退,吴军可以随时地退回巢湖去,那儿有水军接应,吴军一旦上船,就如同是鱼虾入海,再难觅踪迹了。

他们登岸距离越远,形势便对魏军更为有利,一旦他们到达距离巢湖两百多里外的寿春,再想快速地撤离,那可就难了,魏军一个迂回包抄,就能将吴军一锅端掉。

曹亮刻意地下令撤出新城,就是要将吴军引入到魏军的包围圈之中,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

“告诉王昶,让他悠着点打,多给孙綝一些甜头尝尝,几座城池的得失,不会影响大局的,等到了鳖入瓮中,咱们连本带利地都能讨回来。”

羊祜躬身领命道:“臣遵旨,臣即刻便拟旨送达寿春,让淮南诸军依陛下之令行事。”

曹亮道:“叔子,你的兵马也该是有所行动了,传令骁骑营和果骑营前往义阳,屯骑营和锐骑营前往盱眙,中军团步兵三营前往汝南,各路兵马需分兵而进,掩旗息鼓,不得让吴军察觉。”

这正是曹亮所谋划的一个大反攻的计划,在淮南局势未有变化之前,已经从雍凉回到中原的中军团和右军团骑兵二营一直以来都是按兵不动的,毕竟如此的重兵集团如果大举挥师南下的话,肯定把吴人给吓坏了,很可能他们就会掉头南逃,全身而退。

这显然是曹亮不希望看到的,击退吴国的进攻,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但如果想要全歼吴国的军队,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吴军在水上力量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如果魏军大军压境的话,吴军恐惧,微微一退,就可以得到水军的接应,然后逃之夭夭。

所以想要全歼吴军,就必须要诱敌深入才行,这样魏军才有机会瓮中捉鳖,其中放弃新城,便是曹亮的一个最大手笔,只有这样,才能让吴军长驱北上,一步步地踏入到魏军的伏击圈之内。

这次曹亮采用的可不是小包围小迂回的策略,只针对进攻寿春的军队,而是一种大纵深的迂回战略,屯骑营和锐骑营布署到了徐州的盱眙,骁骑营和果骑营则布署到了荆州的义阳,两地之间何止相隔千里,曹亮此举,就是要展开一个规模巨大的钳形攻势,分别从左右两路对侵入淮南的吴军进行大兜底地包抄,直接掐断吴军的所有退路,将其一网打尽。

而中军团的三个步兵营将布署在汝南,在两侧完全包抄之后,中军团的兵步集群也将南渡淮河,进入到淮南地区,与淮南的守军一道,向吴军发起最为猛烈的反攻。

总之,这一次曹亮将在淮南采用不同于以往的策略,以前魏军只需要击退吴军的进攻即可,而现在他则是要彻底地全歼吴军,来一个一锅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