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9章 拯救大明的计划(1 / 2)

作品:我不是阉党|作者:懒雪人|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3-05-11|字数:2275字

王鹏君进入书房后,除赵德业外,剩下的人都忙站起来行礼。

赵德业挥手示意赵哲离开,这无疑让赵哲有些心酸——这种聚会,即便是旁听的资格,也能获取巨大的权力!

除了赵德业和王鹏君外,书房内还有礼部右侍郎杨旭然、工部左侍郎张瀚文、吏部郎中刘济、右副都御史常绍浑——这些人都是赵党的核心骨干。赵德业这些年以阁老的身份兼吏部尚书,明明权势滔天、但表现的却异常低调,很多人都以为他是被女婿牵连,导致没有党羽,所以才不得不选择低调,但实际上赵德业的党羽已经遍布六部衙门。

在东林党和温体仁等人处处使绊子的情况下,王鹏君的战略计划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一是宫内大太监的支持,二是赵党的支持。

赵德业是个有能力的人,也一直有青史留名的野心,所以他还是想为大明做点实事的。

由于王鹏君的缘故、赵德业和文官体系渐行渐远,在加之赵德业本身的硬实力不够,所以他只能选择低调,但如今显然不一样了,王鹏君已经成为让天子都要顾忌三分的存在,所以论硬实力,赵德业不输于任何人。

赵德业的赵党与东林党有很大关联,对东林党的陋习,赵德业是十分清楚的,东林党成立的目标也是为了拯救大明,而且也出过很多人才,但事实上东林党却反而成为大明中兴的阻力——天启和崇祯都曾重用过东林党,使朝廷出现众正盈朝的局面,但却反而导致大明的国力开始下降。

大明如今烽烟四起、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但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北方的财政体系基本上已经废了,要想解决财政危机就必须从江南弄钱,而江南的钱基本上都掌控在江南士绅的手里,东林党的基本盘就是江南士绅,从江南士绅手里弄钱,等于是挖自己的根基,他们做不到、也不敢这么做。

赵德业显然想联合王鹏君做点实事,所以他并不反感王鹏君的一些手段。

由于赵德业以往不争的缘故,所以赵党基本上从来没有发出过统一的声音,但如今赵德业准备站出来与其它政治势力斗争,那么内部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声音,这也是赵德业趁大寿接见自己心腹、并且让他们和王鹏君认识的原因。

“把鞑子赶回关外的把握有多大。”赵德业是知道内情的——郑芝龙已经开始领人袭击鞑子的后方,但即便如此,赵德业依旧有些焦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北直隶和关外的军事力量是不如后金的,但后金的国力不如我们,只要打成消耗战,鞑子必然会退走,所以理论上鞑子退回关外只是时间问题。但战场瞬息万变,最终结果会如何,谁也不知道。”鞑子入关后,明军理论上不可能败得这么惨,结果却差点连京师都丢了。

纸面上的实力,终归只是纸面上的实力。

能入赵德业眼的、自然不是空谈误国的人,所以他们自然能听懂王鹏君的话——王鹏君的意思是,只要朝廷不作妖,把鞑子从关内赶出去只是时间问题,但朝廷如果作妖,那结果就不好说了。

六部尚书、内阁阁老和崇祯是又菜又爱玩,如果不是他们瞎折腾,局势不会坏到这个地步——要不是王鹏君一再抗命,说不定京师已经被鞑子给拿下了。

“周瞻的能力如何?”右副都御史常绍浑想知道的自然不是周瞻的能力,而是王鹏君对南直隶的影响力。

崇祯如果迁都,唯一的选择就是南京,而南京是东林党的根据地!如果王鹏君能保留自己在南直隶的影响力,那么迁都后,王鹏君依旧是盘然大物,与王鹏君结盟的赵党也不会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