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三章 老朱顿悟,大明之错(2 / 2)

作品: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作者:浪子回头再浪|分类:其他类型|更新:8个月前|字数:2093字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殿下,你要相信你自己,你现在就是在一个量的积累,记住我的话,慢慢就能够达到质变的结果,那时再去太子殿下面前,可就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了!”

张丰的话,让朱樉顿时心血来潮,觉得自己又行了。

现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等到突破,那就是质的飞跃,想想要是过年那会,父皇提出个问题,自己就可以在兄弟面前崭露头角了。

朱樉想明白了这点,急忙说道:“张天师说的对,那我们继续,本王现在是不鸣则已,日后定然一鸣惊人。”

“那我们重新回到‘所得安在’这个问题,接下来一样能用之前的办法,在开源节流这里继续发挥。”张丰顿了一下,问道:“二殿下,你是否能用因果关系来推导出一个对大明不利的点?”

听到张丰的询问,朱樉很淡定的摇头。

一股摊牌了,本王就是不会的气概!

张丰也没抱任何希望,继续说道:“二殿下,你觉得大明的宗王供养制度如何?”

朱樉听到这一点,自然连连点头,说道:“父皇其他还算比较昏庸,就这点英明。”

张丰内心也在思考,大明宗王供养制度是拖垮大明的重要一点,但要是告诉朱樉,明显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的。

这一点只有告诉朱标这样的人,让朱标去深思,才能发挥到最大的用处。

朱标毕竟是太子,考虑的都是做皇帝的事情,思考的自然不能是一家得失,而应该是天下得失。

“二殿下,你错了,大明的宗王供养制度才是最大的错误,这一制度若是不废除,那大明的节流可就无从谈起了。”

张丰说的言之凿凿,让朱樉都不由的愣住,这制度有这么严重吗?

可这制度要是都不好,那他这秦王的名头还有什么优越感。

朱樉一脸疑惑的问道:“张天师,你且说说,这到底错在何处?”

……

朱元璋最开始还在夸奖张丰说的量变到质变。

哪知话锋一转,说到了大明宗王供养制度。

“咱定次策,乃是为了老朱家子子孙孙,让老朱家的人永无贫厄困顿之虞,这又有何错之有?”

朱元璋看向朱标和朱棣,似在询问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儿子。

朱标率先说道:“父皇为子孙后代谋永利,自然是极对,许是张天师跟其他一些臣子一样,多有反对之心吧。”

开始定这宗王供养制度的时候,也有一些朝廷大臣反对,全被朱元璋驳回,那些反对的人不过就是眼红而已,谁让他们不是姓朱。

朱棣则是在一边沉默,他也是支持这宗王供养的,没有了这个制度,那以后他们的后人怎么办,难道老朱家的江山,老朱家的人还要饿死不成。

朱元璋站了起来,他知道张丰不会无的放矢,只是这里面的问题出又出在哪里?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朱元璋来回徘徊了几圈,念叨了起来,“这些咱都规定严明,思无遗漏,定然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