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章 强买强卖(1 / 2)

作品: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作者:键盘战斗家|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3-05-11|字数:2309字

朱高炽最看重的不是商人,没有理会张德辉,而是看向眼前的老工匠。

“万三,你做出来的蒸汽机,咱非常满意,就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以后叫做万三蒸汽机。”

“不可,万万不可,草民何德何能,敢贪贵人之功。”

老工匠吓得连连摆手。

人老成精,老工匠一辈子活明白了一个道理,低调才是正经。

高调的人活不长久。

“草民都是按照大公子的要求来做的,是大公子制造出来的利器啊。”

朱高炽不以为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各行各业里,都不如读书人的前程。

以至于聪明的人都去当官,工匠地位虽低,但实际上比农夫过的要富裕。

就犹如眼前的矿场主。

按道理商人地位才是最低,现实可不是,锦衣玉食,过着农夫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朱高炽没有要说服万三的想法,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有些事要慢慢来。

不过当看到张德辉身上的丝绸,朱高炽心中叹了叹。

他祖父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大明的京城,制定了穿衣的规则。

北平远离南京,此处的影响还不大,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朱高炽是认可的。

复衣冠如唐制,以恢复中原传统,正是重建文明的开端,收拢人心定天下。

美中不足的是朱元璋做的太严太细,又有些不美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更怕去应天府见祖父。

自己在北平打算发展商业,那可是与祖父的规定背道而驰。

元朝对百姓剥削严,长期战乱,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反而下滑的大朝代。

土地荒芜,到处是一片废墟,

元朝不重生产,改田为牧,导致北方水利年久失修,被破坏殆尽,又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

明朝建立之初。

北方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的现象依然如故。

劳动力的奇缺,税收和户粮的锐减,已使明初的社会经济走上了近乎崩溃的边缘,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因此朱元璋一切向农看,免税赋,除贪官,想尽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一句话概括。

朱元璋重农,自己想要农商并重。

以身体记忆中祖父的性格,朱高炽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定会被祖父禁止,引来责罚。

朱元璋并没有错,但是奈何自己与众不同啊。

十四岁的朱高炽,仿佛真的回到了少年。

那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主角,自带背景音乐,走在大马路上人人都在暗中盯着他看。

……

蒸汽机制造出来了,然后呢?

卖呀。

卖了才有钱,然后继续研究。

制造出更先进的蒸汽机,再卖出更好的价格,形成良性的循环。

好不好卖?

当然,不好卖。

众人探究了这神奇的物件好半天,很快失去了兴趣,再怎么样也是个枯燥的机器。

哪怕是矿场主张德辉,夸张的语气,主要还是拍马屁。

矿工多便宜。

这东西看着费事,抽水又慢,算下来还赶不上人力,也就当个玩意乐呵乐呵。

张德辉满嘴夸,就是不提买。

因为他怕呀。

怕对方狮子大开口。

按道理他是生意人,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这才是正常的生意套路,可是那也得分人。

眼前的少年要是不懂行情漫天要价,他敢就地还钱?

敢不敢用脑袋去试一试?

不敢。

于是气氛渐渐冷场。

朱高炽没做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