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一章 四发变双发(2 / 2)

作品:航空大业|作者:浴火流金|分类:其他类型|更新:9个月前|字数:2105字

运十客机的设计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看来只能推倒重来了,虽然说大家都不希望这样做,但不这样做就没有未来。

现在不把运十客机改得更好,那很快就会有麦道客机跑过来要求合作,把麦道八二客机拿到东海飞机制造厂来组装生产,这样诱人的条件,恐怕上面很难拒绝,李曙光知道,运十客机必须要比麦道八二客机更好,并且要完全保证两三年内就要让它浴火重生,这样才有可能保留下来这个项目。

所以在东海飞机制造厂,李曙光就把这些厉害关系,详细的陈述了,这让东海飞机制造厂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大为动容。

麦道公司同东海航空公司的谈判,可是在三年前就开始了,只是现在还拖着没有谈好,一旦谈好了,那运十客机项目也就要终结了,这一点大家是形成了共识的。

面对这么多航空人,李曙光道:“咱们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啊,运十客机如果能搞成功,能够阻止上面引进麦道客机组装,那么对我们的航空工业和整个工业体系,经济体系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可以预测在二十年后,全球航空产业及其供应链上的其他产业每年提供超过上千万个就业机会,创造上万亿美元的收入,如果这其中有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份,那对我们国家来说,民机产业的发展,将带来不低于一千万个就业岗位,五千亿美元以上的产值。所以我们航空人,要真正的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就一定要让运十客机,超过美欧的民航客机!”

全场掌声如雷,不少人都是眼含热泪,听李曙光说完这段话的。

李曙光接着道:“麦道八二客机,装两台JT8D-217A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一百五十座级短程客机,最大起飞重量六十八吨,载重近十七吨。所以咱们的运十客机,在经过改进后,是比麦道八二客机更先进的,首先就是麦道八二客机的发动机布局,将来是肯定要被淘汰的,这种布局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维护保养问题,对机场来说远不如翼下吊挂来得好!”

李曙光又列举了好几项麦道八二客机的缺陷,这让大家伙更有信心了。

李曙光接着道:“咱们要真正的实现运十客机的批量生产,还要做出很多改变,比如说我们要建立独立的零部件供应链,要走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确保我们在研发生产大客机的过程中能够完全控制关键技术。另外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一方面是从大中专院校引进年轻人,另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很好的培养,通过运十客机这个项目,我们要锻炼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咱们研制更大更先进的宽体远程客机,打下基础,让我们的民机产业,真正的腾飞!”

掌声再一次热烈的响了起来,李曙光这就像是在发出战前动员一样,他已经赢得了运十客机设计研制人员的支持。

民机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李曙光特别的清楚,所以他非常希望运十客机能够走下去,能够成为打败波音七三七和空客A三二零的国产客机,将来中国的民机产业发展起来了,东海飞机制造厂就能够与空客波音三足鼎立。

而且这次运十客机大改后,还必须要在三五年内就完成研制和试飞定型任务,这绝不简单的,必须要上下齐心才有可能实现,毕竟李曙光虽然掌握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技术,能够为运十客机换上最先进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能够帮助运十设计优化,但他也只是一个人,不是神,不能包揽那么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