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7章 脱胎换骨(1 / 2)

作品:秦时墨门|作者:任苍莽|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3-05-11|字数:2276字

毛病,就是纠正习惯。

习惯之所以被称作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结果。想要纠正自是非常困难的事。

试想一下,一个用左手吃饭的人,你忽然让他用右手吃饭,这是多么困难的事。至少那个人拿起筷子的时候,下意识左手拿筷,而非右手。

一个人若能纠正自己的习惯,也代表这人有过人的毅力。无论他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怕死也是一种习惯。

这简直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惯。

这种习惯是否能纠正呢?

可以。

荆轲认为可以。

不过想要纠正,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与努力,自然比纠正一般的习惯要困难得多。

陈默内心不好的预感是正确的。

他已想好付出代价,却绝对想不到所要付出的代价竟是这样的。

纠正习惯的这个过程,不但流汗,而且还要流血。

荆轲认为陈默在和自己交手过程之中,剑招出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原因很简单:不够了解自己的剑法。

人类似乎天生就害怕黑暗。

为什么人类害怕黑暗?因为不清楚黑暗中到底有什么,会出现什么,所以害怕。

想要不害怕,就必须足够了解。

荆轲认为人与人交手也是这个样子的。

只要对自己的剑法,对对手的剑法足够了解,就不会犯下本不应该犯下的错误。

所以,荆轲让陈默了解自己的剑法。

了解的方式是什么?

自己亲身感受剑法的威力。

这里的感受,绝不是理解。

理解这东西很多时候有用,但在和人交手的过程之中其实并无太大的用处。

交手的时候,人本能的情感很可能会改过所谓的思想意识。换而言之,只要人本能感觉并不危险,可以应付,那么在与人交手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最基础的错误。

荆轲就是在培养陈默的本能。

培养本能的方式只有一个:受伤。

人的本性似乎就是记坏不记好,记打不记骂。至少大部分人如此。

养成本能,其实正是这一方面的原理。

一个人在受伤以后,才能牢牢记住教训。下一次遇上同样的事情时候,伤痛的记忆会令他下意识纠正错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差不多也是这道理。

所以,陈默不但流汗,而且也流血。

第一天,陈默身上多了七道伤。

第二天更增添到十三道。

几乎每天,陈默都在受伤中度过。幸好墨家内功达到第四层,恢复力大增。再加上有上好的伤药,所以陈默才能抗住荆轲日复一日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