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087三年·大势(2 / 2)

作品:国漫:秦始帝|作者:修修玉雪身|分类:其他类型|更新:9个月前|字数:2067字

而赵政此行,必定不会风平浪静,因为这是六国义士阻止秦国一统天下,最后的机会了。

你道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南阳郡的成绩,打动了六国国君,降低了六国治民的反抗程度,天下归一,似乎已是水到渠成。

荀夫子执行新政的第一年,南阳郡恢复了民生,在衣食果腹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全新的秩序成立了。

荀夫子执行新政的第二年,南阳郡物资富足,社会安定﹐一副太平盛世之景象,更是藏富于民,颖川(韩国)上下无不欣羡,心生向往。

荀夫子执行新政的第三年,南阳郡富甲一方,甲第连云几成人间乐土,更是全方位赶超新郑,成为颖川新的骄傲。

更被儒家子弟大肆吹捧,高称上古圣人治下也不过如此。

凡事就怕对比,好比所谓的“创城”,一个撕对联、一个叫ZB,一个失去“地气”的死城你创给谁看,而ZB又是打了谁的脸……咳咳。

总之就是前面那句,凡事就怕对比,有了南阳郡作为对比,自然是民心所向,毕竟追求美好生活可是刻录在民族基因里的。

而六国权贵也很满意,三年造就一个繁荣程度不输“新郑”,甚至各方面都“吊打”新郑的新城出来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秦王说明韩王里的说辞,真实不虚。

秦王根本就不在乎列王所在的“国都”,这说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秦国兵临城下了,投降并非一件不可能接受之事。

因为秦王要当的始皇帝,更能轻易打造一个列有活力的国都出来,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以秦王的心胸,完全容得下他们诸王……对了,这不叫分封,这叫做特区,特区制度。

当然了,那怕秦国已是陈兵边境,只要秦军一日不曾打到国都,六王……余下五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请降的。

毕竟就算可以保留国都作为“封地”,一人之下永远没有一言九鼎来得快意。

但有了这么一条“退路”之后,列国国君以及列国权贵阶层的反抗意志,确实不咋地。

上层只会接着奏乐接着舞,而底层的苦力人民就更不用说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咳唔。

总之底层百姓确实大多都巴不得秦王早点出兵,让他们也过上如南阳郡一般的“梦幻”生活呢。

不说临阵倒戈,可是喜迎王驾这种事,他们还真的做得出来,就连秦国的世仇赵国,准备与国同休玉石俱焚的赵人都不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列国国君以及列国权贵阶层位担心底层的“爱国之心”太过激昂,殊死反抗血战到底的话,谁知道秦国这会不会实行特区制度啊。

万一啊。

万一秦军因此反抗太过激烈,真的除消分封呢,这已经不是周天子的时候了呢。

感觉到了这股“暗流”的昌平君,头皮都要提前银白起来了,这年头,队伍不好带了啊。

合纵连横以抗秦的建议,都直接塞到列国国君头上了,却得不到任一的回应,昌平君真的很想破开六国君王的脑袋,看看里面装载的到底是什么狗屁玩意。

咱家是真心实意地想要拯救你们,拯救你们所在的国家家国啊——陛下何故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