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章 梦与醒(1 / 2)

作品:山河灯火|作者:树下小酒馆|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3-05-10|字数:2306字

半夜的时候,苏清石又一次从梦中惊醒。

这不是噩梦,却比噩梦还要磨人。

去年夏天,苏清石高考结束,秋忙未至他便来到镇上准备打一份工,一来给自己攒点大学的生活费,二来也实在不想待在家里。

那时候他就来到了达光灯饰厂,一开始他做的是给玻璃涂石蜡的活,后来又去做了组装,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非常简单,用不到一学就会,简直一看就会。

后来,苏清石接触到了一些跑市场的人,他惊愕地发现,就这样一个两块玻璃夹着一个灯泡的壁灯,一盏能卖到十多块!此后他更是了解到,全国各地都有灯泡厂,但没几个地方听说过灯饰厂。

十九岁的苏清石,感觉自己撞向了一个财富大门。

甚至撞是不贴切的,只要肯向那里走去,金灿灿、明晃晃就会向自己招手。

做灯具,真的如此简单吗?

在不断了解整个车间的运作之后,苏清石给了自己更肯定的答案。

它之所以简单,因为几乎没有“需要想办法”的地方,这些灯具都是港澳那边买到原件,也就是“样品灯”。然后彻底拆解并进行仿制,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厂商力求百分百还原,小到一颗钉子也必须完美合铆,最难也不过是找配件这样的事。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原品的构成非常简单。

中间这个灯头,批发灯泡就能搞定,至多是再吹一个灯罩,并不复杂。两边的玻璃饰品,南镇人依样进行手工雕刻完全做得来。在南镇,花木生意、镜画生意、纺绣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这里不缺手艺人。

在达光灯饰,很多手艺人都带着玻璃回家去做,吃过晚饭不收碗碟,在餐桌上就做了起来,听上去很夸张,但这就是当下灯饰业的一种常态。

在若干年后来看,这种东西怎么能称为灯饰呢?

但在时下,它不仅是,还非常时髦。

灯火,本就是夜的装饰,照明是最基本的功能属性,所以人们在评价一盏灯的时候,很少会说“这盏灯真亮”,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这盏灯真好看”。如此说来,叫灯饰而不是灯具,仿佛更为贴切。

就这样,苏清石在一种蛊惑中坐立不安,他觉得时不我待,更是在此消彼长间,冲淡了他的大学梦。

他认为三年后再走这条路,断不是同样的路。

再一想,如果三年后还是走这条路,那又为什么要奔这个大学呢?

再说家里,不可能让二姐一直守着那个摊子,她早该和大姐一样,嫁夫生子,做一门生意也好、守一个新的鱼塘也罢,那才是姐姐的命。

想改变这一切,苏家便不能这样温温吞吞,假若上了这个大学,而后按部就班被分配,可能要花十年熬出点资历,再花十年混到个中层,再花十年也就快退休了。

人若是要在脑海中成就一件事,它将很快万事俱备,东边的风是振奋自己的爽耳编钟,西边的阳会敲响凯旋的鼓,全世界都会为自己叫好,直至从洪亮的声响中,走出一个商业传奇。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就是苏清石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