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四章 大客机技术(2 / 2)

作品:航空大业|作者:浴火流金|分类:其他类型|更新:9个月前|字数:2151字

这个任务,应该是不难的,李曙光看了看还是很高兴,等运十客机重新设计之后,那就一定能超过波音七三七客机和欧洲空客A三二零客机了,到时候不仅要在国内大量的使用,而且还要想办法出口到国外,抢走波音空客的市场。

这个级别的客机市场容量是最大的,李曙光非常清楚,将来运十客机哪怕只分得十分之一的市场就已经能让中国航空工业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说波音七三七了,就是八十年代末才交付的A三二零客机,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就交付了五千架,并且在后来增速更快。

所以只要得到十分之一的市场,那么未来二十年,至少是一千多架的销量,这足以支撑这个型号,赚到足够多的利润了,一般来说像这种中程干线客机,有个五百架销量就能赚钱了。

李曙光可是记得很清楚,前世的时候,有时候中国民航甚至一年进口的客机就有几百架,如果拿一半给国产客机该有多好,这还不要说全部用国产。

当然以后运十客机也好,宽体远程客机也好,它们都是可以军用的,只要掌握了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就是可以的,这与前世的时候国产的C919客机不同,因为C919客机,除了机体是中国制造以外,大多数的关键子系统和零部件都是国际采购,是不能军用的。

而且随时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只要美国一制裁,那么就断了供,一架C919都没有办法生产出来。

虽然说C919客机的模式,看起来不错,采购成熟的系统零部件,能够大大的缩短研制周期,能够减小研制失败的风险,还有利于拿到欧美的适航证,但是这样一来就受制于人了。

如果在八十年代,空客波音还没有垄断干线客机市场的时候,中国民机产业就崛起了,那到时候就是三分天下,核心技术都在自己手里,完全不怕什么制裁断供了,因为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国内生产的。

虽然这样美国和欧洲可能不会给运十客机适航证,运十客机没有办法卖到欧洲和北美,但是还有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是可以卖出去的。

而且只需要国内市场,就足够让运十客机赚到利润,能让民机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当然下一步搞宽体远程客机和喷气式支线客机,李曙光也在做打算了,因为这将是很快的事情,不会等太久,不然的话市场就被别人占领了。

空中客车公司就是靠宽体客机A300成功的,这种客机比波音七零七要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宽体设计,客舱更宽更舒适,最多可以载客二百七十人。

所以接下来中国肯定也要搞宽体客机啊,但是这次必须要比A300更先进,要PK的对象是八十年代末研制的空客A330客机了。

空中客车A330-300飞机在一九八七年首飞,一九九三年年底投入运营,它的机身设计是在A300-600的基础上加长,使用了新的机翼、稳定装置及新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在典型的两级客舱布局下可载客335人,三级客舱布局时可载客295人,全经济客舱则可载440人,航程达公里。

A330客机的客舱布局是二加四加二,宽度五点二八米,李曙光琢磨着国产远程宽体客机,要做三加三加三,宽度到达到五点八米左右,这样就超越了A330客机,达到了A350和B787客机的水平。

想想还是很美好的,李曙光做了个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