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93章 赶走鞑子(1 / 2)

作品:我不是阉党|作者:懒雪人|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3-05-11|字数:2290字

明军攻上城墙后,后金并没有慌乱,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亲自领军冲击吴山桂的军阵,试图把吴山桂赶下城墙。在多铎的猛攻下,明军在城墙上的领地开始缩小。

王鹏君见状,亲自披甲领着先登营从城西攻城,先登营并不是正式的编制,外人并不知道先登营的存在。

先登营是千挑万选的虎贲,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职业军人,不打仗时,只训练作战技能,不干别的事,其中一些老卒在南直隶经历过平叛和剿匪战争,入京勤王后又多次与鞑子精锐死战,不仅单兵战力强、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装备的是大明最好的盔甲和武器。

双方厮杀的异常惨烈,王鹏君的盔甲几乎全部被鲜血染红,先登营的每一步都是踏着敌人的尸骨前进,若没有赵二和郭震戎这两名虎将护着王鹏君,搞不好王鹏君都要受伤。

先登营和敢死队与鞑子厮杀将近一盏茶的时间后,开始在城墙上占据稳固的根据地,祖大寿忙命援军冲了上去,

王鹏君领着先登营朝吴山桂的方向杀去,敢死队则朝南面的城墙杀去,赶来的援兵分成两路跟在先登营和敢死队的身后杀敌。

明军彻底占据西面的城墙后,第一时间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后金大军兵败如山倒,多尔衮第一时间选择突围!

虽然锦衣卫加入战场后才一举奠定胜局,但论功当以吴山桂为首,如果不是吴山桂牵制了大量守军,锦衣卫也无法拿下西城。

多尔衮领军突围时,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单骑冲阵、接连斩杀数名鞑子,颇有几分赵子龙的风采,多尔衮无心恋战,被马祥麟领着骑兵追杀数里,明军士气大振!

收复蓟州后,洪承畴命祖大寿、王鹏君、吴山桂领军进逼遵化,试图拦截永平、迁安等地鞑子的退路,多尔衮在遵化守了两日后在次弃城。

多尔衮从遵化撤兵后,鞑子草木皆兵、劫掠的财宝丢的到处都是,明军诸将奋勇争先、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收复永平、迁安等地。鞑子撤回关外后,王鹏君第一时间命明军精锐出关驰援辽东!

崇祯接到捷报后,高兴的手舞足蹈、几乎落泪。

“陛下,大局已定,当让永安伯返京。”洪承畴报捷的文书,祖大寿、王鹏君、吴山桂等三人的战功并列第一。在温体仁看来,让王鹏君继续留在军中,危害实在太大。

崇祯看向兵部尚书杨嗣昌,温体仁在军事上的能力,崇祯已经开始质疑,若不是温体仁等人瞎搞,局势也不会坏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崇祯想听听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见,在崇祯眼里,兵部尚书杨嗣昌是专业人士。

在崇祯看来,洪承畴、祖大寿等人之前一直无所作为,王鹏君去了后,一个个突然神勇无比,所以自然不能贸然把王鹏君召回来。

“陛下,鞑子撤回关外后,剩下的事洪总督足以应对,应该让永安伯返京。”为了接应郑芝龙,洪承畴已经决定领大军出关、进驻锦州,然后屯兵义州、大凌河堡和右屯,做出攻打广宁之势。

从军事上来考虑的话,王鹏君显然应该随洪承畴前往辽东;从政治上来考虑的话,应该让王鹏君返京——在文官集团看来,王鹏君在军中的影响力越大,给大明的伤害也就越大,如果王鹏君的影响力在军中持续膨胀,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大明版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