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4章 理念分歧(1 / 2)

作品:游戏玩家闹三国|作者:流浪的诗歌|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2-10-04|字数:2233字

刘备他们看到这几个家伙把他们彻底忽视了,只能摇摇头回到大厅去了。

事情的发展不出刘备所料。

蔡洪波和古驰在和刘备交换了对世道的看法,又询问了刘备的大志之后,就认刘备为主公了。

典韦和史阿也被刘备表现出来的仁德所感动,愿意跟随他一起去为天下的百姓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典韦还补充了一句,“主公,以后你可要饭管饱,酒肉管足典韦才有力气帮你去杀恶人。”

大家都不禁被典韦质朴的话语逗笑了。

戏志才却始终平静地坐在座位上,慢慢地喝着小酒没有任何的表示,那种神情,更像是在看着他们在演一场大戏。

刘备也很无奈。

戏志才这种智谋高深之辈,确实很难搞啊!

对刘备和蔡洪波、古驰他们之间的关系,戏志才的心中肯定有数,甚至会认为他们是串通一气。

从历史上戏志才选择曹操来看,他虽然自己是个平民,但似乎也不太在意百姓的死活,明知道曹操对待吕伯奢一家恩将仇报,也知道他征伐徐州一路屠城,几乎是沿途鸡犬不留。

这种情况下,戏志才却始终对曹操矢志不移,临死前还为了曹操的大业出谋划策。

也正是因此,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戏志才应该是士族寒门。

在古代,很多士族的眼中,百姓的命确实是一点都不值钱。

哪怕是荀彧这种古代真正的君子,也不会为了百姓的死流露出一丝同情。

戏志才是一位平民,却对百姓的苦难无动于衷,这好像有点不符合他的身份。

刘备决定试探一番,“志才,你怎么看待仁德的问题?”

戏志才轻轻一笑,“玄德认为,何为仁德?”

刘备神色肃然,“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可以称为仁,注意一个人的品德和言行,我们称之为德。”

戏志才却不为所动。

“如果世道太平,自然应该对百姓施以仁政,但如果真的是天下大乱,社会的秩序已经被破坏,人心也变得更加险恶了,用仁义如何能够约束?”

“一个人的品德如果不能和他的能力匹配,就把他用到了治理国家的位置上,他真的能给民众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

“玄德,自古以来,仁君只能出现在太平盛世,如果是在乱世中,就不能拘泥于一个人的品德,而是要看这个人有没有能力迅速平定乱世。”

“只有这样,百姓经历过短暂的痛苦之后,才能享受数百年的太平生活。”

“孰轻孰重,难道玄德你还不明白吗?”

刘备点点头,“志才说得对。”

“国家只有得到了大治,民众才能过上相对平静的生活。”

“在用人之道上,也不能只是以品德作为标准,忽略了一个人的能力,而应该利用律法加以约束,然后根据人的能力,用到不同的位置。”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品德的重要性!”

“一个品德低下的人,能力越强,往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特别是作为一方人主,如果只重个人利益,那更会鱼肉百姓,危害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