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22章 标准化生产(1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作者:明镜要高悬|分类:其他类型|更新:8个月前|字数:2273字

蒙军的重箭标准学自金人。

在金人强盛时,金人用重箭狠狠教训过蒙人。

蒙古人兴起后,学金人打造重箭。

但蒙军中用重箭的不多,因为重箭打造不易,对弓力和射术要求也高,射术和弓力不够的,只会白白浪费重箭。

刘福递上来两支重箭,一支是蒙军的,一支是现在宋军打造的。

赵与芮拿手上看了下,明显质量还是宋军的好。

宋军按蒙军重箭重量打造,箭头大约三两重。(南宋时三两约一百一十克左右)。

双方重量相似,但宋军质量更好,试射时,穿透力略强。

“蒙军相当重视工匠,每占一城,如遇屠城,必然也会留下工匠。”

“但这些工匠的技艺,和咱们还是有区别的嘛。”赵与芮对比双方重箭头,他的工匠打造明显更好。

但他知道为什么,蒙军虽然重视工匠,但给工匠的待遇却远远不如赵与芮。

这也是为什么宋军现在兵甲越造越好,越来越犀利的原因。

在打造火炮的要求上,赵与芮和后金学,每门炮都要刻上工匠名字,如果轻易发生炸膛的事,是要杀头的。

“蒙军开始不用重箭,很多重箭学习金朝,后来慢慢就用起了重箭。”李平豹在边上解释。

重箭都是学自金朝,三两重的标准也是金朝开始。

南宋以前的箭,也是各地不同,没有统一标准。

赵与芮接下来要统一全国神臂弓,强弩,步弓标准,统一全国箭支标准。

统一全国步人甲。

统一全国火器标准。

当天工匠局试射了很多次,主要是让皇帝看看宋军现有甲具和蒙军甲具的防护力,双方箭支的穿透力,对比之后,明显宋军现在更强。

“神臂弓现在一个月能打造多少?”赵与芮看过后问。

“回陛下,现在京师匠作局,月造神臂弓约两百具。”

“这么少?”赵与芮皱眉。

没办法,工匠局太忙,什么都要造,步人甲要造,火器局又分掉好多工匠,强弩要造,其他兵器也要造。

“带朕去看看。”赵与芮要求去看看神臂弓打造现场。

走在路上他想到孟珙的建议,取消第三层强弩手,这样可以少打造很多强弩。

“当减少强弩,分与步弓和神臂弓。”刘福立刻答应。

到现场后,赵与芮看到工匠们正在制造。

神臂弓用的是檿树做弓,赵与芮看过后发现好像就是桑树。

这玩意很有韧劲。

书上记载:檿,落叶乔木,叶互生,内皮可做纸,木材坚韧,可做弓、车辕。

“这是桑树吗?”赵与芮问刘福。

“陛下圣明,正是桑树,叶可饲蚕,内皮可制桑皮纸,木材是做弓和车辕的上好材料。”

神臂弓打造也不难,就是繁琐,各部件材料都不相同。

主要有弓身,弰,登子和枪头,马面牙发,弦,五个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