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六十二章 情谊(1 / 2)

作品: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作者:鱼龙服|分类:都市生活|更新:10个月前|字数:8608字

李牧看着晋遥,也是一笑,他能想到晋遥当时的心情,不愿接手赵国,也不愿接管墨家,结果兜兜转转,却又衮服加身。

“所以,我带着起义军来到龙城,只是想着给他们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的家园,让他们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过上平静安稳的生活。”晋遥望着天空微笑的说道。

“所以,我不可能让龙城再经历战火,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他们信任我,愿意用一代人的生命和艰辛换取后代的宁静,我怎么能再让他们为了那我本就不喜欢的王权而送命呢?”晋遥认真地说着。

“这就是墨家的兼爱?”李牧似乎是有点能理解晋遥为什么能将墨家武学修到百年来都没人达到的兼爱境界了。

因为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爱己及人,兼爱天下!

“差不多吧!”晋遥微微一笑。

“楚国灭了,下一个就是齐国了!”李牧也没有再多劝,看着晋遥讨论起了天下大势。

“灭齐很容易,难的是治理!”晋遥想了想,说道。

齐国毕竟已经四十年不修武备了,面对百战不败的秦军,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而且以齐国那些习惯了和平宁静的百姓和贵族来说,让他们打破现在的安宁去征战,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这一点从后来的楚汉相争中也能看的出来。

楚汉相争,将整个天下人口打得只剩不到一半,甚至无力去抵抗匈奴的进犯,一直休养了数十年才缓缓过气来。

可是在楚汉相争之中,齐国也复辟了,在复辟的诸侯之中,更是仅次于楚汉的大势力,而韩信也成为了齐王。

当时的项羽就曾说过要跟韩信共分天下,将刘邦灭了,看中的就是齐国的实力。

然而就算是拥有这样的实力,齐国居然就没怎么参与到楚汉之争中,在那个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打得狗脑子都打出来的环境里,齐国居然也没有爆发什么太大的战争。

在楚汉之争中,齐国更多的是发挥着他们的外交和商贾能力,在楚汉两方势力中保持着绝对的中立,不参与到其中的大战中。

由此可见,齐人并不怎么喜欢开战,更加注重的是现有的宁静。

为了这个宁静,他们可以牺牲很多,哪怕是自己的王!

“齐王建也没你们想象中的昏庸无能!至少,他是这个天下,第一个猜到我就是天子遥的人!”晋遥看着李牧说道。

“既如此,齐王建为何坐视齐国糜烂?”李牧更加费解了。

“因为他很爱他的母亲,不希望君王后一生的努力毁于自己手中,在他的眼中,君王后的地位甚至是高于了齐国!”晋遥说道,这也是他后来才想明白的。

齐王建对君王后的尊重和爱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

哪怕齐国都没了,哪怕他背上灭国之君的骂名,只要君王后的政令还能在齐国施行,那他就敢去做!

李牧望着齐国方向久久不语,什么样的君王史书上都有见过,有昏聩无能的,有励精图治的,也有好坏参半的,可是他翻遍了史书,也没有找到一个像齐王建这样的。

“君上!”吴芮、陈贤等人都端着酒樽找到了晋遥,看到他身边的李牧,却是欲言又止。

李牧也知道这些人来找晋遥是干什么,于是也端起了酒樽很识趣的离开了。

“请君上给我等交个底,到底有什么打算?”吴芮仔细想了许久该如何措词,最终还是选择了直白的询问。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咸阳此举是什么意思。

若是咸阳真的相信龙君,就会将楚地直接交给龙城来管理,而不是再另外派来一位主政官。

晋遥看着吴芮、陈贤等人,也知道他们都需要一个答案,一个方向。

“你们是想要从龙之功还是想要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呢?”晋遥看着吴芮等人平静地问道。

吴芮、陈贤等人都是龙城的老人了,身上也被打下了龙城的烙印,若是自己跟咸阳开战,若是成功,自然代表着这些人将位极人臣。

再大的努力和功劳,有时候真不如站对位置,跟对人。

所以,晋遥毫不怀疑龙城的官员中就有不少人希望他跟咸阳开战,然后取代嬴政成为这个天下的王。

同样的也一定有不少人在等着龙城和咸阳开战之后,将龙城卖给咸阳!

“龙城太小了,装不下你们的才华,你们应该有更广袤的前途,应该去更大的天地去施展你们的抱负!”晋遥看着吴芮、陈贤和英布等人认真地说道。

“所以,本君能做的就是,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走的更加平稳!”

“楚地的贵族已经被我杀尽,郭开想要掌控楚地,就必然要借助你们的能力,而楚地也将是你们的跳板。”

“治理好楚地,将来就有机会进入咸阳,进入这个天下真正的决策中枢!”

晋遥平静地说着,劝诫着吴芮等大臣。

吴芮、陈贤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都明白了晋遥话里的意思,龙城和咸阳不会开战,龙君也没有问鼎九五之心。

除此之外,还给他们这些人的未来铺好了路,让他们去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可是,我们走了,君上怎么办?”英布急忙开口。

“一日是龙城人,终身是,只要你们将来站的够高,爬的够高,本君就越安全,咸阳就越不敢动我!”晋遥笑着安慰道。

只要龙城出来的官员走入到咸阳,占据高位,那么咸阳想要动他,就要越发的小心。

“现在的龙城太弱小了,小到我们没有资格去跟咸阳讨价还价,之所以会维系着这微妙的关系全是因为我与秦王的兄弟情谊,可是将来若是换了一位秦王,这份情谊也就断了。”

“而那时,若是诸位还不能立足于咸阳朝堂之上,才是孤真正的死期!”晋遥继续说着。

吴芮、陈贤等人也都明白了,咸阳现在不动龙城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秦王和龙君的关系。

若是将来换了秦王,这份情谊也就断了,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危机。

因此,在这之前,他们必须在咸阳占据一定的席位,也才能让新王不敢动龙城龙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另一边的郭开同样跟自己的门客在讨论着怎么处理与龙城的关系,尤其是该不该用龙城出来的这些人。

这个问题,不只是郭开心里没底,整个咸阳也是同样没底。

两相王绾和隗状都老了,根本不打算趟这趟浑水,在郭开出来之前,也曾去问过,但是两人都装作一问三不知。

至于嬴政,郭开是不敢去问的,小了说是会让秦王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大了说是在离间两人的兄弟情谊。

无论是哪一个,都让咸阳的朝臣不敢去问嬴政该怎么对待龙城。

同样的郭开更清楚,嬴政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否则以嬴政的性格绝对会主动告诉他们该怎么去做,而不是什么都不说,躲在秦王宫中不露面。

“你们不觉得,你们考虑的这个问题有些多余吗?”李牧却是带着一群将官们突然出现。

“武安君此话何解?”郭开愣了一下,反问道。

“你们来之前可曾知晓龙君会将整个楚地的贵族全都杀了?”李牧平静地问道。

“我等又不是泰一神,如何能预料到!”有门客摇头说道。

李牧没有管其他人,他知道这里能做主的是郭开,于是看着郭开继续问道,“在郭大人来之前应该是想着先以楚地的贵族来掌控地方吧?”

郭开点了点头,这是必然的,这时代,知识都是掌握在贵族手中,能够掌控地方的也只有这些贵族,普通人想要接触到治政是无比艰难的,也没有任何途径。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征伐,到最后死的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而贵族几乎毫发无伤的原因。

“那相比于楚地的贵族继续掌控楚地,龙城的威胁会更大?”李牧继续问道。

郭开眼前一亮,瞬间明悟过来。

对啊,与其让楚地贵族继续掌控楚地,还不如让龙城来掌控楚地。

至少都是嬴氏,都是秦人。

“所以,本君很疑惑,你们在纠结什么?”李牧无奈的摇了摇头。

谁掌控不是掌控,为什么不让赢氏宗亲来掌控呢?

这样就算将来发生动荡大乱,楚地依旧姓嬴,至少不会出现复辟。

这样的好处也是将来即使出现叛乱,那也是赢氏自己的问题,而怪不到他们这些人身上。

“多谢武安君提醒!”郭开笑了,转头看向了自己带来的官员和门客们,“仅凭我们也根本无法治理楚地,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楚地的风俗人情,所以龙城的将官们,我们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

“我们没得选,只有一条路给我们,我们再怎么纠结,到最后都是需要借助龙城的力量来温稳定楚地,恢复生产!”

郭开的话也让众人反应过来,形势如此,这并不是给他们的选择题,有的选,而是一道填空题。

龙城的将官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没得选!

因此,郭开等人也想明白了,借助龙城的力量来稳定楚地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想那些有的没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关键还是龙君,龙城的官员可以用,那么龙君该如何对待?”郭开扶额,如何应对龙城官员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龙君呢?

一山不容二虎!

楚地不可能有两个主官啊!

龙君才是真正让他们头疼的存在!

若是按照往常,各地封君也只有地方的税收权利,而没有理政和统兵之权。

龙君却不一样,龙君是有治政和统兵之权的。

加上龙城那数量庞大的精锐龙卫,说句不好听的,等李牧班师回朝,龙城大军就是整个楚地的天,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李牧看着郭开,很想说一句,你们考虑的没有半点意义,那家伙恐怕在安顿完龙城百姓和将官之后,跑得比谁都快,找都找不到的那种!

“本君觉得,诸位纯属多虑了!”李牧摇了摇头,带着王翦等人离开了。

他会来见郭开也是要跟郭开辞行的,他们要班师回朝了,除了留下部分兵力镇压叛乱外,其他大军也都全数撤回秦国关中了。

其中赵国的十万大军,他也已经上书咸阳,得到了允诺,愿意留下为大秦效力的可以继续留下转为全职脱产军籍,由大秦供养,不愿留下的则返回燕赵,卸甲归田。

没有人会不眼馋这样能征善战的一支大军,咸阳也是一样。

郭开觉得李牧似乎知道什么内情,但是没跟他说。

不过现在他们想的再多也没用,秦法就是如此,不能因为他们怀疑龙君有谋反的能力就给他定罪。

除非龙君真的谋反,否则也没人能动得了他。

宴会也很快结束,各自回巢。

只不过吴芮、季布和英布却是留在了寿春帮助郭开了解楚国当前的形势,配合着咸阳来的官员们开始稳定地方,恢复生产。

而晋遥则是带着陈贤返回了龙城,开始了裁汰大军,将大部分龙卫解散,真正的是让当年跟着他一起起义的民众们放下了剑戟,铸剑为犁。

龙卫们其实都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武器,这么多年,他们也已经习惯了战场厮杀,让他们放下刀剑,捡起犁耙,一时间也是难以适应。

“战争~结束了!”站在龙城城楼之上,晋遥望着龙城的百姓们,宣告着战争彻底结束了。

“曾经孤将尔等从魏国、韩国、楚国带到了这里,答应过诸位,给你们建立起一个和平安宁,没有战乱的家园,可是却一次又一次的食言了。”

“但是现在,孤可以大声的告诉诸子,战争结束了,我们不需要再提心吊胆的担心战火的肆虐,担心被人鱼肉,盘成剥削。”

“结束了?”所有龙城的百姓看着城楼上的那道身影,低声呢喃着,这是他们曾经多么向往的生活啊。

可是真的等到这一天降临,他们却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感觉是那么的虚幻!

泪水不自觉间从眼眶中滑落,四周的喧嚣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战争真的结束了!

他们不需要再东躲西藏,躲避兵役,躲避战乱,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阳光之下,侍弄农桑,用自己的双手去耕作,养家糊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晋遥望着城下喜极而泣的百姓和城楼之上的士卒们,眼泪也不自觉的落下,这一天,他同样是等了好久好久。

“你们看到了吗,答应过你们的事情,我做到了!”晋遥望着天空上方。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很多人也都不在了,曾经那些为了这一日而战的起义军们,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

跟随着晋遥从韩国走到龙城的老兵们都纷纷侧头看向了晋遥,只有他们才清楚,这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辛。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也不过双十年华,但是他的两鬓却也已经染上了白霜。

“都放下武器吧!”晋遥看着自己的亲卫们,伸手解下了他们腰间的长剑,放到了地上。

从今日起,他们再也不用去战场上厮杀了。

看着亲卫们原本是用来耕作的双手,本该茧生于掌心,却因为战争而不得不拿起长剑,使得虎口结满厚厚老茧的双手,晋遥也不希望他们再握起长剑!

“真的结束了吗?”亲卫们满目通红的看着晋遥,依旧不相信这是事实。

“结束了!”晋遥微笑着拍了拍亲卫的肩膀。

“回家吧,回到你们的家中,侍奉双亲,养儿弄娃,老婆孩子热炕头!”

“君上呢?”亲卫抬头,望着晋遥,他们走了,君上怎么办?