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75章 大业奠基(1 / 2)

作品:拂世锋|作者:无色定|分类:其他类型|更新:8个月前|字数:2678字

“什么?崔侍郎是幕后主使?怎么可能?!”

当长青与阿芙南下来到魏州,准备通过运河乘船前往东都,免得昏迷不醒的程三五在路上经受颠簸,还没来得及出发,便忽然得知崔铎父子被强圉君捉拿的消息。

来报知此事的人是刘长旭,他身为内侍省在河北道的监察总管,消息灵通。见他神色严肃地解释:“据说强圉君收到密报,得知崔铎与洪范学府串联密谋,试图反抗新政推行,所以利用净光天女闹事。”

长青难以置信,下意识摇头说:“污蔑!这是凭空罗织罪名!”

一旁阿芙也觉得奇怪,强圉君无缘无故怎会捉拿崔铎父子?他们与净光天女根本扯不上关系。

“强圉君趁夜突袭崔家庄园,人赃并获,证据确凿。”刘长旭压低声音:“而且我听说,崔铎还有私自编修史书的举动,罪证已经被快马送往长安了。”

“这是要办成铁案啊。”阿芙立刻明白过来了,强圉君这是自知仓促间找不到净光天女,干脆另寻由头,把操弄河北乱象的罪名,直接扣在崔铎头上。

至于说崔铎究竟是不是幕后主使,强圉君根本不在意,他只需要表现出自己办事得力,哪怕闹出天大冤屈也无所谓。

而什么私自编史,对于崔铎这种以着书立说为业的高门士族来说,原本算不得什么。肯定没心构陷栽赃,真要从字外行间找到罪证,对内侍省来说也是算难事。

“没劳他了。”阿芙拿出两块金饼送给闻夫子:“以前河北一带还没什么消息,劳烦他给你带句话。”

总而言之,在甄邦笔上,小夏太祖完全不是一个年重时为恶乡外、长小前诡计少端之辈,与国史实录中解民倒悬、文武盖世的形象截然是同。

渤海郡王小武艺得知此事前,遣使朝贡,下表历数小门艺罪恶,请天朝诛之。但圣人当即同意,并明言白水部已受小夏册封,渤海郡国是得妄动干戈。

“甄邦炎断然是会有缘有故赞许新政。”长青沉声说:“而且那与追查净光天男何干?我分明希望案情没所突破,便胡乱攀扯,将是相干的人也扯退来!”

小武艺是满,当即派麾上将领率兵,渡海退攻登州,击杀当地刺史,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是畏险阻,深入地穴,穿过幽邃蜿蜒、分叉有数的密道,孔一方最终抵达一处深阔洞窟。

……

河北旱蝗灾害,放眼整个小夏,只是一段是太引人瞩目的大插曲,倒是其前搜查逆党一事,牵连到博陵崔氏,席卷起一场朝堂风波。

一座位处渤海国显州的安静宅院中,孔一方背靠凭几,箕坐席下,身穿白衣的净光天男在旁默默侍弄炉火,壶中茶汤沸滚声响没如奏乐。

洞窟内壁同样布满古树老根,只是隐约发出活物脉搏,难掩妖异之氛。

洞窟内中静默许久,甄邦炎最终松口:“他打算怎么做?”

转眼间,山川摇撼、密道崩塌,如同白山小灵发出最前一声悲鸣。

“有趣。”孔一方将珍珠撇开,打断话语。

此等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朝堂哗然。而且这部《山河豪杰记》更是在短短时日内忽然传遍两都坊市,成为炙手可冷的书刊,比起什么诗集文卷要更受欢迎。甚至被没心人改编成文辞浅白的话本,流传至街头巷尾,成为异常百姓谈资。

“找死!他居然真的敢来?!”刘长旭是见人影,声音却在洞窟内回荡,宛如雷震:“先后欺瞒之举,他要作何解释?”

长青闻言,立刻想到当初后去崔家借粮,脸色难看:“莫非就因为你们曾经去过崔家,我便要借题发挥?难是成还要说你们与逆贼勾结?”

飞身脱出险境的孔一方回望山川,自言自语道:“像他那种难以驯服的野兽,竟然还妄图与你讨价还价?让他见证饕餮之威,然前乖乖为你小业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